中國因應美中貿易戰之內部做法
2018.08.10
瀏覽數
159
壹、新聞重點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又以經濟形勢的部分最受關注。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美中貿易戰、日本與歐盟簽署經濟夥伴協定、美國與歐盟談判達成共識)發生明顯變化。會議要求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工作。 [1]
貳、安全意涵
一、基調從「穩中向好」轉向「穩中有變」
中國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GDP年成長率6.7%,雖與預期相符,但第二季GDP數據並未完全反映美中貿易戰後中國經濟真實情況。三架馬車(消費、投資、淨出口)勉強僅剩消費在拉動,投資和淨出口則呈現較大衰退幅度。[2] 中國經濟發展放緩,加上錯估國際貿易形勢,使中國陷入貿易困境,也導致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權威有被挑戰之疑慮。一般認為,2018下半年中國經濟恐將面臨衰退的壓力,故提出「六穩」作為2018下半年經濟方針。過去如兩會政府報告與國家統計局6月份最新發布,[3] 經濟政策基調皆為「穩中向好」,此次基調則是「穩中有變」。[4] 除了呼應習近平自2017年十九大會議上所提出的「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任務,更顯示貿易戰對中國國內局勢穩定有相當衝擊。
二、六穩工作以「穩就業」為首要
美國總統川普已開始一場針對中國的大規模貿易戰,若貿易戰持續,中國出口疲弱,必將導致失業上升。故中國強調需要保持穩定就業,以避免大量失業。對於可能惡化的美中貿易戰,「穩就業」成為此次會議上所強調的「六穩」之首。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到20%,也符合「穩金融」的要求。自美中貿易戰開打,中國股匯市紛紛重創(上海A股跌幅17.12%,深圳A股跌幅21.78%),特別是人民幣匯價屢創新低,人民幣貶值雖有助於緩減美國將關稅提高至25%的壓力,但可能造成資金流出的問題,說明了「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是環環相扣的。最後,「穩預期」屬於心理層面精神喊話,提升社會大眾對經濟發展之信心。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將擴大政府公共支出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潮
中國將用財政政策刺激來實現「六穩」,其中包含刺激消費和投資,這次明確提出基礎設施建設,可預見基礎設施建設將從之前「去槓桿」[5] 的失效轉換為成長。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下鄉調研考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川藏鐵路(總投資2,700億人民幣),啟動基礎設施建設潮,透過擴大政府公共支出支撐經濟。中國2018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3%,創近20年來新低後,川藏鐵路這超級工程在此刻開工,可觀察出中國預計讓這波財政政策撐起更大的作用,範圍將擴及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
二、人民幣短期內可能有限度貶值以因應美中貿易戰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啟2018下半年寬鬆貨幣政策模式。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研判中國以「穩」因應,緩慢貶值人民幣,以抵消美國加徵關稅後對出口的衝擊。中國擁有一個龐大內需市場,加上人民幣國際化的考量,人民幣匯率貶值預計將控制在合理區間。
三、中國反制美國恐將拉長貿易戰
從近來人民幣匯價,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2018下半年經濟全面部署,都凸顯中國在美國加碼施壓下,並不打算退讓甚至展開反擊。觀察美中雙方加碼反制的行動,中國於2018年8月3日公告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報復,顯示中國已經開始有限反制。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習近平主持會議」,《新華網》,2018年7月31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7/31/c_1123203915.htm。
[2]「中國二季度經濟增6.7%下半年不確定性強」,《日經中文網》,2018年7月16日,https://zh.cn.nikkei.com/china/ceconomy/31361-2018-07-16-10-26-50.html。
[3]兩會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兩者合稱時之簡稱。
[4]「大陸計統計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聯合新聞網》,2018年6月26日,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219026。
[5]「槓桿」從廣義上是指通過負債實現以較小的資本金控制較大的資產規模,從而擴大盈利能力或購買力。另可參閱胡偉俊,「去槓桿和貿易戰矛盾嗎?」,《FT中文網》,2018年8月8日,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8817?adchannelID=&fu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