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
壹、新聞重點
中國探月工程系列中的登月探測器嫦娥四號於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1]首次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意味著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上企圖追趕其他國家,展現太空科技發展與國家競爭力。
貳、安全意涵
一、「探月工程」與「載人航天」為中國提升國家競爭力手段之一
2006年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將「探月工程」與「載人航天」列入國家多項重大科技專項中,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2004年中國國務院溫家寶總理批准中國探月工程正式成立,隸屬於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並劃分三大期程:探(無人探測月球)、登(載人登陸月球)、駐(建立月球基地)。現階段「探」分三階段:繞(環繞月球探測)、落(月球表面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回(無人採樣返回)。中國已發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鵲橋號中繼通訊衛星及嫦娥四號,未來規劃持續發射嫦娥五號、六號、七號、八號(附表一),為探索開發月球做準備。
載人工程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負責,其隸屬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199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載人航天工程發展「三步走」戰略:發射載人太空船、突破太空應用問題、建造太空站。[2]自1999年開始用運載火箭發射11艘神舟系列太空船、1艘天舟貨運太空船及2座天宮系列太空實驗室(附表二)。201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批准《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方案》,載人工程正式啟動實施,長遠目標是建立大規模長期有人駐守的太空站。
依照《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探月工程」與「載人航天」仍是中國航太五年內的主要任務,[3]搭配執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及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工程,以符合中國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二、「太空夢」成為中國展現國家實力的宣傳
探索太空需要大量資金與時間的投資,可做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與科技實力的展現。中國的太空發展除了科學研究以及累積載人登月基礎外,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表達「雖起步較晚,但中國的太空實力正在快速發展」的訊息。相較於美國太空總署容易受到政治情勢而影響經費及執行進度,中國將「太空夢」與「民族復興」連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6月與神舟十號上的太空人通話時表示:「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4]這塑造出中國政府全面支持探索太空的決心與實力,透過媒體及網路大力宣傳各階段行動的成功。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將持續執行「探月工程」與「載人航天」任務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著陸成功代表中國已能掌握發射複雜火箭衛星、太空通訊、著陸、調查巡視能力,未來若中國完成探月工程的「回」階段任務,分析從月球帶回來的環境樣品,在10到15年內將有可能完成載人登月任務,這有利於中國建立月球基礎設施及運作基地,逐步實現「2025年建造無人月球基地,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
在2011年美國國會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太空總署和中國的相關單位合作,讓中國無法參加太空研究計畫。這可能為中國專注於太空站製造的原因之一,未來中國將以現在的神舟太空船及天舟貨運太空船為範本加以改造,成為以後中國執行太空任務的主力。[5]
二、中國欲在2022年建立中國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至1998年發射使用至今已超過20年,美國國會在2014年時通過決議,將於2025年前停止對國際太空站提供營運資金,未來國際太空站的轉變尚未明確。《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表示,將「完成太空站各艙段主要研製工作,展開太空站在軌組裝建造和運營」,計劃在2020年左右將部分未來太空站送入太空,目標是在2022年完成組裝,預計可運作10年。[6]若美國未提出國際太空站轉型或新的國際太空站計畫,中國將是太空中擁有新型太空站的國家,透過國際太空合作計畫與項目吸引其他國家共同合作。
三、中國軍方主導太空任務將不利於國際合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原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軍改後轉隸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之下,屬於正軍級級別。辦公室的領導層級人員以軍職為主,而登上神舟太空船的太空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也皆為軍職,與美國等其他國家太空人來自各專業領域不同。中國雖強調以和平方式進行太空探索及國際合作,但因載人工程辦公室及太空人皆為軍事單位與軍職人員,不排除未來有執行軍事任務的可能性,須密切注意。
附表1、中國探月工程三階段
階段
|
探測器
|
發射日期
|
任務內容
|
備註
|
繞
|
嫦娥一號
|
2007年10月24日
|
繞月飛行並進行探測
|
|
落
|
嫦娥二號
|
2010年10月1日
|
1.繞月軌道探測
2.月球圖像掃描
|
|
嫦娥三號
|
2013年12月2日
|
1.軟著陸月球
2.自動巡視觀察
|
搭載玉兔號巡視器
|
鵲橋號中繼通訊衛星
|
2018年5月21日
|
中繼通訊
|
進入地月拉格朗日L2點
|
嫦娥四號
|
2018年12月8日
|
1.月球背面著陸
2.月球環境探索
3.拍攝背面影像圖
|
搭載玉兔二號巡視器
|
回
|
嫦娥五號
|
預定2019年年底
|
著陸區自動採樣並返回
|
|
嫦娥六號
|
預定2024年
|
月球南極採樣返回
|
|
嫦娥七號
|
預定2023年
|
月球南極綜合探測返回
|
|
嫦娥八號
|
預定2027年
|
1.驗證月球表面「3D列印」房屋部分技術
2.科研基地前期探索
|
|
資料來源:周若敏整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探月工程與深空探測網、新華社、人民網、中國科技網。
附表2、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神舟系列太空船
|
任務名稱
|
發射/返回時間
|
太空人
|
備註
|
神舟一號
|
1999年11月20日/1999年11月21日
|
無人
|
首次測試飛行,驗證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
神舟二號
|
2001年1月10日/2001年1月16日
|
無人
|
第一艘樣品無人太空船,主要目的是模擬飛行有關的科學數據和實驗數據。
|
神舟三號
|
2002年3月25日/2002年4月1日
|
模擬假人
|
第二艘樣品無人太空船,主要目的是蒐集模擬太空人的生理活動數據。
|
神舟四號
|
2002年12月30日/2003年1月5日
|
模擬假人
|
第三艘樣品無人太空船,主要目的是確保太空人絕對安全,解決火箭、太空船系統的問題。
|
神舟五號
|
2003年10月15日/2003年10月16日
|
1
|
首次載人飛行,成功圍繞地球14圈,使中國成為繼蘇聯及美國之後的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
神舟六號
|
2005年10月12日/2005年10月17日
|
2
|
進行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
|
神舟七號
|
2008年9月25日/2008年9月28日
|
3
|
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完成艙外活動(太空漫步)。
|
神舟八號
|
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17日
|
模擬假人
|
第五艘無人太空船,完成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組成一座小型的低地軌道「空間實驗室」,掌握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關鍵技術,為建立中國太空站做準備。
|
神舟九號
|
2012年6月16日/2012年6月29日
|
3
|
首次搭載女太空人,手動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有人員輸送和物資補給的能力。
|
神舟十號
|
2013年6月11日/2013年6月26日
|
3
|
第二次手動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進行太空科學實驗及科普授課。
|
神舟十一號
|
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
|
2
|
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駐留30天。
|
天宮號系列太空實驗室
|
任務名稱
|
發射/燒毀時間
|
對接對象/時間
|
備註
|
天宮一號
|
2011年9月29日/2018年4月2日
|
神舟八號/2011年11月3日、2011年11月14日
神舟九號/2012年6月18日、2012年6月24日
神舟十號/2013年6月13日、2013年6月23日
|
完成自動交會對接與手動對接,完成任務後受控離軌,進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二號
|
2016年9月15日
|
神舟十一號/2016年10月19日
天舟一號/2017年4月22日
|
任務執行中。
|
天舟號系列貨運太空船
|
任務名稱
|
發射/燒毀時間
|
對接對象/時間
|
備註
|
天舟一號
|
2017年4月20日/2017年9月22日
|
天宮二號/2017年4月22日
|
進行三次無人對接,完成補給後受控離軌,進入大氣層燒毀。
|
資料來源:周若敏整理自中國載人航天網、新華社、中國科技網、BBC。
[1] 〈嫦娥四號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新華網》,2019年1月3日,https://bit.ly/2GcSSgn。
[2] 〈中國探月程總體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11月20日,https://bit.ly/2B9fFGv;〈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中國載人航天,2011年4月23日,https://bit.ly/2DMagXY。
[3] 《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12月27日,https://bit.ly/2TsfA8k。
[4] 〈習近平同神十太空人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2013年6月24日,https://bit.ly/2sTWQTm。
[5] 〈張柏楠:新一代載人飛船正在研究當中〉,中國載人航天,2018年3月6日,https://bit.ly/2sWRfeU。
[6] Echo Huang, “Here’s what we know about China’s future space station,” Quartz, May 30, 2018, https://bit.ly/2Uw7oDN; UN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 China Manned Space Agency, “China Space Station and its Resourc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 May 28, 2018, https://bit.ly/2Bei4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