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西部.聯合─2021」聯演評析
2021.09.03
瀏覽數
300
壹、新聞重點
2021年8月9日至13日,中俄兩國於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陸軍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實施「西部.聯合─2021」演習,雙方參演兵力共約1.3萬人,各式武器裝備近500台。中方部隊以其西部戰區為主,由地面部隊與空軍組成;俄方以其東部軍區為主,由作戰戰術航空兵分隊、駐貝加爾湖邊疆區摩托化步兵部隊與特種部隊組成。此回演習新型裝備占比達81.6%,質量大幅提升。期間同步展示直、曲射火力,形成高中低、遠中近結合的飽和攻擊能力。雙方宣示演習旨在拓展聯合反恐作戰領域深度,並展示維護國際與地區安全穩定決心。
演習以恐怖組織運用裝甲、步兵與無人機發起襲擾攻擊為想定,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為課題,聯合反恐作戰為樣式,融合運用新型態武力與非對稱作戰手段,形成聯合打擊能力,並構建「導演部─聯合指揮部─參演部隊」三級指揮體系,分「聯合籌劃」、「陸上進攻」兩階段實施。專用聯合指揮資訊系統的啟用則為演習亮點,其構建「一網四鏈」作戰體系,組織空軍、陸航、炮兵、裝甲和步兵火力,由參演雙方共同研判、臨機確定目標,即時指揮無人機實施精確打擊,演練聯合防空、聯合破障與聯合立體奪要等二十多項課目,中俄因而宣稱兩軍在聯合作戰達到新的高度。[1]
貳、安全意涵
一、中俄聯合作戰有所創新但提升有限
此次聯演創下多項首例紀錄:一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中國境內組織的首場中外演訓;二是俄軍首次成建制參加中國組織的演習,並使用中方主戰裝備參演;三則為中俄首次運用專用指揮資訊系統演練。
除藉由聯演宣示其戰力不受疫情影響外,中俄亦有計畫地增強對彼此軍備的熟悉度。2020年中國部隊曾首度成建制參加「高加索-2020」(Kavkaz- 2020)戰略演習並使用俄方主戰裝備,今次則改由俄方延續同樣操練模式。至此,兩軍在形式上完成運用對方主戰裝備的演練。惟中俄雙語版指揮資訊系統的啟用則頗具意義,乃兩軍聯合作戰能力提升的關鍵。新系統改變中俄過往各自獨立編組、獨立籌劃的相對獨立聯演型態,而實現數據與態勢的分享,以及作戰規則的統一,讓聯合行動更加高效。參演官兵可依靠網路資訊系統,構建更暢通的指揮鏈路,更可內聯各作戰分中心,下接各個作戰群(隊)指揮所,必要時還能直達兩軍單兵平台末端,以實現真正的聯合作戰。[2]
中俄軍演十餘年來運用俄軍指揮體系聯合指令碼,並以俄語進行,業已形成一定默契,然而啟用雙語指揮資訊系統與在聯合指揮部成立俄軍指控分中心,不僅能讓雙方全程參與理解任務,更能同步掌握態勢、聯合研判處置,故可謂一大進步,在相當程度上亦轉變過往中方的被動配合地位。
惟今次聯演僅是中俄跨出實質聯合作戰的第一步,完成一輪使用對方軍備的演練亦不等於就此熟練掌握。故中俄聯合作戰能力的提升依然有限,與能真正發揮實力的階段仍有相當的距離,尚須持續不斷地配套演練。
二、藉反恐演習釋放多重訊息
時值塔利班(Taliban)席捲阿富汗,中俄此時以恐怖組織為假想敵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軍演,除警告疆獨勿與境外恐怖主義勢力合流外,亦示意塔利班勿擴大戰場而波及他國。另外,軍演地點與阿富汗仍有相當的距離,亦能避免緊張態勢升高。
中俄以反恐為名的聯演不勝枚舉,不僅有中俄各自主導之雙邊與多邊演習,尚有與中亞國家的多邊演習。若真為反恐考量,在高舉反恐大纛的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框架下舉辦演習應是最有效益之舉,但兩國卻另起爐灶為之。另兩軍聯合作戰程度為何實為機密,但中俄卻刻意大肆對外宣傳,顯然真正目的是向中俄的共同敵人-美國示威。中俄不斷強調其軍演並未針對第三國,惟眾所周知實則針對美國。在中俄於歐亞大陸兩端各自面臨美國進逼之際,其聯合軍演用意實已不言自明。儘管塔利班重掌阿富汗的速度出乎眾人意料,但中俄初始以恐怖組織進犯為演習想定至多是著眼其附加收益,反恐應非兩國初始真正優先考量。
參、趨勢研判
一、中俄軍事合作於美方壓力下短期榮景可期
軍演與軍售乃中俄軍事合作兩大支柱,惟中俄軍售卻曾因中方逆向工程、智產權與竊密問題而陷入長達十年的停滯。2014年「烏克蘭危機」(Ukrainian crisis)爆發後,遭西方制裁的俄羅斯決定加速「轉向東方」(Pivot to the East),並放寬對中國先進武器銷售與技術轉讓限制,兩國軍演此後亦逐漸質變。首先是中俄「海上聯合」演習地點愈發敏感化,「海上聯合-2014」東海軍演、「海上聯合-2015」第一階段地中海軍演與「海上聯合-2017」第一階段波羅的海軍演等皆屬之。
2017年6月《中俄2017至2020年軍事合作路線圖》的簽署,則掀起中俄軍事合作另一波高潮,外界咸信此與俄美關係惡化有關。自2018年起,中國連年參與俄國向來僅邀請軍事友邦參演,且對大國勢力針對性極強的最高層級戰略演習:「東方-2018」(Vostok-2018)、「中央-2019」(Tesntr-2019)與「高加索-2020」。此對外界的震撼尤甚,更暗示中俄軍事關係非比尋常。2019年7月中俄亦於亞太地區進行首次空中聯合戰略巡航,2020年12月又再次實施,挑釁美國盟友之意甚明。中俄空中戰略巡航未來是否常態化,2021年是否再進行將是重要觀察指標。2019年俄羅斯協助中國建立飛彈預警系統則是另一重大發展。由於此乃戰略核武控制系統最重要與最敏感的部分,此舉形同將中俄軍事合作往軍事同盟推進。
上開種種變化顯示來自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壓力,乃中俄軍事合作加速發展的最大外部推力。在美國與中俄矛盾暫時難見曙光下,中俄軍事合作短期榮景可期,而飛彈預警系統與網路空間未來亦可能成為演習領域。
二、中俄認知歧異不利未來長期軍事合作
中俄軍事合作的躍進與外在壓力呈正比,解放軍亦能從俄軍的實戰經驗獲益甚多,但在當前俄強中弱的情況下,兩國軍事合作主導權仍操之在俄方居多。此由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對中俄是否為同盟的權宜解讀即能得知。
惟中俄認知上的落差卻可能為未來潛在變數。以此次演習為例,中文謂之「西部.聯合─2021」,然而無論在英文Zapad/Interaction-2021或俄文Запад/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 – 2021,卻是「西部.互動─2021」之意,「互動」與「聯合」的意涵實有相當落差。類似的意涵落差亦見於中俄「海上聯合」系列演習,其俄文морское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實為海上互動,而非海上聯合之意。故不能排除俄方僅認為雙邊軍演係交流互動,但中方卻刻意誇大為己壯大聲勢的可能性。中俄於此間認知的落差實與歷史遺緒有關,俄人雖然稱中俄兩國是兄弟關係,卻仍自恃為老大哥,並未忘卻蘇聯時期對中共的援助。個人過往與俄方人士訪談亦得知,俄人多認為所謂的戰略夥伴關係與軍事演習,實為俄羅斯配合中國的需求。在如此心態下,中俄縱然聯合抗美,卻未必能平等看待彼此國際定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於2013年提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欲與美國分治全球事務,儘管未獲美國回應,卻已隱然自視其國際地位高於俄羅斯。惟俄羅斯在冷戰後雖不復昔日超級大國地位,卻仍自認應與美國平起平坐。因此,中俄雖然倡議國際關係多極化,卻未必視彼此為對等的一極。
中俄對軍演詮釋的落差,一定程度上與彼此認知有關,更涉及對彼此國際定位的解讀。當面臨外來共同強大威脅時,兩國雖能暫時擱置歧異,惟在威脅減弱或消弭後則又不然,而此恐將不利於雙方未來的長期軍事合作。
[1]呂得勝、張笑語,〈「西部.聯合-2021」演習正式開始〉,《解放軍報》,2021年8月9日,第1版,http://www.mod.gov.cn/big5/action/2021-08/09/content_4891392.htm;呂德勝、張笑語、楊曉波,〈「西部.聯合-2021」演習亮點多—專訪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李抒音〉,《解放軍報》,2021年8月12日,第3版,http://www.mod.gov.cn/big5/jmsd/2021-08/12/content_4891670.htm;Лю Фан, “Синьхуа (Китай): учения «Запад/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 — 2021» официально начались,” ИноСМИ.ru, 9 августа, 2021, https://inosmi.ru/military/20210809/250279406.html“Цинтунсян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укрепляют гео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тандем на совместных маневрах,” Коммерсантъ, No. 140, 10 августа, 2021, стр. 6。實兵演習歷程可參見呂德勝、張笑語、楊曉波,〈「西部.聯合-2021」演習實兵行動演練側記〉,《解放軍報》,2021年8月14日,第4版,http://www.mod.gov.cn/big5/topnews/2021-08/14/content_4891932.htm。
[2]呂德勝、張笑語、楊曉波,〈「西部.聯合-2021」演習亮點多—專訪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李抒音〉,《解放軍報》,2021年8月12日,第3版,http://www.mod.gov.cn/big5/jmsd/2021-08/12/content_4891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