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以數位科技 強化「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
2022.09.23
瀏覽數
1797
壹、新聞重點
2022年9月1日,《新華網》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主要推進的方向:一是深化全民國防的「意識」,包括「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崇軍尚武的思想觀念、強國強軍的責任擔當」;二是提升全民國防的「能力」,意即「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歷史、國防法規、國防科技、國防形勢與任務、國防技能學習教育」等。 [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共推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主張「全民國防教育資訊化建設」,「意見」強調建立「全民國防教育新媒體網絡體系」,指示「統籌社會優質資源」,創新「改進方法手段」,利用「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科技,發揮「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對象鎖定「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世代的「青少年」群體。[2] 有鑑於此,本文嘗試以數位科技為切入視角,理解中共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政策趨勢。
貳、安全意涵
一、著重國防教育的全民性與數位化
中共推行全民國防教育強調法治並富有時代特色。自2001年中共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以下簡稱「中共國防教育法」),[3] 並於2006年公布《全民國防教育大綱》。[4] 此一法規的影響範圍,隨著時間發展愈顯擴張。就「中共國防教育法」而言,中共於2018年修訂第8條條文,[5] 在「教育」、「文化宣傳」部門及「共產主義青年團」社會團體等既有運作體制下,加入「民政」部門為國防教育工作一環,著眼於全民參與和社會共識。
此外,對照此前《全民國防教育大綱》規範的國防教育內容,除了「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歷史」、「國防法規」、「國防形勢與任務」外,此次「意見」擴增「國防科技」與「國防技能學習教育」。中共關注科技發展並提出「數位賦能」概念,以數位科技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從而「充實新內容」、「打造新平台」及「塑造新模式」。[6] 例如藉由「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技術建立數位展館,[7] 創新全民國防教育的表現形式。
二、以數位科技提升國防意識與能力
中共以數位科技深化全民國防「意識」與「能力」。就國防「意識」而言,中共著力思想教育與軍事宣傳。「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彰顯中共致力推動的「融媒體」系統。例如「學習強國」App輸出的習近平強軍思想理論,整合廣播電台、電視台、新聞網站及社群媒體等多平台媒體資源,並透過App介面設計與評分機制加強互動學習。此外,中共聲稱已研發出辨識黨員專注力與忠誠度的人工智慧系統,[8] 未來可能作為全民國防教育的學習輔具。
就國防「能力」來看,中共聚焦體驗學習和模擬訓練。例如瀋陽理工大學成立「VR+國防教育展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發展「遼寧艦航母編隊」、「湘江戰役」等教學計畫,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進入歷史現場,創造民眾親身參與的沉浸式體驗。[9] 另一方面,中共將數位化系統應用於國防教育的模擬訓練中,例如建立射擊評估資料庫、建置地形仿真系統並結合智慧化穿戴設備,[10] 未來勢將進一步推廣至全民國防技能的訓練。
參、趨勢研判
一、數位科技成為全民國防教育的創新動力
中共參酌國際經驗,將全民國防教育由實體空間轉化為虛擬線上的互動式展覽,例如俄羅斯國防部網站設置「虛擬遊覽」項目,[11] 透過「虛擬實境」技術,帶領民眾參觀航天發射基地、觀賞海軍閱兵等場景,藉此宣傳俄軍強國強軍形象,並加強社會崇軍尚武風氣。此外,中共關注到國際社會運用數位科技拓寬全民國防教育的宣傳管道,例如以「軍事遊戲網站」加強教育宣傳效果,拉近與「青少年」的距離,吸引年輕世代的關注。
在數位化浪潮下,中共不僅創新手段強化全民國防教育,並持續結合民間資源,探索科技在國防教育的角色。此一趨勢同樣受到軍事大國的重視,2022年9月15日,美國國防部與五個教育機構聯盟簽訂5,500萬美元的「國防教育計畫合作協議」(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Program Cooperative Agreements),關注國防數理(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STEM)人才的培育,增加美國民眾接觸和學習國防科技的機會。 [12]
二、中共或將推動國防教育科技產業化發展
中共推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強調要「統籌社會優質資源」,除了汲取大學等教育機構的研發能量,更借重民間科技公司的先進技術。例如「騰訊」開發「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平台」,以「低門檻」、「低成本」、「高沉浸」等方式,[13]打造「虛擬模擬實驗室」、「創意實驗室」,[14] 生動呈現課程內容,並植入科技知識,促進年輕學子的學習興趣。可預見的是,中共「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將以此為發展重點,擴大相關數位教學產品的應用範圍。
此一政策趨勢或將推動中國全民國防教育在數位教學產品、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反映中共朝向創新科技發展的企圖,在中共的政治指示與計畫扶持下,此次「意見」釋放給中國科技產業界重要的訊息,亦即國防產業亦可包含全民國防教育。民間科技公司或將更積極投入全民國防教育領域,並基於對商業利益的追求,持續開拓數位科技的應用,從而加速形成「產業群聚」[15], 擴大中國全民國防教育科技產業的規模。
[1]〈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新華網》,2022年9月1日,https://reurl.cc/zNQWoy。
[2]「數位原生」指出生於網路與各式數位產品的成長環境。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國人大網》,2018年6月12日,https://reurl.cc/GEgAvD。
[4]〈《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由國防動員委員會公布施行〉,《中國政府網》,2006年12月5日,https://reurl.cc/dWODpV。
[5]同註3。
[6]〈數字賦能全民國防教育〉,《求是網》,2022年8月10日,https://reurl.cc/kE9rV3。
[7]〈VR∣領航強軍向復興︰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22年9月16日,https://reurl.cc/W1MV0k。
[8]〈中共AI腦控黨員忠誠度 輿論譁然〉,《青年日報》,2022年7月5日,https://reurl.cc/eOZjKM。
[9]〈焦點訪談:國防教育 國之大事〉,《人民網》,2022年9月7日,https://reurl.cc/5pXVMq。
[10]〈軍校課堂原來可以這麼「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21年5月11日,https://reurl.cc/RXE4z6。
[11]〈開展國防教育,世界各國怎麼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21年9月16日,https://reurl.cc/60Yxa6。
[12] “DOD Award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Program Cooperative Agreements,”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eptember 15, 2022, https://reurl.cc/yM4N08.
[13]〈騰訊扣叮「虛擬模擬實驗室」發布,為青少年打開程式設計世界的大門〉,《中國教育網》,2022年6月28日,https://reurl.cc/nO4lN2。
[14]〈打破人工智慧教育「高門檻」濾鏡,騰訊教育助力打造科創教學「雲南模式」〉,《新華日報》,2022年8月2日,https://reurl.cc/ERL2LR。
[15]「產業群聚」指在特定領域中相關企業、研發機構間擁有共同性或互補性,產生互利共生的產業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