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
要點 |
來源作者 |
全球經濟的教訓 |
衝突的新工具是經濟的——而且它們很強大 |
—Josh Lipsky:地緣經濟中心的高級主管 |
經濟治國之道 |
制裁與長期外交政策目標不可分 |
—Brian O'Toole:地緣經濟中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主任高級顧問 |
制裁行之有效,但很混亂且需要時間 |
—丹尼爾·弗里德(Daniel Fried):大西洋理事會韋瑟家族傑出成員,美國前駐波蘭大使 |
|
能源部門的教訓 |
數十年的能源外交可能會因一次野蠻入侵而消失 |
—Olga Khakova:全球能源中心負責歐洲能源安全的副主任。 |
全球外交的教訓 |
普京政權不可信任—需要被擊敗 |
—Yevgeniya Gaber:土耳其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
西方外交的教訓 |
不要懷疑烏克蘭人 |
—梅琳達·哈林:歐亞中心副主任 |
北約的教訓 |
聯盟是一獨特有價值的機構,需要持久的政治和金融投資 |
—Christopher Skaluba:史考科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跨大西洋安全倡議主任 |
美國外交政策的教訓 |
美國不能再依賴戰略模糊 |
—William F. Wechsler:大西洋理事會拉菲克哈里里中心和中東項目高級主任 |
美國國家安全的教訓 |
華盛頓必須同時與北京、莫斯科和德黑蘭抗衡 |
—Matthew Kroenig:史考科夫特 戰略與安全中心代理主任 |
美國國土安全的教訓 |
忽視本土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
—Thomas S. Warrick:史考科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前沿防禦實踐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
美國援助政策的教訓 |
大力投資於關鍵的有「韌性」的合作夥伴 |
—Daniel B. Shapiro:大西洋理事會中東項目的傑出研究員,美國前駐以色列大使 |
烏克蘭的教訓 |
與俄羅斯的關係沒有回頭路 |
— Peter Dickinson:烏克蘭警報編輯 |
中國的教訓 |
今天的烏克蘭不是明天的台灣 |
— Tuvia Gering: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研究員 |
中東政策制定者的教訓 |
美國將永遠做正確的事,但只有在用盡所有選擇之後 |
— William F. Wechsler:大西洋理事會拉菲克哈里里中心和中東項目高級主任 |
德國及其盟國的教訓 |
抓住這一時刻進行戰略逆轉 |
— Jörn Fleck:歐洲中心代理主任;Rachel Rizzo:歐洲中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
全球情報的教訓 |
俄羅斯不是十英尺高 |
—Marc Polymeropoulos:大西洋理事會史考科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前沿防禦實踐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在中央情報局工作了 26 年 |
軍事行動的教訓 |
裝備不會贏得戰爭,人們會 |
—約翰“巴斯”巴蘭科上校:大西洋理事會史考科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 2021-22 年度美國海軍陸戰隊高級研究員 |
軍事計劃的教訓 |
靈活的現代武器可以擊敗更大的常規武裝部隊,尤其是在防禦時 |
—Hans Binnendijk: 史考科夫特 戰略與安全中心傑出研究員 |
嚇阻的教訓 |
部隊部署比經濟制裁威脅更有效 |
—Hans Binnendijk: 史考科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傑出研究員 |
戰時戰略溝通的教訓 |
影響力作戰是一項日復一日的工作 |
—Jennifer Counter:史考科夫特中心前沿防禦實踐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
混合戰爭的教訓 |
不要忽視基本面 --訊息與情報 |
—Arun Iyer:史考科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前沿防禦實踐非常駐高級研究員,並於 2005 年至 2020 年在美國國防部擔任各種作戰和作戰領導職務 |
網絡安全的教訓 |
私部門應在網路空間中發揮關鍵的軍事行動作用 |
—Franklin D. Kramer:大西洋理事會傑出研究員和董事會董事,曾擔任兩屆政府的高級政治任命人員,包括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 |
給潛在入侵者的教訓 |
你無法隱藏全面入侵的準備工作 |
—Eto Buziashvili:佐治亞州大西洋理事會數位鑑識研究實驗室高加索地區研究助理 |
課題 |
要點 |
台灣可以體認與思考的方向 |
全球經濟的教訓 |
衝突的新工具是經濟的——而且它們很強大 |
先進科技工具化——以晶片產業為例。 |
經濟治國之道 |
制裁行之有效,但很混亂且需要時間 |
時間是否站在台灣這邊? |
能源部門的教訓 |
數十年的能源外交可能會因一次野蠻入侵而消失 |
反思台灣的能源獨立與依存性。 |
西方外交的教訓 |
不要懷疑烏克蘭人 |
要思考如何讓國際社會不要懷疑台灣人的決心。 |
北約的教訓 |
聯盟是一個獨特有價值的機構,需要持久的政治和金融投資 |
印太區域安全聯盟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
美國外交政策的教訓 |
美國不能再依賴戰略模糊 |
美國戰略模糊對台灣是好是壞? |
美國援助政策的教訓 |
大力投資於關鍵的有「韌性」的合作夥伴 |
台灣是值得大力投資的有「韌性」關鍵伙伴。 |
中國的教訓 |
今天的烏克蘭不是明天的台灣 |
反思中國如何從烏克蘭戰爭過程中汲取教訓,台灣如何因應。 |
全球情報的教訓 |
俄羅斯不是十英尺高 |
中共亦非堅不可摧,正確情報與分析的重要性。 |
軍事行動的教訓 |
裝備不會贏得戰爭,人們會 |
裝備不會贏得戰爭,人們會──戰技與鬥志是根本。 |
軍事計劃的教訓 |
靈活的現代武器可以擊敗更大的常規武裝部隊,尤其是在防禦時 |
靈活的現代武器可以擊敗更大的常規武裝部隊,尤其是在防禦時--不對稱作戰概念。 |
嚇阻的教訓 |
部隊部署比經濟制裁威脅更有效 |
台灣需要A2/AD區域拒止能力的軍事部署。 |
戰時戰略溝通的教訓 |
影響力作戰是一項日復一日的工作 |
影響力作戰具即時性與持續性。 |
混合戰爭的教訓 |
不要忽視基本面 --訊息與情報 |
台灣需要完整可靠的ISR。 |
網絡安全的教訓 |
私部門應在網路空間中發揮關鍵的軍事行動作用 |
台灣亦可充分運用私部門在網路空間作戰中發揮關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