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夥伴共舞──美國對中科技防堵政策的關鍵
2023.03.31
瀏覽數
1869
壹、新聞重點
2023年3月14日,荷蘭貿易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與韓國南韓貿易部長安德根(Dukgeun Ahn)進行會談。雙方一致認為經濟安全夥伴關係至關重要;荷蘭是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國,而韓國是半導體製造大國,雙方應加強優勢互補的合作,深入在電池、半導體等領域合作,並重申稍早在3月8日,以國家和國際安全為由,正式將高階深紫外光(DUV)微影設備將列入出口管制的措施,這些設備必須透過申請許可證方可出口以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製造技術。同月16日,南韓總統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談後,達成取消氟化聚醯亞胺(fluorinated polyimide)、氫氟酸(Hydrogen Fluoride)以及光阻劑(photoresist)等3項關鍵電子材料對韓出口管制措施,之後韓國也撤回就上述原物料禁止出口韓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所提出的告訴,讓日本重新回到「白名單」(white list)上享有優惠快速通道(Fast-Track)貿易地位,日韓也同意恢復「韓日軍事情報機密保護協定(GSOMIA)」。就在同一天,日本經產省大臣西村康稔與施萊納馬赫部長就共同強化經濟安全與半導體合作取得一致意見。
而在3月2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關於取得《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補助資金的半導體廠商,所需遵循的相關「護欄」(guardrail)條款,對於先進製程晶圓製造在「受關切海外國家」(意旨中俄等國)擴張不得超過5%,或金額超過10萬美元;而對傳統製程晶圓廠(Legacy Facility)不得超過10%以上。[1]
貳、安全意涵
一、美國說服日、韓、荷「抗中聯盟」成果發酵
自從美國在去年10月份開始要求日、荷兩個半導體設備供應大國對用於高階半導體製造的機器設備禁止輸中後,日荷對於如何實施半導體設備禁運一直雜音不斷。抱怨聲音不僅來自於政府,也來自於廠商。以荷蘭政府為例,2022年11月22日,施萊納馬赫部長對荷蘭國會議員表示,荷蘭除捍衛國家安全外,也要捍衛經濟利益,不會對美國的晶片禁令照單全收。在2023年1月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訪美前夕,施萊納馬赫部長即表態「我們和美方談了很久……你不能說因為他們已經向我們施壓兩年,現在我們必須簽字同意,我們不會。」[2] 艾斯摩爾(ASML)執行長溫寧克(Peter Wennink)更認為,禁止設備輸中,反而會加速中國在半導體設備的自主發展。[3] 但2023年1月底拜登分別與日、荷領導人在就半導體設備限制達成「諒解」(understanding)的兩個月後,荷蘭宣布對中實施DUV禁令。[4] 目前雖然日本尚未推出具體的政策,但是荷蘭的政策將是其政策參考依據,「表面上不針對特定國家,但實際上劍指中國」與「由『逐案審查』改為『拒絕推定』」的兩種做法,可能是日本政策的參考。
張忠謀在2023年3月17日與《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談話時曾引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評論台積電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台積電學會與400名夥伴共舞,而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5] 因此在半導體供應鏈橫跨多國的情況下,美方只有聯合民主友盟,方能共同防堵中國在科技與軍事的推進。
二、成功的經濟制裁必須要考量到廠商的利益
由於美、日、荷三方半導體供應廠商在中國皆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如美國半導體設備公司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簡稱應材)、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和半導體製程控制及設備的柯磊(KLA)在中國的銷售額約占其總銷售額的30%,艾斯摩爾 2022年Q1財報顯示,對中國的銷售額佔比為34%。[6] 在2022年10月美國商務部發布禁令後,美國廠商就必須放棄中國市場。面對空出的市場有可能落入日、荷廠商之手,美國廠商表示擔憂。[7] 例如應材的主要競爭者除了本國的科林外,也包含日本的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Ltd)與艾斯摩爾。當美方開始與日、荷商討如何進行對中封鎖之際,除了日荷兩國政府都試圖在美國禁止對中國獲得尖端技術封鎖與其最大客戶(中國)可能制裁中取得政策平衡外,廠商考量的則是如何在半導體行業不景氣中維持在中國市場,且不讓對手做大。例如,2023年2月當荷蘭官方尚未宣布出口禁令時,傳出上海積塔半導體宣布日本尼康、東京威力科創分別得標1台光刻設備與1台塗膠顯影設備時,顯示設備廠商對中國市場仍然維持高度興趣。因此,如何讓廠商站在同樣的條件下,不會彼此競爭而破壞官方政策,才能順利達成對中封鎖的政策目標。
參、趨勢研判
中國將持續多方推進半導體自主目標
由於半導體對中國未來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因此持續扶植中國半導體的政策目標不會因為美國打壓而卻步,但是做法上可能有所調整。2022年8月份中國整頓多家半導體公司,可視為習近平對過去國家拉動資金投入扶植半導體戰略行業的做法的一項反思,雖然以基金補助半導體廠的做法不變,但強化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202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16日晚公布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包括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以統籌解決科技領域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8] 在半導體補助方面,則針對少數成功廠商——如中芯國際 (SMIC)、華虹半導體、華為,以及設備供應商北方華創和先進微製造設備——以無上限的補助方式,並且將績效與補助脫鉤,讓廠商能將經費投注於本土替代設備的開發,來加速擺脫美國「卡脖子」的制裁封鎖。[9] 由於過去投資大多由學者領軍,所做出來的產品在實驗室可行但並無真正的商業可行性,此次作法將權力下放廠商,讓廠商直接與黨溝通是否能成功,也引起許多人的好奇。
[1]Kevin Lee, “Korea, Netherlands Sign 7 MOUs for Industrial & Energy Cooperation,” the Korea Post, March 18, 2023, https://www.koreapost.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32017;廖禹揚,〈尹錫悅岸田會談85分鐘 誓盡快重啟日韓高層對話管道〉,《中央社》,2023年3月16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3160385.aspx;〈尹錫悅:日本將重返南韓貿易「白名單」〉,《中央廣播電台》,2023年3月21日,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62659;〈荷蘭晶片設備銷陸禁令 加嚴〉,《經濟日報》,2023年3月10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7021496;楊智家,〈晶片法護欄條款出爐 先進、成熟製程在中擴產皆受限制〉,《電子時報》,2023年3月22日,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id=659779。
[2]羅昀玫,〈荷蘭重申出售ASML晶片設備 需做出自己的決定〉,《鉅亨網》,2022年11月23日,https://news.cnyes.com/news/id/5017007?exp=a;鍾詠翔,〈荷貿易部長表態 不會輕易接受美國輸中晶片技術出口新限制〉,《鉅亨網》,2023年1月17日,https://news.cnyes.com/news/id/5065104。
[3]葉文義,〈美國圍堵政策 ASML:將逼使中國研發出先進晶片〉,《聯合報》,2023年1月26日,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930395。
[4]〈荷蘭政府以安全為由 宣布晶片技術出口管制〉,《聯合報》,2023年1月26日,https://udn.com/news/story/6813/7019243。
[5]尹慧中、鐘惠玲,〈張忠謀談對手英特爾 妙回「獨舞」說〉,《經濟日報》,2023年3月17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7037090。
[6]“How Geopolitics Will Drastically Change Chip Manufacturers’ Ecosystem,” Think China, January 16, 2023, https://reurl.cc/9VbzpY.
[7]“Tech War: US Chip Firms Walk A ‘Tightrope’ as they Try to Keep China Business Up amid Escalating Sanctions, Experts Sa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February 28, 2023, https://www.scmp.com/tech/tech-war/article/3211863/tech-war-us-chip-firms-walk-tightrope-they-try-keep-china-business-amid-escalating-sanctions-experts.
[8]〈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3年3月16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3/0316/c64387-32645744.html。
[9]Qianer Liu, “China Gives Chipmakers New Powers to Guide Industry Recovery,” Financial Times, March 21 2023, https://www.ft.com/content/d97ca301-f766-48c0-a542-e1d522c772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