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對「印太戰略」之回應與意向
2018.07.13
瀏覽數
119
壹、新聞重點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2018年6月27日舉行會晤,雙方重申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由於莫迪6月1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表示,不應將「印太」視為區域戰略或專屬少數有限國家成員的俱樂部(club),同時亦不將印太戰略視為針對特定國家的做法,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6月2日旋即表述「印太戰略」的內涵,加上海莉訪印期間,原訂7月6日舉行的美印外交與國防2+2對話,因美國提出「不可避免的理由」(unavoidable reasons)而二度延期,引發各界關注印度對「印太戰略」的意向是否與美方出現分歧。
貳、安全意涵
一、印度強化軍事作為防堵中國進入印度洋
印度近期嚴密關注中國頻繁藉「一帶一路」強化軍事意圖,包括中國利用斯里蘭卡無力償還債務,而被迫將具戰略意義的漢班托塔(Hambantota)港租借給中國使用99年;在南亞建設軍事基地,派遣軍艦前往由其出資的外國港口〔例如:孟加拉吉大港(Chittagong)、巴基斯坦瓜達爾港(Gwadar)〕;派遣潛艦定期巡航印度洋等情事。印度為確保戰略水域安全,2018年1月與東非塞席爾共和國(Republic of Seychelles)簽署協定,並在6月25日發表聲明將在阿桑普申島(Assumption Island)興建海軍設施。
另一方面,印度積極落實「東進政策」(Act East Policy),擴大與日本和東協國家如新加坡、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軍事關係,防堵中國在印度洋的軍力擴張。印度2018年3月6日先與包括澳洲與泰國在內16國共同舉行「米蘭」(Milan)海上聯合軍演,達到1995年首度舉行以來之最大規模;[1] 5月21日更首度與越南在峴港(Da Nang)舉行為期5天的海上聯合軍演;接著5月30日與印尼簽署15項協議,宣佈在印度洋投資建設沙璜(Sabang)深水港和自由貿易區。
此外,印度繼2018年6月8日主導針對中國在關島周邊實施的「馬拉巴爾」(Malabar)例行聯合軍演,增進與美日海軍的互動往來外,並計畫與日本自衛隊於2018年底前,選擇靠近中國的戰略地點舉行首次聯合反恐軍演。
二、印度仍維持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
美國在香格里拉會談前將原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為印太司令部,同時將60%的海軍兵力部署在印太地區,賦予印度融入「印太戰略」反制中國「一帶一路」勢力的正當性。當莫迪在香格里拉對話闡述「印太」的發言,旋即引發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強調美印關係為「印太戰略」的重要基石,表達美方將擴大對印太海域安全的關注,並提升印太盟國友邦的協同作戰能量,以強化「印太戰略」的詮釋話語權,並減緩印度對抗中國控制印度洋的焦慮。
為防止美印在「印太戰略」合作上失去凝聚力,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訪印時除重申雙方將持續對話,基於共同價值與利益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支持印度加入核子供應國組織(Nuclear Suppliers Group, NSG)。
印度為維持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莫迪政府採模糊策略,淡化印美日澳合組印太聯盟圍堵中國的戰略意涵,亦婉拒澳洲參加馬拉巴爾聯合軍演,以為其處理對外關係謀求更多戰略自主性,並保持對「印太戰略」的彈性論述空間。
參、趨勢研判
在中國區域威脅日增與美國形塑印太戰略圍堵中國的氛圍下,印度基於安全與經濟的雙重現實考量,有以下兩個觀察面向:
一、美國要求印度增加軍購強化「印太戰略」軍事合作
美印2+2對話因適逢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赴平壤訪問而取消,但印度耗資約55億美元向俄羅斯採購S-400「凱旋」(Triumph)防空飛彈系統已近最終協商成交階段,美國以輸出薩德(THAAD)導彈防衞換取印度放棄購入俄羅斯S-400,未獲印方正面回應,可能是美國轉而臨時喊卡2+2對話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15%)已成為印度僅次於俄羅斯(62%)的第2大武器進口國,美國國會正研擬是否要將接受俄國軍備的國家列入《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ountering America’s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s Act)制裁目標,美國防長馬提斯4月27日亦在國會聽證會上表達希望印度能減少對俄國武器依賴,換取制裁豁免,後續印度如何維持與美俄戰略溝通,殊值密注。
二、印度「印太戰略」立場受中國政經因素牽制
中印為恢復因2017年洞朗軍事對峙事件而停滯的雙邊關係,自2018年初頻密透過互訪營造和解氛圍。[2] 莫迪4月27日先與習近平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並在6月出席上合組織峰會與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中國7月4日更派遣軍事訪問團赴印,商討「攜手」(hand to hand)聯合軍演,並建立軍事熱線。[3]
中國利用亞投行資助印度基礎建設,使印度成為貸款最大受益國,另藉「一帶一路」投資中巴經濟走廊,以及替巴基斯坦發射光學遙感衛星介入印巴主權爭端,使印度有所忌憚。後續中印雙邊互動關係如何影響印度對「印太戰略」的態度,以及美印除軍事安全外,如何建構地緣經濟合作對抗「一帶一路」,則是深化「印太戰略」不容忽視的關鍵。
[1]參演16國包括印度、澳洲、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模里西斯、紐西蘭、阿曼、越南、泰國、坦尚尼亞、斯里蘭卡、新加坡、孟加拉、印尼、肯亞及柬埔寨。
[2]除雙方領導人會面外,印度外交秘書(相當於常務副部長)顧凱傑(Vijay Gokhale)2月27日訪問北京與王毅會談,印度外長史瓦拉吉(Sushma Swaraj)4月23日訪中會晤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國中聯部部長宋濤5月26日訪問印度與各政黨領袖會面。
[3]中印陸軍2007年首度舉行「攜手」聯合演習,2008年舉行第二次後因故中斷,直到2013年才恢復,之後每年固定舉行,2017年因中印洞朗軍事對峙事件而再度中斷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