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銳實力於歐洲作為之觀察
2019.01.11
瀏覽數
114
壹、新聞重點
據《美國之音》2019年1月2日報導,倫敦一家外交政策智庫近日舉辦活動時,中國大使館官員多次拍照恫嚇針對北京提出尖銳問題者,引發英人對中國「銳實力」(sharp power)的警覺。[1]在2018年9月30日英國保守黨年會,中國中央電視台駐倫敦記者孔琳琳則因不滿對中國的負評,而與工作人員爆發衝突。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即指出,自2014年以來中國在英國公眾辯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2]中國已在歐洲積極運作銳實力,而北京在英國的活動僅是冰山一角。
貳、安全意涵
綜觀中國銳實力於歐洲的作為,其特質大抵如下:
一、經濟援助換取政治支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中國在歐洲趁虛而入,是年中國涉足希臘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的經營,2016年更直接入主,該港已是中國對歐洲出口轉運樞紐。2017年5月,兩國又簽署《中希重點領域2017─2019年合作計畫》,強化基礎設施、運輸及電信合作。2017年6月,歐洲聯盟(Europe Union, EU,以下簡稱歐盟)首度未能於聯合國譴責中國侵害人權,即因接受中國大量投資的希臘阻撓。匈牙利亦曾多次反對歐盟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或在國際上支持中國。蓋因匈牙利不僅是「16+1合作」成員,[3]又是首個簽署中國「一帶一路」協議的歐盟國家,而「一帶一路」的歐洲旗艦計畫更是連結匈牙利布達佩斯與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高速鐵路。2018年4月,由歐盟各國駐北京大使聯名,指責「一帶一路」破壞歐盟自由貿易的報告,卻獨缺匈牙利大使的署名。中國顯然已成功以經援換取希臘與匈牙利適時的政治支持。
共黨政權凋零使中國愈發孤單,若認可中國模式者越多,則對其政權穩固愈有利,故不難理解為何中國運作銳實力消弭負評。中國除要求他人不可跨越紅線外,更希望獲得支持其統治模式的盟友。
二、威逼利誘促使自我審查
中國鉅額對外投資與自身龐大消費市場,以及動輒報復的作法,迫使歐洲政商學界不得不自我審查。例如,2010年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後,挪威便遭到中國擱置雙邊貿易談判,與拒發簽證或差別待遇的報復。直至2016年挪威態度轉變後,中國才罷休,嗣後挪威對中國人權議題更轉而沉默。2018年春,瑞士國會議員吉西(Barbara Gysi)欲發起提案,呼籲政府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秘密人權對話」協定,若干議員亦因擔憂觸怒中國而不願連署。
台灣、西藏、六四或文革等議題亦為禁區。2017年8月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即迫於中國壓力,刪除旗下《中國季刊》 (China Quarterly)中國網站涉及敏感議題的三百多篇論文。無獨有偶,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德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團亦於2017年11月,以避免網站被封為由,禁止中國境內讀者閱讀涉及敏感議題論文。2018年4月,中國民航總局要求外籍航空遵循中國《反分裂國家法》,移除其網站稱台灣、香港、澳門為國家的內容。德國漢莎航空、英國航空與芬蘭航空等多家歐洲航空公司,未幾便將「台灣」改為「中國台灣」。
三、輸出軟實力卻另有所圖
中國亦善以軟實力為名,行銳實力之實,輸出其官定意識形態或擴張其政經利益。2018年10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匈牙利布達佩斯教學點」的啟用,即欲藉海外高等教育合作推廣「一帶一路」。然最具代表性者,卻莫過於由中外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據中國國家漢辦[4]最新統計,中國已在歐洲41國設置173所孔子學院。然而,歐洲第一家亦為全球第二家,在2005年成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孔子學院,卻在2015年6月關閉。校方雖澄清無涉政治,但孔子學院干涉學術自由傳聞卻甚囂塵上。有別於英國文化協會和德國歌德學院,孔子學院直接設於他國學校內,並由中國提供經費、選派教師和提供教材。[5]歐洲的孔子學院亦不得自外於漢辦,且不可跨越紅線,甚至得維護官方立場,此無異將潛移默化學習中文的外國學生。故社會輿論壓力恐怕才是斯德哥爾摩大學關閉孔子學院之因。
2018年初,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與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亦指出,中國利用歐洲傳統媒體,如英國《每日電訊》 (The Daily Telegraph)、法國《費加羅報》(Le Figaro)、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和《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公信力,以和正規版面幾無差異的廣告副刊及加頁形式,散布其《中國觀察》(China Watch)報刊。隨著對中國銳實力的警覺,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南德意志報》已於2018年5月停發中國副刊。
參、趨勢研判
一、中美貿易戰或將牽動中國銳實力的歐洲布局
中國銳實力的後盾為其強大經濟實力,他國常為此被迫就範。美國亦感受到中國的經濟威脅,而向中國發起貿易戰,近期更聯合盟國圍堵中國電訊巨擘華為。川普(Donald Trump)總統雖於2018年底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ARIA),闡述印太戰略方針,惟其是否為長期性政策,抑或僅是貿易戰手段仍待觀察。中國在貿易戰若受重挫,而其經濟實力不若以往,將可能連帶影響其銳實力,並牽動後續歐洲布局。
二、歐洲內部分歧將因中國銳實力而持續擴大
中國銳實力利器─「16+1合作」與「一帶一路」,已對歐洲整體性構成挑戰,然而中國銳實力在歐洲遂行,實得利於歐盟內部既有分歧。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者,渴求經援自不待言,此即匈牙利不顧歐盟調查而積極配合「一帶一路」高鐵建設之故,惟歐洲已開發國家亦投鼠忌器,蓋因世界政經重心正轉向東方。例如將面臨脫歐後經濟衝擊的英國,未來即可能更需要中國市場。長此以往,在歐盟採共識決的情況下,囿於中國銳實力的少數成員國極易從中作梗,而作出偏頗有利中國之決議。
三、中國銳實力運作將更靈活以因應反制
今日各國已警覺到中國銳實力,故中國日後的運作將更靈活,以因應反制。例如在孔子學院無法推動的國家,中國便改以學術合作交流作為掩護,他日若再擴及歐洲亦不令人意外。
[1] 美國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研析副執行長沃克(Christopher Walker)與研究人員路德薇克(Jessica Ludwig)曾定義銳實力,並指出中國的侵略性甚於俄羅斯。蓋因中國利用民主國家的開放輸出影響力,而擴張其政經利益並壓制境外負評。為使對方民眾接收其操控的資訊,中國因而滲透目標國,此等壓迫技倆即銳實力。其能切入目標國社會核心,擴大分歧,更能要求他人自我審查。參見Christopher Walker and Jessica Ludwig, “The Meaning of Sharp Power. How Authoritarian States Project Influence,”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 16, 2017,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17-11-16/meaning-sharp-power
[2] 蕭雨,〈中國「銳實力」觸角繼續延伸 英國人也開始警覺〉,《美國之音》,2019 年1 月2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sharp-power-tentacles-extending-uk-on-alert-20190101/4725228.html;Kerry Allen, “State TV reporter praised in China after ‘slapping Tory’,” BBC, October 2, 2018,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45723640
[3] 此即「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包括11個歐盟國家: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以及5個非歐盟的歐洲國家: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
[4] 其全稱為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為中國教育部正司局級直屬事業單位。漢辦負責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與推廣,孔子學院亦歸其管轄。
[5] Laura Zhou, “Swedish university severs ties with Confucius Institut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anuary 9, 2015,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article/1677976/swedish-university-severs-ties-confucius-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