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濱海作戰艦問題及未來水面艦建造趨勢
2019.01.11
瀏覽數
114
壹、新聞重點
美國海軍濱海作戰艦首艦「自由號」(USS Freedom)在經歷2年的主機修復工程後,終在2018年12月再回到艦隊序列。美國海軍現擁有11艘濱海作戰艦,但這一年沒有一艘在部署中,均在進行維修或裝備測試。面對快速轉變的地緣政治與解放軍海軍快速發展,媒體批評其已過時而無用武之地。[1]
貳、安全意涵
一、全艦服役至今仍無法形成有效戰力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任務轉變,大型艦如驅逐艦或巡洋艦等執行淺海近岸地區任務時易遭小型、高速快艇攻擊。2001年美國砍除大型艦發展計畫,2008年開始發展濱海作戰艦(Littoral Combat Ship, LCS)。有別於「巡防艦」(frigate),濱海作戰艦是小型且艦體與巡防艦大小接近的新型艦,主要用來靠近海岸遂行攻擊敵方任務。濱海作戰艦採兩種艦型,一為傳統單艦體,由洛克希德馬汀公司(Lockheed Martin)發展,首艦為「自由號」(USS Freedom, LCS 1);一為三船體窄水線面艦型,由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發展,美國奧斯塔公司(Austal USA)建造,首艦為「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 LCS 2),兩者均能滿足40節高速的要求。然而該2級艦在服役後表現都未臻理想,「自由號」在2016年參加環太平洋演習後,主機因海水泵機械密封滲漏導致海水滲進主機,進廠大修至今。除此之外濱海作戰艦服役後問題不斷,一直無法形成有效戰力,使海軍飽受批評。另外,人員編制過少也會造成操作及損害管制困擾,後來才逐步增加編制,已超越原規劃數量。
二、模組化戰力仍未能完全到位
濱海作戰艦另一問題是其雖採用任務模組,依執行反艦、反潛、特戰、掃雷等不同任務換用模組,然而自濱海作戰艦開始發展迄今15年,沒有任何一套任務模組可投入使用。現有武裝僅有一具57公厘艦砲,火力與巡防艇無異;一直到2018年1月,才有第一套模組可供使用。美國國防部已對此一計畫失去信心,從原先訂購52艘刪減至32艘,保留經費供發展新型飛彈巡防艦使用。未完全刪減原因是該計畫太大,若放棄則會使兩家承包船廠無法維持營運,海軍也會面臨違約問題。
三、濱海作戰艦成為地緣政治轉變的犠牲品
濱海作戰艦是地緣政治轉變的犠牲品。由於中國海軍軍力快速提升並向藍水發展,俄羅斯海軍也在其鄰近海域採取侵略式作為,濱海作戰艦武裝薄弱,缺乏最重要的反艦飛彈等武器,其配備的地獄火飛彈(Hellfire)等武器,均不足以威脅對手。[2]面對新地緣戰略及快速改變的作戰環境,海軍在2017年公布邀標書,恢復發展傳統式的飛彈巡防艦設計,目的就是在應付快速轉變的作戰環境。然而濱海作戰艦仍會持續部署,因為美國海軍認為,以其快速、機動性及淺海作戰能力,頗適合在南海部署。海軍軍令部長理查森上將(John M. Richardson)指出,美國已同意強化南海部署,濱海作戰艦將很快重返新加坡。上一艘部署於新加坡的濱海作戰艦是「科羅拉多號」(USS Coronado),已於2017年12月結束18個月的海外部署,返回美國。
參、趨勢研判
一、新FFG(X)多功能巡防艦將取代濱海作戰艦
由於濱海作戰艦已無法適應未來作戰環境,2017年美國海軍決定恢復發展「巡防艦」,被稱為FFG(X),預計2019年確定艦型,2020會計年度開始採購,總數將達20艘。因時程緊迫,因此海軍必須由現有艦型中選擇,無法發展一種全新艦型。另根據美國法律,即使新艦採用國外設計,仍需在美國造船廠建造。[3]目前多家船廠都提出設計,至2018年初,確定加入競爭的有5家廠商,分別是洛馬的自由級LCS放大版、通用動力與西班牙納凡提亞(Navantia)合作的F105巡防艦、ATLAS北美公司與德國提森克魯伯(Thyssenkrupp)合作的MEKO A-200巡防艦美規衍生型、義大利芬密坎提瑞(Fincantieri)的「歐洲多用途巡防艦」(Fregata Europea Multi Missione, FREMM),今年將會確定何種艦型入選。
二、新一代巡防艦有助強化美海上打擊火力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走向「大國競爭」,為因應海上的新挑戰,美國海軍正規劃新戰略。在2018年12月公布的文件《維持海上優勢的新設計2.0版》(A Design for Maintaining Maritime Superiority 2.0),是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及《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摘要》(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之後,依新戰略指引修正2016年所公布的1.0版,確保海軍戰略能服膺新戰略方向。[4]除作戰、訓練外,新採購計畫重點項目包括無人載具、未來巡防艦、大型水面艦、航艦與F-35C等,其作戰概念走向「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新FFG(X)將擔任獵殺一體的海上平台,同時具備感測器及打擊能力,但比勃克級艦便宜,造艦數量也更具彈性。
三、火力及防護力兼備是水面艦發展趨勢
在高度威脅環境下,具垂直發射系統、以相位陣列雷達為基礎的強大空防系統、彈性化的水面戰武器將是未來趨勢。歐洲海軍早已採用「小神盾」做為巡防艦的核心,美國新一代FFG(X)也跟上此一潮流,其必須比濱海作戰艦具備更強打擊火力,配備更多武器及感測器,因此建造成本將大增,海軍要求要配備小型化的神盾作戰系統、SPY-1F或類似的相位陣列雷達系統、Mk41垂直發射發系統,配備海麻雀防空飛彈、越地平線反艦及攻陸武器,如「聯合打擊飛彈」(Joint Strike Missile)、標準2型防空飛彈、以及反潛火箭(anti-submarine rocket, ASROC)、MH-60R反潛直升機等武器。這顯示未來水面艦設計將趨向應付高威脅環境,因此防護力及打擊力平衡配置的多功能巡防艦將再成主流。
[1] “Two Years After Breakdown, This Littoral Combat Ship is Back in the Fleet,” Popularmechanics, December 19, 2018,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military/navy-ships/a25618325/littoral-combat-ship-return/
[2] “The Navy Is Looking for a New Frigate to Replace the Troubled Littoral Combat Ship,” Popularmechanics, July 12, 2017,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military/navy-ships/news/a27258/navy-looking-for-a-new-frigate-replace-littoral-combat-ship/
[3] “Report to Congress on U.S. Navy Frigate (FFG(X)) Program,” USNI, August 16, 2018, https://news.usni.org/2018/08/16/report-congress-u-s-navy-frigate-ffgx-program-3
[4] “A Design for Maintaining Maritime Superiority 2.0,” USNI, December 17, 2018, https://news.usni.org/2018/12/17/design-maintaining-maritime-superiorit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