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提前「登月計畫」的挑戰
2019.06.12
瀏覽數
152
壹、新聞重點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曾於2019年2月時表示要在2028年派太空人登上月球,之後又於2019年5月14日正式宣布將「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畫提前至2024年執行,此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文提出追加16億美元的經費給NASA「大步重返月球」(return to Space in a BIG WAY),[1]登月計畫提前顯示美國依然重視關於月球的活動及發展,希望維持太空霸權。
貳、安全意涵
一、外界對於NASA登月計畫的預算與期程有疑慮
NASA的2019會計年度預算約215億美元,約有100多億美元登月行動的項目,包含深空探勘系統、探勘科技、46億的低地球軌道與太空飛行行動。2020會計年度210億美元預算中,約有100多億美元用於勘探太空以及載人登月的設備,其中包含太空發射系統的重型運載火箭、月球軌道平台(Lunar Gateway)、低成本商業發射技術、月球登陸器、國際太空商業合作等。
除了原先的210億美元預算,川普又於2019年5月14日推文表示會向國會提出修正案,要求再增加16億美元給NASA使用,以便讓美國「重返太空」。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形容追加的預算為投資登月計畫的「頭期款」,將用來研發精進與登月計畫相關的技術與載具。[2]但川普所提追加的16億美元是從聯邦培爾助學金(Federal Pell Grants)計畫中的盈餘轉移來的,而該計畫旨在幫助低收入學生支付大學費用。美國眾議院民主黨及教育界皆反對利用計畫補助金餘額支付登月計畫的費用,認為會壓縮到低收入學生的權益。除此之外,NASA尚未提供2024年登月的總預算,只表示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預算成本會上升,也被認為在經費不明的狀態下追加預算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3]
除了要求追加16億美元外,川普政府還宣布將2028年的登月計畫提前至2024年執行,但依照NASA目前所提出的2020會計年度預算摘要報告,得運用研發中的獵戶座太空船(Orion)和太空發射系統達到2028年的目標(如附圖),倘若計畫提前,NASA必須要加快進度。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3月的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中表示現在美國正處於如同60年代的國際太空競賽中,希望NASA「用任何必要方法」加快腳步完成延宕的太空發射系統建設。雖然距離2024年還有5年,但NASA必須對提前的登月計畫進行調整,才可能完成任務。
二、太空軍事化與登月行動皆為國際太空競賽
登月是國家太空實力的重大展現,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完成人類登陸月球,成功發射月球登陸器並著陸的三個國家是美國、俄羅斯跟中國。太空競賽從60年代的國家科技、國家意識形態與形象較量轉變成為現代工商業發展、軍事戰略的比賽。美國國防情報局2月公布的《2019太空安全挑戰》指出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皆在發展太空軍事化,其中俄羅斯和中國擁有飛彈、反衛星的太空軍事能力,企圖挑戰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地位,美國為此宣布成立太空軍應對威脅。即便目前全球共識要和平利用太空,但仍不停強化太空軍力與技術,太空軍備競賽依然持續。
除了太空軍事化外,深空探勘(月球與火星)也是發展重點,據信月球上有礦產與氦-3可以用於核聚合反應且可能不具有放射性,雖然開採的經濟成本過高,但太空國家仍不放棄探索。對於美國而言,中國與俄羅斯是其主要太空競賽對手,這讓川普在「讓美國再次偉大」價值觀與國際競賽壓力下,希望透過提前登月計畫、預算加碼等努力下讓美國重回月球,在太空競賽中再次領先,利用登月計畫穩固美國在太空中的戰略存在地位。
參、趨勢研判
一、美國國會是否同意追加預算將影響NASA的進度
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在聽證會上表示可在兩年內實現太空發射系統的飛行,但眾議院仍要求NASA提出預算說明,除此之外,目前還有缺乏合適月球探勘太空衣、貨物運輸太空船、中繼站(Gateway)等技術困難要克服。若川普這項預算追加修正案沒能通過,恐影響2024年登月期程,回歸到2028年甚至於延期。面對外界的質疑,NASA於5月16日宣布將與波音(Boeing)、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太空探索技術(SpaceX)以及藍色起源(Blue Origin)等11間民間企業合作,在未來半年內從「下一代太空探索科技夥伴關係」計畫(Next Space Technologies for Exploration Partnerships)項目提供4,550萬美元的資金共同研發月球著陸器,[4]試圖以民間開發成本較低的商用載具合作達成目標。若NASA未來提出預算資金詳細規劃,且國會批准預算追加修正案,或許NASA在努力追趕進度的情況下能達到目標,讓「阿提米絲」登月計畫成為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若國會未批准追加預算,NASA要趕上2024期限將非常困難。
二、「探索月球、放眼火星」是太空競爭的長期目標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不只滿足於月球,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在聽證會上表示預計在2033年到達火星。除了美國,中國也將目標放在火星,除了預計在2019年年底發射「嫦娥五號」,完成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的任務外,也規劃將於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完成環繞、著陸與巡視探測等火星任務。由於從地球到火星的距離與時間較長,因此美國現在所提出的構想是要讓月球會成為人類移動到火星的轉運站,樂觀推估若能在2024年登陸月球,那也可能完成2033年的火星目標,太空大國的競爭將從大氣層外的地球軌道往外延伸,飛到月球甚至於火星。
附圖、NASA 2028年登月計畫時程
資料來源:“FY 2020 Budget Summary Briefing,” NASA, https://tinyurl.com/y34mkk3y
[1] Bettina Inclán, “NASA Highlights Moon 2024 Mission with FY 2020 Budget Amendment,” NASA, May 14, 2019, https://tinyurl.com/yyxom9b6; Kenneth Chang,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Wants Astronauts on Moon by 2024. But What’s the Plan?” New York Times, March 26, 2019, https://tinyurl.com/y6qsnrel
[2] Joey Roulette, “Trump seeks extra $1.6 billion in NASA spending to return to moon by 2024,” Reuters, May 14, 2019, https://tinyurl.com/yy874nyt
[3] Natasha Bach, “Trump Wants Astronauts Back to the Moon by 2024. Here's How He Plans to Pay for It,” Fortune, May 15, 2019, https://tinyurl.com/yy2jesw9
[4] Mariella Moon, “NASA teams up with SpaceX, Blue Origin to design a human lunar lander,” engadget, May 17, 2019, https://tinyurl.com/y2m33v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