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述習近平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2019.09.12
瀏覽數
93
壹、新聞重點
2019年9月3日習近平於中央黨校秋季學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強調「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頑強奮鬥」。[1] 其中通篇講稿出現56次「鬥爭」一詞,且將「港澳台工作」視作中國現在及未來所面臨的重大鬥爭,值得進一步注意。
貳、安全意涵
中共中央黨校與國家行政學院為「一套人馬兩塊招牌」,針對中共幹部的訓練課程設有進修類班次、培訓類班次、專題研討班和師資培訓班。習近平上任後,中央黨校為因應中共擴大培訓幹部的規模,在這四種班次的基礎之上,增加研修(討)班與特定主題班次。[2] 就公開資料可知,目前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以下簡稱中青班)培訓的時間縮短為四個半月,一年於春、秋學期開班,分中青一班至中青四班,有別於以往中青班僅分成兩班但受訓一年的設計。據報導2019年春季學期中青班的內容,[3] 推測秋季中青班的中青一班與二班仍以廳局級幹部為主;中青三班與四班則多為縣處級幹部。本文將說明習近平出席秋季中青班開班式並發表《講話》的意涵。
一、習近平重視「中青年幹部」
十八大後,每年習近平固定都會參加中央黨校的活動。2019年迄今習近平已三進中央黨校,分別為1月21日的「省部級領導幹部堅持底線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以及3月1日春季學期、9月3日秋季學期的「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今年兩次中青班開班式,習近平均在王滬寧(中央書記處書記)、陳希(中組部部長暨中央黨校校長)、丁薛祥(中央辦公廳主任)與黃坤明(中宣部部長)等人的陪同下出席,足見習近平與中共高層重視這批「中青年幹部」在基層治理的角色。習近平重視中央黨校中青班的之因有三,分述如下。
第一,中青班在中共黨內培養「省部級領導幹部後備力量」的定位。中青班屬中央黨校常規培訓班次,為中組部培養後備幹部(近似於儲備幹部的概念)的一環。1982年中組部成立青年幹部局,專責選拔後備幹部、任用,手握一份「後備幹部名單」。中青班均由中組部擬訂受訓幹部名單並派員參與課堂,考察學員上課表現,其重要性有別於「地方黨校開設的中青幹部培訓班」。胡錦濤、陳希、孫春蘭、郭聲琨、周強、胡春華等人都曾是中青班學員,現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暨發言人華春瑩與中宣部對外新聞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發言人襲艷春便是2019年春季學期中青一班的學員。
第二,中青年幹部對中共統治的重要性。不論是據媒體報導或目前公開2019年春季中青班的部分名單,可知中青班的級別為廳局級至正縣處級幹部,年齡橫跨39歲至55歲之間,多為40歲至50歲。近期,地方債務違約增加、地方金融體系不穩、就業狀況不佳與物價攀升等問題,除了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以外,維穩的壓力也會持續增加,而這批中階幹部為中共統治國家的主力,也是直接面對基層、處理業務的一線。
第三,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秋季中青班上對共黨中階幹部的一番談話,顯示習對幹部尤其是中青年幹部的「鬥爭精神」與「鬥爭本領」的憂慮。[4] 究其原因,當今這批中共廣大的「中青年幹部」多在文革後期或結束後才出生、成長,人生中各社會化階段主要發生於中共不再以意識型態治國且中國經濟起飛的時期,多數未經歷過國內外充斥「矛盾」與「風險」的考驗。
二、習強化幹部對「鬥爭」的重視
《講話》為習近平首次對外有系統性地論述中共當前對於「鬥爭」的看法及實施方法。習依序指出共產黨人須進行「鬥爭的時段」、鬥爭的目標、鬥爭的領域(五個凡是)、鬥爭的策略、鬥爭的具體議題。[5] 此番談話顯示以下四點意涵。
第一,雖《講話》表面上迥異於今年春季學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所強調的「政治信念」,但細究其中,兩者其實有邏輯上的關聯。因幹部堅強的「黨性」是從事「鬥爭」的前提。第二,推測如春季學期中青班學員一樣,2019年秋季學期中青班學員來自各大系統,背景多元,涵蓋國務院、國企、政法系統、學術機構、區市縣等跨中央到地方基層的中階幹部,可見習近平一番「期許」所面向的是各業務系統,希望各系統幹部都做好進行「第二次長征」的準備。
第三,習在《講話》中提及,顯示中共中央判斷至少從現今到邁向「第二個百年」(建國百年)這30年間,中國的各項內政、外交問題將相互交織為一個矛盾、深具風險的局勢,且對中共統治權造成壓力。第四,習近平公開宣示,捍衛政權為共產黨人不可能妥協的原則,呼籲共產黨人須以「鬥爭」應對此一長期不利於「我」的局面。「鬥爭」雖在本質上對敵人擺出對抗的姿態,但在策略運用上並不侷限於只用抗爭的路線獲取成果,而是仍強調須保持策略彈性運用的空間,各種策略只要可服務其原則,均在考慮範圍內。
參、趨勢研判
一、恐加劇「寧左勿右」的現象
習近平上任後,其政策方向與形式作風都迫使中國國內改革派聲音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壓。2016年7月,代表中共黨內改革派聲音的《炎黃春秋》遭到撤換領導階層與編輯團隊後,2019年8月26日作為中國經濟自由派智庫的天則經濟研究所(Unirule Institute of Economics)也在北京市以違反監管規定為由強制關閉。
習近平在《講話》中,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軍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與黨建都納入政權保衛戰的範圍,希望幹部須在這些充滿矛盾、風險的領域裡,堅定向黨中央看齊並與之「鬥爭」。其中,經濟、政治、社會、黨建、港澳台與外交工作,則與習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所提「七大風險」中的經濟、政治、社會、黨建與外部環境重疊。習近平不斷對內強化風險意識,並鼓吹以鬥爭的姿態因應,此舉恐將形塑中國社會左傾的現象,並強化社會各界在「寧左勿右」與寒蟬效應。舉學術界為例,近年中共以教師「背離馬列主義」為由箝制學術言論的例子不斷發生,恍如重回中共「反右運動」整肅知識份子的1950年代。中共羅織大學教授罪名的手法有二。
第一,除使用教室監視器監視課堂以外,也升級大學教師的網路言論管制,「在網路上發表錯誤言論」成為大學為向中央「看齊」而將教師解職的理由。從2017年中(十九大舉行前夕)開始,外媒紛紛披露一連串個案:鄧相超(山東省建築學院)、李默海(山東省工商學院)、史杰鵬(北京師範大學)、譚松(重慶師範大學)、許章潤(清華大學)、司馬輝(Stephen Morgan,寧波諾丁漢大學外籍副校長)。
其次,文革時期的舉報風氣於中國大學校園內再起。2019年3月上旬,重慶師範大學副教授唐雲、清華大學副教授呂嘉因課堂言論受到學生舉報,繼而被校方懲處。7月16日電子科技大學因副教授鄭文鋒在學生微信群組中「汙辱」四大發明的言論,認定該教師有師德失範行為,停止其教學資格、取消其職務升遷等懲處。此外,中國大學目前也普遍設立學生信息員制度,鼓勵學生信息員以了解授課情形為由「舉報」教師。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19年8月31日出刊的報導引述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in California)教授裴敏欣的說法,目前在中國對政府批判言論是「零容忍」,自文革結束後最惡劣的時期。
二、中共處理香港情勢的手法或更明朗
2019年9月3日秋季學期中青班上的講話,是習近平首次打破沉默,對外界傳達中共中央對香港情勢的判斷—「港澳台工作」為中共面臨的重大鬥爭之一。習希望幹部培養見微知著預判風險的能力,且確認風險後,「該鬥爭就要鬥爭」。中共的「鬥爭哲學」首要「定性」,「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其次確認「敵我」;最後「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根據形勢需要,調整鬥爭策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取得勝利。
中共對香港工作的「鬥爭」目標為,一方面欲達到孤立特定示威者,將社會承受長期示威的成本歸咎於「一小撮禍港亂港頭目」身上;另一方面,則爭取香港社會對港府政策的認同,弱化香港社會對示威行為的支持。中共得以運用此種手法,因:(一)不間斷示威為香港社會所帶來的不便;(二)香港零售業與觀光業收入下降;(三)香港內部「藍絲」與「黃絲」的分歧;(四)香港示威運動「無大台」存在組織凝聚力問題,有利中共藉由區分定性達到「離間」示威者之目的。
具體手法推測如下。首先,中共的「定性」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和媒體趁機散播各種危言聳聽的言論,製造社會恐慌,阻撓法案在立法會審議通過」。[6] 其次,隨著香港情勢升溫,中共的「敵我」區分逐漸明朗。從一開始區分示威者與非示威者,再到從示威者中區分支持「和理非」或「勇武」的示威者,最後從極端激進份子中特別標註「一小撮禍港亂港頭目」。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19年9月4日以打破困局為由提出四項行動,依序為:撤回修例、港府支持監警會的工作、行政長官和香港司局長會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及檢討。其中,港府撤回修例滿足「反送中」最原始的訴求後,對香港示威者內部凝聚力不失為一次重大打擊。
[1]〈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19年9月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3/c_1124956081.htm。
[2]十八大後,除既有的常規班次以外,另新設縣委書記研修班(為期兩個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研討班(為期一個月)。此外,也不定期應中國政府推出的法規、條例,或特定主題如新聞發布、國家安全等開辦短期培訓班,並首次輪訓中國796所公辦本科高校(等同於台灣的國立大學)共1446名黨委書記與校長。關於十八大後中共中央黨校開班的狀況請詳見時任中央黨校副校長徐偉新於記者會上所披露的內容。〈中央黨校副校長徐偉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談幹部教育培訓〉,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2016年7月6日,http://www.ccps.gov.cn/xyyw/201812/t20181212_124964_1.shtml。
[3]〈時政新聞眼丨這個班今天開學,習近平親自主講開學第一課〉,《央視網》,2019年3月1日,http://m.news.cctv.com/2019/03/01/ARTIl9Uu10XQGzKwhTWbAsfJ190301.shtml。
[4]習近平於中央黨校發表講話隔天(9月4日),《人民日報》頭版大面積刊出習近平講話的內容,其版面右側(報眼下方)則搭配「本報評論員」「發揚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精神」一文。文中直指幹部的「鬥爭意志」、「鬥爭本領」為主要問題。文中寫到:當前,我們(中共)的幹部隊伍整體是好的,但也要清醒認識到,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一些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還存在鬥爭精神不足、鬥爭本領不強的問題」,「有的軟骨病,不願鬥爭;有的恐懼症,不敢鬥爭;有的無能症,不會鬥爭。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集中解決好的問題。其中「四大考驗」指: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四種危險」為: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發揚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精神〉,《人民日報》,2019年9月4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09/04/nw.D110000renmrb_20190904_3-01.htm。
[5] 在習近平此次《講話》中,指出「五個凡是」等五項「矛盾」(或稱「風險挑戰」):「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
[6]〈港澳辦就香港局勢答記者問(全文)〉,《中國評論新聞社》,2019年7月29日,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176&kindid=0&docid=10550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