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對立情勢升高之觀察
2019.09.12
瀏覽數
93
壹、新聞重點
繼2019年8月6日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1而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之後,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T. Mnuchin)於8月底接受《彭博社》(Bloomberg)訪談時表示,美國目前無意干預外匯市場,未來若需干預,其任何行動都將與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FRB)和全球盟友協調。另一方面,中國在9月5日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會議」,國務院副總理、中美貿易談判代表、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增強憂患意識,金融機構要加強對實體經濟之支持,地方政府除了要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之底線,更要防止發「民變」。9月6日,全球三大評等機構之一的惠譽(Fitch Ratings)將香港信貸評級由「AA+」降為「AA」、展望評為「負面」。此為香港評級自1995年以來首次被惠譽下調,其理由為香港持續融入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將面臨更大的制度和監管挑戰。對此,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不能同意,而《人民日報》則批評惠譽是惡意打壓。 [1]
貳、安全意涵
一、 中國經濟與金融之脆弱性不斷升高
中國向來採取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因應經濟問題。除了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放寬利率刺激房地產市場之外,還允許企業發行企業債來融資。然而,這些政策措施卻不斷地累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依據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資料,2019年第一季中國企業、家庭和政府之總債務超過40兆美元,占其GDP比重303%。其中,部分債務無法支付利息或清償本金。以企業債而言,2019年前8個月私募債券違約金額達318億元人民幣,已超過2017、2018兩年之合計(267億元人民幣)。若再加上公募債券,2019年前8個月中國全國債券違約金額可達784億元人民幣。日本研究也指出,2019年上半年中國不良貸款總額高達2.24兆元人民幣。以地方債而言,中國地方政府之債務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有3.8兆元人民幣到期,形同金融體系之未爆彈。此外,總值430兆元人民幣、被稱為史上最大泡沫的中國房市,在房市調控政策之下,2019年上半年有超過270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7月30日中共中央宣布延續該政策之後,房地產企業恐掀起更多倒閉潮。在此同時,為了減緩經濟下行之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在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出9,000億元人民幣資金。此舉是否引發中國國內物價飆升和通貨膨脹,值得持續關注。
二、 香港恐成為中美金融戰之對決點
香港因其經濟自由和法治體制,向來是亞洲之國際金融和財富管理中心。中國改革開放後,香港更是中國對外貿易、籌資、與國際金融往來的主要門戶,也是中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和唯一的自由資本市場。外資約有八成以上都是透過香港進駐中國,而騰訊等中國主要企業也都選擇在港上市。習近平上台後加強管制外匯,中國內地資金特別是和貪腐相關的資金,大多經由香港移往海外,中美貿易戰則使香港成為外資加速外逃的管道。中國雖然將香港納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並欲以深圳或上海取代之,但是香港獨特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使得中國在處理「反送中活動」時不得不特別投鼠忌器。此外,香港外匯存底雖高達4,480億美元,但是香港民間對於外匯存底是否已被中國人民銀行借用、是否被香港政府用來買中企在港發行之債券、是否被中國用來支持一帶一路計畫等問題存在著很大疑慮。另一方面,香港股市和債市中有很多中資概念股和債券,香港動盪不安使華爾街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有機會針炒作或拋空這些中國概念資產。目前已有多家對沖基金人士準備做空港幣,認為香港政府可能放棄港幣與美元之連繫匯率制度而導致港幣崩盤。[2] 美國政府無論是依《2015年貿易便捷與貿易促進法》(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 of 2015, TFTEA),對談判12個月而無任何改善之操縱匯率國加以報復跟制裁,[3] 或是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由總統下令美資撤出中國,或是依據相關法令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等,對中國和香港之經濟和金融都將產生嚴重損害。
三、 我國金融業對外曝險總金額超過新台幣10兆元
中美金融戰一旦全面開打,金融體系之複雜性恐使其演變為系統性金融風暴,美國、中國、香港、全球資本市場均難以倖免。依據金管會資料,我國金融業對美國投資與授信等曝險金額總計新台幣8兆元,對中國投資及授信等曝險金額則達新台幣2兆元。其中,對美國曝險最大部位是壽險業,達新台幣6兆4,175億元,產險業則曝險165億元;銀行對美國授信、拆存及投資總曝險額共新台幣1.48兆元;證券期貨業對美國的投資曝險達1,248億元。至於對中國之曝險,銀行業因在中國多設有分行並對中國企業授信,至3月底止總曝險額為新台幣1.75兆元。壽險業對大陸資本市場投資及轉投資之總曝險額為2,575億元,產險業則是47億元。證券期貨業對中國大陸曝險達135.39億元。另一方面,截至6月底為止,我國銀行、保險及證券期貨等金融產業對香港曝險總金額合計達新台幣1兆282億元,且以銀行業為最多。台灣銀行業在香港授信達5,647億元、投資1,705億元,合計7,352億元;保險業在香港投資及設立子公司,曝險金額合計有2,151億元;證券業總曝險額則有779.54億元(不包括基金投資部位)。簡言之,我國金融業對外曝險總額超過新台幣10兆元,一旦中美金融戰開打或香港金融動盪,都將影響我國金融安定。
參、趨勢研判
一、美國或運用多重金融戰手段逼迫中國屈服
有鑒於美國戰後以來對蘇聯、日本等國進行金融戰之成功經驗、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之地位,以及中國之債務問題、房地產泡沫和經濟下行壓力,美國可能運用多重金融戰手段來迫使中國屈服。這些手段包括:阻止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籌資、以金融自由化逼迫中國改革金融體制、切斷中國在國際清算和支付管道、凍結中國在美資產、調降中國主權和企業信用評級以提高其融資成本、逼迫人民幣大幅升值或貶值、做空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刺破中國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發布中國不良債權訊息以引發銀行擠兌等等。事實上,惠譽調降香港信用評等即可視為是中美金融對立升高的徵兆之一。其他手段包含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和民主黨沙欣(Jeanne Shaheen)呼籲聯邦政府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Federal Retirement Thrift Investment Board, FRTIB)不要投資支持中國軍工的中國企業;[4] 美國法院因中國銀行拒絕接受傳喚和調查,切斷其與美國銀行體系之往來,[5] 也都是中美金融戰之前兆。中國人民銀行自2018年12月開啟黃金儲備計畫後,至今已連續9個月增持黃金321萬盎司,平均每月增持19~50萬盎司,顯示中國也已開始為中美金融戰預作準備。
二、中國加速區域經濟布局以吸引外資和分散風險
為了避免在貿易、科技和金融上被美國限制,中國近日密集提出種種經濟方案。除了以普遍降準與定向降準等利率工具調節經濟、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促進民間消費之外,習近平近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中,特別強調區域經濟布局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與產業鏈水準。中國最近發布新增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黑龍江、河北、山東、江蘇、廣西、雲南等6大區塊,嘗試以差別化推動改革試點,並加強與周邊國家之雙邊關係。這6大自貿區各有不同的重點產業和功能,例如:黑龍江之重點產業為新能源材料,著重與俄羅斯和東北亞之區域合作關係;廣西則注重生醫和創新科技,聚焦和東協國家之合作等。加上此前不久提出的上海臨港新片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顯示中國正嘗試以區域經濟布局和雙邊合作關係,突破中美貿易戰困境和重新吸引外資,並帶動產業轉型和新形態的改革開放。
[1]Saleha Mohsin, “Mnuchin Says U.S. Doesn’t Intend to Intervene on Dollar for Now,” Bloomberg, August 29, 2019, https://tinyurl.com/y3y2rnsh ;〈劉鶴出席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新華網》,2019年9月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5/c_1124965856.htm;Tian Chen and Eric Lam, “Fitch Downgrades Hong Kong for First Time Since 1995 on Turmoil,” Bloomberg, September 6. 2019, https://tinyurl.com/y59mwyjd;〈林鄭月娥回應惠譽降香港信評 稱暴力是影響主因〉,《中央社》,2019年9月6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9060197.aspx。
[2]目前準備做空港幣的對沖基金人士,包括:海曼資本(Hayman Capital)創辦人巴斯(Kyle Bass)、Crescat Capital的史密斯(Kevin Smith),及Trium Capital的Thomas Roderick等,多被媒體稱為金融大鱷或對沖基金大鱷。
[3] 對匯率操縱國可採取之制裁有四種,包括:限制融資、限制從中國進口貨物和服務、在IMF發起對該國匯率政策之審查、加徵懲罰性關稅。見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 of 2015, The U.S. Congress, February 24, 2016, https://www.congress.gov/114/plaws/publ125/PLAW-114publ125.pdf。
[4]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決定2020年起投資全球型指數“MSCI All Country World ex-US Investable Market Index”。此檔指數之成分股中有7.6%是中國企業,如:安控大廠海康威視(Hikvision)、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的中航科工(Avi China)和電信業者中國移動等。
[5]中國國營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上海浦東發展銀行(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涉嫌與香港公司合作,替北韓外貿銀行(Foreign Trade Bank)洗錢1億美元,被美國華盛頓特區法院發傳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