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 的戰略思維
2019.10.18
瀏覽數
126
壹、新聞重點
根據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2019年10月1日,「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北約代號CSS-X-10)在中國十一國慶70周年的閱兵式上壓軸出場,這亦是中國官方首次將這款重型固體推進式洲際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ICBM)公諸於世。[1] 根據中國火箭軍閱兵慣例,威力越強大的兵器越後出場,壓軸出場的「東風-41」射程和攜載核彈威力均已超越「東風-5B」液體燃料機動型洲際核飛彈,飛行時速更可高達25馬赫。
在美國的《2014年中國軍力報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4)中早已提到,解放軍正在發展能攜帶「分導式多彈頭」,又稱「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 MIRV),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其採用公路機動式部署方式,射程約1.5萬公里比「東風-31」(1.12萬公里)更遠,可以覆蓋全球戰略目標。
美國的《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更提及,該導彈在公路機動的基礎上,更增加了鐵路機動和井式發射系統。該型飛彈機動部署方式讓該型彈道飛彈更加難以被追蹤,因此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而分導式多彈頭(6至10枚核彈頭)讓它能同時打擊多個戰略目標,[2] 並具備更強的突防能力,對美國在全球建構的導彈防禦體系構成嚴峻挑戰。
貳、安全意涵
中國目前是同時擁有陸上洲際彈道飛彈(東風-41型)、潛射彈道飛彈(巨浪-2型)和戰略轟炸機(轟-6N)核武三位一體的國家之一。當一個國家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武打擊能力的時候,等同於擁有全面性的核武嚇阻能力。因為具備了在遭受敵對國家第一次核子武器攻擊後,仍然能使用核武反擊並摧毀敵對國家的能力,因此不會遭受敵對國家的核子武器報復性反擊。「東風-41」的重要性就在於,其射程涵蓋距離比巨浪-2型(射程為8千至1.2萬公里,可攜帶3至6個核彈頭)與轟-6N(作戰半徑可達到4千公里)更廣更遠,所以對全球都具相當的威脅性,尤其是對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
一、中國核戰略嚇阻與核反擊能力的強化
解放軍發展戰略飛彈核潛艇仍有侷限,長程轟炸機亦尚未有足夠航程,「東風-41」幾乎是中國唯一具全球威脅性的陸基長程核戰略武力。其配合發展陸上大規模的鐵路和隧道系統,利用火車來運輸和發射,使用大量隧道來隱蔽,以更經濟的方式構建一個密度高且部署快的洲際飛彈發射網,在敵方核打擊下生存率較高,並有充分二次核打擊能力。該型飛彈搭載的多彈頭和誘餌彈頭在中國都已經試射成功,此表示只要一枚飛彈穿過他國反導防護網,就能造成重大死傷。「東風-41」機動性高且可於飛行中途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使其更易避過高空攔截,並可發動核反擊,這使中國核嚇阻力能與美俄相提並論。
二、「東風-41型」洲際飛彈針對美國之意圖明確
從解放軍實彈發射試驗資料來看,「東風-41」尚無發射失敗的記錄,這顯示該型飛彈的研發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成果。從中國境內發射該飛彈,其可以打擊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也包含美國全境,因此被中國稱為「制美利器」,再加上電腦控制的慣性控制導引系統,其精準度獲得很大提升,對全球更具威脅力。目前,該型飛彈的性能幾乎可媲美美國「義勇兵-3型」(LGM-30 Minuteman III)與俄國「白楊-M」(RT-2PM2),這對美國在各地構築的多重飛彈防禦體系構成嚴峻挑戰。(「東風-41」、「義勇兵-3型」與「白楊-M」之比較請見附表。)當中國在國慶展示該型飛彈的次日,美國也成功試射「義勇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3] 不僅展示對中國洲際飛彈的制衡力量,也展現保障美國本土及盟邦安全的決心。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的戰略核力量將持續強化
北京在2019年7月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提及,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並堅持「自衛防禦核戰略」。然而,從1984年迄今,從「東風-41」的發展來看,該型飛彈從來就不是一種防禦性的武器,反而是具攻擊性的毀滅性武器。這次中國在國慶70周年閱兵所首次展示的該型洲際飛彈,其背後代表的是習近平的強軍夢與抗衡美國的戰略企圖。與美國或俄國的核戰略三元相比,儘管中國火箭軍陸基洲際飛彈發展已經趨於成熟,但其戰略轟炸機與戰略核潛艦仍相對落後。在未來,解放軍將會持續朝發展「轟-20型」[4] 長程隱形轟炸機與「096型」戰略飛彈核潛艦,以強化其核打擊與核反擊能力。
二、中國核武發展正在挑戰區域平衡
解放軍核武現代化的範圍和規模缺乏透明度,挑戰了全球穩定與區域平衡。中國軍事現代化仍然集中在建立區域主導地位,以擴大其脅迫美國盟友的能力,最終企圖將美國排擠出亞洲地區,並成為一個能夠在全球上抗衡美國的軍事力量。[5] 美中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對抗日漸成為雙方關係主軸,並向貿易及科技領域擴大並走向激化之際,「東風-41」的首次展示對中國來說具有實質的軍事戰略意義。中國在軍事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僅改造核武強度,也正在積極在提升核武的陸海空載具,試圖將戰略核武的嚇阻力擴散至全球。雖然北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之聲明沒有改變,但其核武投射能力的發展,正在破壞區域穩定與安全,同時也對全球核裁軍的進程造成挑戰。
附表、「東風-41」、「義勇兵-3型」與「白楊-M」洲際飛彈之比較
|
東風-41 |
義勇兵-3型 |
白楊-M |
使用國家 |
中國 |
美國 |
俄國 |
服役時間 |
2017年 |
1970年 |
1997年 |
重量 |
54噸 |
35.3噸 |
47.2噸 |
長度 |
19.6公尺 |
18.2公尺 |
35.7公尺 |
直徑 |
2公尺 |
1.7公尺 |
1.95公尺 |
彈頭 |
6至10枚核彈頭 |
3枚核彈頭 |
4枚核彈頭 |
速度 |
25馬赫 |
23馬赫 |
20馬赫 |
推進系統 |
固體燃料發動機 |
固體燃料發動機 |
固體燃料發動機 |
射程範圍 |
最遠1.5萬公里 |
最遠1.3萬公里 |
最遠1.1萬公里 |
制導系統 |
慣性、衛星定位、星光制導 |
慣性 |
慣性導航、格洛納斯系統 |
發射平台 |
飛彈發射井、移動發射車、鐵路 |
飛彈發射井 |
飛彈發射井、移動發射車 |
資料來源:黃恩浩整理自公開資料。
[1] “China debuts DF-41 missile, capable of ‘targeting US in 30 minutes,’ on National Day,” The Economic Times, October 1, 2019, https://reurl.cc/rl55br.
[2]“BOOM: China Is Showing off Their New, Shiny Weapons of War,” Stratfor Worldview, The National Interest, October 13, 2019, https://reurl.cc/jdDD4p.
[3]“AFGSC tests Minuteman III missile with launch from Vandenberg AFB,” CSMNG, October 4, 2019, https://csmng.com/2019/10/04/afgsc-tests-minuteman-iii-missile-with-launch-from-vandenberg-afb/.
[4]Sebastien Roblin, “China’s New H-20 Stealth Bomber Is Coming In the 2020s,” The National Interest, October 5, 2019, https://reurl.cc/QpXXlM.
[5]〈中國正加速發展核武!美助理國務卿:威脅全球穩定〉,《自由時報》,2019年3月20日,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73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