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未來垂直起降載具計畫進入下一階段
2020.04.10
瀏覽數
239
壹、新聞重點
2020年3月,美國陸軍為「未來垂直起降載具」(Future Vertical Lift, FVL)計畫中的標案及「未來攻擊偵察機」(Future Attack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FARA)選定兩家參與廠商進入下一階段的競標;同時,FVL的另一個標案「未來長距離突擊航空器」(Future Long-Range Assault Aircraft, FLRAA)稍早確定兩家參與廠商將進一步進入下一階段競爭。[1] 美軍雖強調計畫的研發效率,然而美軍的現代化工作仍在預算面上存在相當不確定性,並可能因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以下稱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貳、安全意涵
一、美陸軍規劃2030年前後逐步汰換現有直升機隊
「未來垂直起降載具」為美國陸軍目前「六大現代化項目」之一,FLRAA主要將取代UH-60「黑鷹」(Black Hawk)族系通用直升機,而FARA則著眼於填補OH-58D「奇歐瓦戰士」(Kiowa Warrior)戰搜直升機退役後的戰力空隙。
美國陸軍決定讓塞考斯基(Sikorsky)與波音(Boeing)合作之SB>1「挑戰號」(Defiant)及貝爾(Bell)V-280「勇敢式」(Valor)傾斜旋翼機進入FLRAA計畫的「競爭性示範和降低風險」(competitive demonstration and risk-reduction, CDRR)階段,要求打造武器系統,而不僅是性能展示機;在FARA方面,美國陸軍則從五家競爭公司中選擇貝爾的Bell 360「不屈式」(Invictus)及塞考斯基的S-97X「突擊者X」(Raider-X)打造原型機,並將在2023年決定選擇哪一型作為下一代的戰搜直升機。根據目前的規劃,美軍預期將在2028年開始運用FARA的量產機種,FLRAA也將會在2030年左右開始逐步取代黑鷹族系的直升機。
二、風險控管與研發效率為美國陸軍現代化工作核心
美軍選擇塞考斯基與貝爾提出的設計,顯示其主要仍著眼於對各參與廠商在風險控管及研發效率的評估。塞考斯基的「突擊者X」源自於已於2015年首飛的戰搜直升機S-97。其與「挑戰號」相同,運用同軸反轉主旋翼及機尾的推進螺旋槳,外觀上較為前衛。儘管「挑戰號」在測試中因旋翼製造問題導致進度落後,仍被認為已有足夠資料可進入CDRR階段。這兩種機型皆運用已發展十餘年的X2實驗機技術,不過「挑戰號」在測試進度的落後仍遭美軍批評。[2]
相較之下,貝爾不但V-280在FLRAA中進度領先,參與FARA的「不屈式」直升機也是以成熟的商用Bell 525直升機為藍本進一步修改而成,係參與FARA的各方設計中最為保守的版本,外型也近似於目前常見攻擊及戰搜直升機,可以明顯注意到美軍在計畫的進行上仍將發展風險與進度控管視為重點,並非僅專注於先進技術上,也反映美軍在《2019年陸軍現代化戰略》(2019 Army Modernization Strategy)時間表,以及在有限資源下必須有效率完成現代化工作之壓力。
參、趨勢研判
一、大國作戰需求與風險成本控管間的平衡為未來競標關鍵
作為美軍陸航部隊未來的前鋒,FARA在未來可能的大國衝突環境下,將遭遇敵方強大整合式防空系統(Integrated Air Defense Systems,IADS)在內的各項挑戰,因此除了兩個標案皆有需求的高速以及長程作戰能力外,FARA並要求持續作戰能力、生存性以及殺傷力(endurance, survivability and lethality),以對抗與美軍同級或接近美軍實力的對手,並要求在大型城市內作戰的能力,[3] 皆可視為與對抗中俄的需求有關。
在此種情況下,較保守的設計儘管能有效節省成本,並較可能在美軍要求的時限完成並交付部隊,然而是否能滿足美軍在大國衝突環境下的需求,並提供足以穿透強大對手防空網的能力,則仍有待研發團隊進一步發展驗證。因此,對抗大國的作戰需求、以及研發進度與風險的管理之間的平衡,將是未來脫穎而出的關鍵。
二、計畫外仍存在預算面不確定風險
FVL計畫雖為美軍「六大現代化項目」的重要項目,美國國會仍在2020財年(FY 2020)的預算中扣除了FARA 3400萬美元的預算,並為FLRAA計畫增加了7,600萬美元,美國陸軍因此在FARA計畫中無法給予原型機製造廠商完整的政府提供項目如新式的GE T901引擎與整合式彈藥發射器等。[4] 儘管美國陸軍宣稱仍將選擇提供最佳方案的一方合作,仍可看見預算面上持續存在疑慮。
長期的軍事投資除了可能的軍種間預算競爭外,亦可能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2019年底由中國開始爆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即是一例,可能為包括美國在內、各國的軍事行動與投資皆產生重大影響。除了對短期間的軍事行動、戰備能力以及國防工業的運作產生立即性的影響外,視疫情發展狀況及延續的時間長度,遏制疫情努力可能影響國防資源、導致內部資源轉移,也可能在結束後仍影響軍事投資。[5] 以武漢肺炎疫情而言,其發展及衝擊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儘管美軍在研發的效率及風險管理上投注極大心力,嘗試避免重蹈過往失敗計畫如RAH-66「卡曼契」(Comanche)覆轍,在預算面上仍可能存在相當風險。
[1]Pat Host, “US Army selects Bell, Sikorsky for FARA-CP programme,” Jane’s Defense Weekly, March 25, 2020, https://www.janes.com/article/95110/us-army-selects-bell-sikorsky-for-fara-cp-programme; Jen Judson, “Army selects companies to continue in long-range assault aircraft competition,” Defense News, March 16, 2020, https://www.defensenews.com/land/2020/03/16/army-selects-companies-to-continue-on-in-long-range-assault-aircraft-competition/.
[2]Sydney J. Freedberg Jr., “FVL: Army Won’t Wait For Sikorsky To Catch Up To Bell,” Breaking Defense, January 10, 2020,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0/01/fvl-army-wont-wait-for-sikorsky-to-catch-up-to-bell/.
[3]Sarah Tate, “Future Vertical Lift: Army selects Future Attack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prototype performers,” U.S. Army, March 25, 2020, https://www.army.mil/article/234002/future_vertical_lift_army_selects_future_attack_reconnaissance_aircraft_prototype_performers.
[4]Jen Judson, “Congress boosts budget for US Army’s long-range assault aircraft to drive down risk,” Defense News, January 13, 2020, https://www.defensenews.com/land/2020/01/13/congressional-budget-add-for-armys-long-range-assault-aircraft-aims-to-drive-down-risk/.
[5]Sim Tack, “COVID-19: How Pandemics Disrupt Military Operations,” Stratfor Worldview, march 25, 2020, https://worldview.stratfor.com/article/covid-19-how-pandemics-disrupt-military-operations-security-coronavirus-conflict-war#/home/error; Dov S. Zakheim, “NATO’s budget virus: How the pandemic could slash military spending,” The Hill, March 16, 2020, https://thehill.com/opinion/national-security/487434-natos-budget-virus-how-the-pandemic-could-slash-military-spending; Jim Thomas, “A Blueprint for Rebuilding America’s Military After the Coronavirus,” National Interest, March 28, 2020,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blueprint-rebuilding-americas-military-after-coronavirus-13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