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涉台單位的分進合擊與盤算
2022.08.26
瀏覽數
5406
壹、新聞重點
中國近期分別經由外交部、解放軍和國台辦等相關涉台單位,針對2022年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14日美國5名眾議員、8月21日美印第安納州長來台訪問先後做出政治反應。中國動作之大及涉及單位十分廣泛,甚至外溢影響中國關稅總署,宣布擴大至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等農產品和上百家食品「暫停進口」中國。[1] 本文微觀地從中國涉台單位如解放軍、外交部和國台辦的行為觀察,整理其對台灣展開分進合擊的政治攻勢,並分析背後各有何戰略盤算和趨勢。
貳、安全意涵
一、解放軍成為武統威嚇主攻勢
中國解放軍發言人就裴洛西訪台一事表示「此舉與美方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背道而馳,是對中方嚴重的政治挑釁,是對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的嚴重破壞,是對台海和平穩定的巨大衝擊和威脅」,並隨後宣布將從2022年8月4日至7日在台海周邊實施「對海突擊」、「對陸打擊」、「制空作戰」等多科目針對性演練,組織精導武器實彈射擊等項目軍演。[2] 之後又於8月7日宣布延長軍演時間,並針對美國眾議員8月14日來台一事表達「這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充分暴露出美國是台海和平穩定攪局者和破壞者的真實面目」。[3] 而這幾次關於軍演的發言都有共同結尾,將軍演視為「對美台勾連挑釁的堅決回擊和嚴正震懾」。故從宣傳手法而言,解放軍的武力展示被中共當作是對台美關係進展的最大反擊動作,並期望能夠對於台美雙方帶來「震攝」效果。姑且不論實際效果是否達到其所期待,但確實是由解放軍的行為作為主軸,再由中國外交部和國台辦與之配合,試圖擴大軍演所能夠帶來的政治效益。而綜觀中共歷來擅於操作民族主義鞏固內部團結,因此發動軍演往往被歸類為強硬行為,而可說是服務於中國內部鷹派勢力,所以不能單從對外而是要兼顧對內的效果來評估其效益。
二、中國外交部放話卸責台海緊張
2022年8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近期台海緊張卸責,與中國國防部口徑一致聲稱「美方是主動挑釁者和危機製造者。中方有關反制舉措是對挑釁者的必要警示、對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正當捍衛,也是對地區和平穩定以及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堅決維護」,[4] 彷彿中方是被迫反擊的受害者。此外,2022年8月5日美日澳於東協外長會議期間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北京方面停止對台軍演,並在提及「一個中國」政策時首次於後綴加上「適用情況下」(where applicable)的原文文字,這當然也引起中國外交部反擊稱「個別國家給『一個中國原則』加上各種首碼、尾碼,試圖歪曲、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是非法、無效的」、「個別國家的做法實際上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歪讀曲解,本質上是在挑戰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是在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5] 這段回擊也代表中國持續從國際秩序的動盪卸責,歸罪於其他重新正視台灣國際地位的國家。
從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中,可觀察到其主要任務在於定調台海局勢緊張的原因在於美國而非中國,於卸責的同時試圖將台灣問題導引回過去各大國自願受「一中原則」束縛的時代。
三、國台辦趁隙定調未來對台方針
國台辦在解放軍持續對台軍演期間發布了《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這也是中共對於台灣問題的第三本白皮書,全文前三分之一在整理中共建政以來「一中原則」形成和歷任領導人致力統一的歷史,三分之一在總結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導的對台政策方針,最後三分之一闡述兩岸統一的願景。[6] 白皮書全文立場其實不脫2019年1月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內容。但是須特別關注的是,作為習近平「新時代」的對台政策,與之前兩本白皮書不同之處在於,將台灣問題定調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部份,並且強烈反對「外部勢力」的介入。即便文中仍爭取兩岸和平統一和融合發展,但也分別提到「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始終堅持做好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應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重大事變的充分準備」。顯見習時代對於兩岸分治的現況已經逐漸失去耐心,且可能因美國挺台力度大增,使急於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共採取更為極端的手段。
參、趨勢研判
一、未來涉台單位仍是各有盤算
進入習時代以來,無論是「戰狼外交」或是對台文攻武嚇都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至今帶來的外部效益反而越來越小,原本各國願意依循的「一中原則」逐漸鬆動,也難以嚇阻台灣主體性漸強的主流民意。但所有涉台單位的言辭和行為力度卻不顧反效果而逐漸增加,證明其對台宣傳的主要盤算乃是針對內部民族主義份子,而不是以外在效果為評估標準。
但另從細部探索各涉台單位的盤算,可以發現國台辦最為尷尬,因為要比其他單位多肩負對台懷柔的角色,但又不能將台灣民心背離的詳情上報,故在其盤算中只求中規中矩地把軟硬兩手的牌打完就好,效果如何並不重要。而中國外交部的盤算在於不要讓台海局勢失控,因為國際局勢尤其是中美對抗的緩和才是當前要掌控的重點,如何讓國際局勢和全球化進程如過去般有利於中國崛起才是首要考量。對解放軍而言,現在還沒完成足以征服台灣並速戰速決的軍事準備,其盤算僅在於最好能夠藉由軍演顯現強硬姿態即可,真正與台美擦槍走火反而可能引起國際提早介入台海局勢,形勢不利。故綜合而言,近期涉台部門各有盤算,不見得真的想在近期內將台灣問題放大,但對內宣傳和迎合民族主義所需,只好在對台動作上機械式地依照台美合作程度而相應上升。
二、中共對台政策彈性將持續縮小
無論是從禁止台灣產品輸入、解放軍逼近台灣本島軍演所預留的地理空間,或是言詞和白皮書內對於台灣問題的急迫性來看,留給台灣的彈性都越來越小。短期之內雖然有較為強硬的舉動,但不至於小到使台灣方面窒息或進退失據,但長期而言將會一步步將台灣問題擺在愈來愈優先的位置,因為習近平將在中共「二十大」連任第三任,勢必要在第三任的五年期間,設法對兩岸統一的目標取得前人所未能達到的重大進展,才能對中共黨內支持他打破江澤民以來任期慣例的人,以及長期因中共操弄民族主義下倒逼回來的民意有所交代。而這樣的彈性空間縮小,未來將可以從解放軍在台海周邊演訓是否常態化,以及對於逼迫台灣企業擴大在中投資和政治表態等方面得到驗證。
[1]〈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 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發佈關於暫停臺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2022年8月3日,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xwfb34/302425/4494504/index.html;〈報復裴洛西? 大陸突禁一百多家台灣食品廠產品進口〉,《聯合新聞網》,2022年8月2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3/6505151。
[2]〈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就我系列軍事反制行動發表談話〉,《中國軍網》,2022年8月4日,http://www.81.cn/yw/2022-08/04/content_10175925.htm。
[3]〈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國國會議員竄訪臺灣發表談話〉,《中國軍網》,2022年8月15日,http://www.81.cn/yw/2022-08/15/content_10178295.htm。
[4]〈外交部發言人:當前台海局勢緊張的前因後果一清二楚,是非曲直一目了然〉,《新華網》,2022年8月5日,http://www.news.cn/world/2022-08/06/c_1128893812.htm。
[5]〈外交部發言人:一個中國原則的適用是普遍的、無條件的、不容置疑的〉,《新華網》,2022年8月8日,http://www.news.cn/world/2022-08/08/c_1128899810.htm。
[6]國台辦、國新辦,〈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新華網》,2022年8月10日,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8/10/c_1128903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