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防衛戰略思維檢視
2023.07.27
瀏覽數
4944
壹、新聞重點
自 2022 年秋季烏軍成功反攻奪回部分烏克蘭東部與南部領土 以後,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隨即於 9 月 30 日宣布併吞位於烏克蘭東部與南部四州的俄軍佔領區,俄羅斯國會無異議投票通過正式將其納入俄羅斯聯邦。[1]自此以後,俄軍即展開鞏固這四州佔領區防禦工事的建設工程。根據 2023 年 5 月 1 日一份英國國防情報分析報告,俄羅斯已在這些佔領區構築了近數十年來,全球規模最廣泛的軍事防禦工事。這些防禦工事不僅位於烏克蘭東部和南部戰場前線附近,並且深入俄羅斯目前控制的地區。這些防禦設施包括廣泛的戰壕網絡、人員殺傷和戰防地雷、刀片刺網、土堤和龍牙 (一種由鋼筋混凝土製成的截頭金字塔型障礙物),用於阻滯烏軍主戰坦克和機械化步兵的機動性。[2]
回顧 2022 年 2 月俄軍以「特殊軍事行動」(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名義入侵烏克蘭,企圖以閃電戰方式奪取基輔,取得烏 克蘭政軍的控制權。然而在錯誤情報分析與決策判斷下,俄羅斯輕 率驅兵深入烏國境內,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Volodymyr Oleksandrovych Zelenskyi)率領軍民全方位的抵抗下,俄軍遭受嚴重的打擊,最後不得不撤出烏克蘭北部佔領區,隨後將兵力轉投於烏 克蘭東部與南部,企圖達到將俄羅斯本土到克里米亞路廊納入版圖、進而確保克里米亞的戰略目的。
貳、安全意涵
本篇從防衛角度檢視俄烏雙方的戰略思維。先觀察俄烏戰爭初期面對俄羅斯兵分多路入侵,烏克蘭在當時國內外情勢下的防衛戰略思維。另外觀察自 2022 年底俄烏戰場情勢僵持起至今,俄烏雙方明顯攻守易位,變成俄方堅守佔領區的防衛戰略思維態勢。
一、2022年戰爭初期烏克蘭防衛戰略思維檢視
在外顯的企圖下,俄軍入侵烏克蘭早已有跡可循。俄烏戰爭初期俄軍發動攻勢下烏克蘭的防衛應對思維重點,可以從以下幾點觀察:
(一)鞏固領導中心
需要有領袖特質的領導中心來凝聚民心士氣、行動一致、聽從指揮、方能以堅定的抗敵意志面對外侮。事實證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其堅毅的意志與決心,不僅成功凝聚民心,更獲得國際名義上與實質上的支持。
(二)強化國家抵抗韌性
烏克蘭有效因應俄國網路攻擊維繫資通訊的運作,成功運用傳 媒鞏固軍民信心,強化國際社會支持力量。對內,烏克蘭運用機動、疏散等被動防禦戰略,保護與維持軍事活動與社會運行關鍵能力。 對外,烏克蘭則以實際行動與決心爭取國際實質援助,有效維繫與 強化國家抵抗韌性。
(三)縱深與機動防禦
戰爭初期烏克蘭面對俄軍入侵時,在軍力物力不對稱的情勢下, 正面衝突抵抗顯然不具效益。烏克蘭採用「縱深防禦」戰略思維, 「誘敵深入、以空間換取時間」,爭取國內防衛力量的整備機會。此外,烏克蘭善用網通資訊科技建構彈性分散式指揮管制,輔以創新思維發展優異戰術,採精準游擊戰法攻敵不備,搭配認知宣傳策略, 有效瓦解俄軍戰鬥意志。[3]
二、俄羅斯兼併烏克蘭四州後防衛戰略思維檢視
自 2022 年 9 月 30 日俄羅斯非法兼併烏克蘭四州以來,跡象顯示俄軍將重心置於鞏固現有的成果,而不是發動主要進攻作戰行動來奪取新領土。因此,俄羅斯可能認為現有軍事形勢已達成俄羅斯所謂「特殊軍事行動」的預期戰略目標。[4]俄羅斯在烏克蘭東南部的主要目標可能不僅僅是保護俄羅斯族裔、或是將俄羅斯歷史區域納入俄羅斯版圖,而是有可能基於該地區潛在的經濟戰略價值。前蘇聯軍工複合體的重要部分仍位於烏克蘭東南部, 扎波羅熱 (Zaporizhzhia)地區是關鍵重工業產地,俄羅斯佔領區亦包括烏克 蘭南部馬里烏波爾(Mariupol)和別爾江斯克(Berdiansk)等掌控 黑海出入的主要海港。從以上經濟角度評估俄羅斯的軍事戰略目標, 也可說明了俄羅斯幾乎不計代價欲控制巴赫穆特(Bakhmut),並持 續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a)等鄰近東部地區進 行作戰的戰略思維。[5]為了鞏固與確保當前的戰略目標達成,俄羅斯 設計了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陸上防禦系統,構築了一條從俄羅斯與 白俄羅斯(Belarus)接壤邊境,延伸到第聶伯河(Dnipro River)三角洲,主要以溝渠、龍牙、戰壕和砲兵陣地所組成的長約 2,000 公里防禦工事線。其中佈防最為嚴密的地區就是位於烏克蘭東南邊的扎 波羅熱州(Zaporizka oblast)、赫爾松州(Khersonska oblast)、頓涅 茨克州(Donetska oblast)和盧甘斯克州(Luhanska oblast),共長達1000 公里的防線,為 20 世紀 30 年代二戰期間法國為防範德軍入侵而修建「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的兩倍。[6]總體而言,俄羅斯防禦的目的是減緩烏克蘭的攻勢,並將其引導到對俄羅斯軍隊有利的地區,從而確保其戰略目標的達成。
參、趨勢研判
一、短期內「消耗」仍會是主要戰爭形式
巴赫姆特攻防凸顯了俄烏戰爭消耗戰的特徵。巴赫姆特自 2022 年 5 月起至今即成為俄烏雙方攻防要地,其戰況慘烈程度甚至被稱之為「絞肉機」(meat grinder),雙方人力、物力消耗甚巨,彈藥與 兵力的補給成為影響攻防優勢的關鍵因素。然由於俄烏雙方決策者 認定其為戰略關鍵要地,在全力投入資源下,形成長期消耗戰態勢。從去(2022)年冬季以來因季節天候因素,俄烏雙方著重於整備軍 事能量,烏克蘭成功爭取了西方提供先進武器裝備與訓練的援助, 雖然支援時效上不如烏軍所期望,但烏軍戰力已獲得提升。俄軍基 於前述防衛戰略目標,傾力投入資源建構分層縱深防禦長城,企圖 加大烏軍反攻風險成本,達到扭轉雙方攻守平衡態勢。俄烏戰爭短 期內「消耗」(attrition)會是雙方在戰術層面的主要方法,期能藉 削弱對方優勢尋找突破點,以機動且集中擊潰對方有生戰力,為己 方建立談判優勢。
二、中長期而言美國軍援集束彈藥有助改變攻守平衡態勢
在爭議中,美國拜登政府仍決定軍援烏克蘭集束彈藥,[7]烏軍可能用以攻擊俄軍防禦陣線。藉由集束彈藥的高殺傷特性,加重俄軍的消耗率,同時機動調整編隊部署,從高消耗性靜態陣地戰,轉變為兵種聯合閃電攻勢作戰,有益於打破俄軍當前分層縱深防禦的僵局,改變雙方攻守平衡態勢。
[1]〈片面將烏克蘭 4 地區納入俄羅斯國土 俄國會無異議投票通過〉,《中國廣播公司》,2022 年 10 月 4 日,https://bccnews.com.tw/archives/318273。
[2]“Latest Defence Intelligence Update on the Situation in Ukraine - 01 May 2023,” UK Ministry of Defence (@DefenceHQ) Twitter post, May 1, 2023, https://twitter.com/DefenceHQ/status/1652911854501388290/photo/1.
[3]Robert Dalsjö, Michael Jonsson and Johan Norberg, “A Brutal Examination: Russian Military Capability in Light of the Ukraine War,” Survival, vol. 64, no. 3, June–July, 2022, pp. 7–28.
[4]“Objective of Ukraine’s Demilitarization Mostly Accomplished — Kremlin,” Tass, June 17, 2023, https://tass.com/politics/1634505.
[5]Seth G. Jones, Alexander Palmer, and Joseph S. Bermudez Jr., “Ukraine’s Offensive Operations: Shifting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CSIS, June 9, 2023, https://www.csis.org/analysis/ukraines- offensive-operations-shifting-offense-defense-balance.
[6]“Maginot Line,” HISTORY, October 4, 2022, https://www.history.com/topics/world-war-ii/maginot- line.
[7]“US to Send Cluster Munitions Banned by over 100 Nations to Ukraine after Months of Debate,” CNN, July 8, 2023, https://edition.cnn.com/2023/07/07/politics/cluster-munition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