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
壹、新聞重點
2018年11月16日,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在「國務院國資委與全國工商聯聯合召開軍民融合發展座談會」表示,將持續推動軍工企業與民間企業的合作,並指出軍民融合在創新、產業及資本融合皆有所突破及進展。此外,中國發展軍民融合的議題在國際上仍持續受到各方關注。英國金融時報於11月8日專文提出,中國的軍民融合戰略是西方國家噩夢的來源,也是美國對中採取對抗態勢的理由之一。
貳、安全意涵
有關軍民融合議題,早在1958年毛澤東即提出「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類似概念,後續中共領導人亦陸續提出相似概念。2015年習近平將軍民融合上升到國家戰略層級,並列為「十三五」規畫綱要的重要目標,隨著2017年1月「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成立後,中國推行軍民融合力道增加,進一步推動國防科技、軍事現代化等建設與民間經濟社會的結合。在十九大的報告中,習近平特別強調,透過整合軍地資源在資訊、技術、人才、設施、服務、資本進行民間與軍事的雙向流動;除產業、科技、教育、基礎設施等傳統領域外,亦在海洋、網路、太空等新興領域進行融合;並要求「軍民共建共用共享」。[1] 透過發展軍民融合、投資軍民兩用科技,中國可以藉助民間力量發展軍事科技、民間亦可藉助現有軍事科技進行技術移轉做為民間用途,並增加國防產業的經濟效益,軍民融合被中國認為是實現「強軍夢」的重要基礎。
一、中國力圖解決軍民融合相關問題
近年中共不斷強調要邁入軍民深度融合,但相關配套措施仍未完備及落實,且在執行亦遇到不少困難。「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成立後,已舉行過4次會議,會議重點多擺在促進軍民融合方式、重點發展領域、降低門檻、軍民設備整合共用、重點試行區等面向(如附表)。例如習近平在2018年10月15日所主持的第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2次會議,強調要完善軍民融合相關法律制度、簡化行政流程、國有軍工企業開放程序、提高民營企業參與比例以及降低「軍轉民」及「民參軍」之門檻等。[2] 目前軍民融合相關產業在中國民間備受看好,許多高科技產品亦透過官媒的宣傳而呈現百花齊放之感,但也產生了些問題。例如,這一兩年不少以假冒的組織、論壇、平台舉著軍民融合的名義行騙,亦使部分企業及個人受騙。這都使得中國在近期著重於將這些問題解決。中國擺出積極解決軍民融合問題態勢的同時,亦顯示軍民融合的成效目前仍侷限在特定領域、產業及商品。
二、透過軍民融合以較低成本發展尖端軍事科技
在「民參軍」的部分,為了吸納高科技人才投入軍事工業領域,近幾年中國鼓勵民間企業或是從事生產民生用品的國企投入國防產業。目前中國超過3000家民間企業已實際投入國防產業從事生產工作。除了原本的無人機、機器人產業外,包括人體工學、數位通訊、量子通信、熱防護技術和熱防護材料、磁浮交通、海藻纖維等也是近期民間企業研發重點。2018年10月15日舉辦的「青島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就上述領域投資約320億元人民幣。此外,目前中國「民參軍」的企業中,有7成為資訊相關產業,雖然或許代表了其他產業仍待發展,但亦顯示出資訊產業對國防產業的重要性,例如發展C4KISR指揮系統的優化及升級。[3] 中國透過「民參軍」帶動科技研發動能,除了能夠有效降低研發成本外,亦能有效降低投產的期程。
三、帶動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
目前中國已有22省共設有32個國家級軍民融合示範的產業基地。依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信息中心的資料顯示,產值在2000億人民幣以上的示範區有3個,1000億2個,其餘27個示範區皆低於1000億元,平均產值約394億人民幣。[4] 值得注意的是,軍民融合並非全部集中在作戰裝備的部分,包括後勤、基地建設、食勤、化工、生物醫藥、網路安全、互聯網+、節能環保等領域皆屬軍民融合產業的一部分,未來利益及經濟規模龐大,藉發展軍民融合,中國亦期望帶動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轉型,以促進經濟。
參、趨勢研判
一、「民參軍」商機恐增加民企竊取外國技術的可能
儘管《瓦聖那協議》的效力常被認為有名無實,但有時仍會成為中國無法向特定國家進口軍品或軍民兩用品的理由。尤其近來面對來自西方國家對於「中國製造2025」疑慮以及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更加突顯提升科技對中國的重要性。除了國企外,民間企業在提升科技角色亦逐漸吃重。由於每年中國的國防預算涉及軍民融合的金額十分龐大,使得民間企業為獲得相關合約,而抄襲、騙取或竊取外國技術的事時有所聞。例如,前通用電氣公司的華裔男子Xiaoqing Zheng(音譯:鄭曉清)竊取該公司的渦輪技術檔案,交付中國企業,且該華裔男子本身亦在南京開設公司;韓國從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企業核心技術被竊共40案,其中28起案件的技術最終流入中國,不少是民企所為。因此,隨著中國持續發展軍民融合,在國防產業的龐大商機以及中共有意識指導下,相信未來以非法方式取得國外相關科技的情況仍將持續。
二、中共發展「軍轉民」短期發展仍較緩慢
相較於「民參軍」的熱絡,在「軍轉民」的部分則仍存在問題。由於中國的國防產業內各企業的組織制度仍相對封閉、人才流動機制僵化。各企業在研究方向、生產機構、設備配置等部分,重複投資現象嚴重,加上與民間企業聯繫不深,軍規與民規標準常難以銜接,使其設備設施要與民間共用有難度,這些問題都仍待解決。儘管中共近期宣傳4項主要「軍轉民」成果,包括「北斗衛星全球導航系統」、「增雨防雹火箭彈」、「大功率微波輻照裂解垃圾設備」以及中船重工七二四研究所組建的科技科公司所製造的吸管全球市佔率佔20%,但整體而言,「軍轉民」轉化的門檻仍高,成功案例少。此外,雖然「軍轉民」有相關法律之依據,例如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法》及推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等,但由於這些法律仍適用國防領域的例外條款,而影響其落實。[5] 加上涉及軍事機密的文件、技術等部分亦需比較長的審查評估,因此目前「軍轉民」的進展較為緩慢。
附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歷次全體會議要點
2017年6月20日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
會議中習近平要求加速並完善軍民融合發展。習除再次確認軍民融合為國家戰略外,更表示軍民融合是國家發展和安全領域的重要方針,是面對安全威脅和贏得國家戰略要視的重大舉措。習近平強調,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工作。並且從政策導向上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等在軍民融合發展上有更大作為。特別在海洋、太空、網路空間、生物、新能源等領域因軍民兩用的共用性,更有其發展必要。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規則》、《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近期工作要點》和《省(區、市)軍民融合發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設置的意見》。
|
2017年9月22日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
習近平指出,軍民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善於運用系統科學、思維及方法解決問題,並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國防科技工業依靠國家科技和工業基礎,融入國家社會經濟體系,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發展新動能。發佈實施《「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和人民防空、交戰、國民經濟動員等規劃。會議並實施首批41家軍工科研院所改革,深化空域管理體制、軍品定價議價規則、裝備採購制度等改革方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與裝備承制單位聯合審查工作機制。此外,會議並提及在全國推廣軍民大型國防科研儀器設備的整合及共用、以股權使軍民兩用技術聯盟合作、民企的軍品認定和准入標準的3項創新措施。強調《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十三五」規劃》和委員會近期工作要點的任務落實,並加強監督檢查。
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十三五」期間推進軍事後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實施意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建設專案貫徹國防要求管理辦法(試行)》。
|
2018年3月2日
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
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在各地區各部門落地生根,在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取得實效。要實現關鍵性改革突破,加快國防科技工業體制、裝備採購制度、軍品價格和稅收等關鍵性改革,加快破除「民參軍」、「軍轉民」壁壘。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試驗田」,要以制度創新為重點任務,以破解影響和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為主攻方向,探索新路徑新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會議審議通過了《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綱要》、《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2018年工作要點》、《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及第一批創新示範區建設名單。
|
2018年10月15日
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
推進軍民融合領域立法,儘快實現重點領域立法全覆蓋。增強法律制度時效性、協調性、可操作性。要完善制度機制,確保在法律範圍內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大幅度精簡審批事項,降低准入門檻。要加快職能轉變,降低准入門檻,優化付款、退稅、資質辦理等流程,降低制度性成本,釋放社會生產力。對需要公眾參與的事項,要依法有序公開。要營造公平環境,推行競爭性採購,引導國有軍工企業有序開放,提高民營企業參與競爭的比例。要按照規則公平的要求,完善投資、稅收、評標等方面的政策,把權利保護貫穿於軍民融合發展立法、決策、執法、司法各環節,有效維護各類主體合法權益。此外,戰略性重大工程是推動科技創新的有效途徑。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擴大國產技術和產品規模化、立足國產產品開展研製,在使用中不斷反覆運算優化,提升國家整體創新實力。要提高工程建設效益,統籌配置資源。
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軍民融合發展法治建設的意見》。
|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公開資料。
[1]李瑞興、徐貴忠,〈邁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時代〉,《解放軍報》,2017年11月20日,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7-11/20/content_192261.htm。
[2]「軍轉民」指的是軍事工業的民用生產、技術轉移等;「民參軍」指民間企業或是生產民用的國企投入軍事工業。
[3]C4KISR分別指的是指揮(Command)、管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電腦(Computer)、殺傷(Kill)、情報(Intelligence)、監視(Surveillance)及偵察(Reconnaissance)。
[4]近年竹科年產值均超過2250億元人民幣以上。
[5]楊洋、韓佳偉,〈我國科技軍民融合中的「軍轉民」:形勢與問題〉《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8年3月,第33卷第3期,頁42-46,http://www.kjliaowang.com.cn/ch/reader/ create_pdf.aspx?file_no=201803008&year_id=2018&quarter_id=3&fal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