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AMV裝甲車發展之產業分析
2019.09.27
瀏覽數
119
壹、新聞重點
日本防衛省宣布將在三家廠商中採購陸上自衛隊新一代的裝甲車,包括芬蘭派翠亞(Patria)公司的AMV裝甲車(Armoured Modular Vehicle, AMV)、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的LAV6.0裝甲車,與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1] 面對競爭,派翠亞已經提供日方2輛AMV裝甲車的最新形式AMV XP進行為期一年的實地測試。派翠亞陸上業務部門代表卓克南(Petri Jokinen)表示,該公司已準備在日本建立生產線的技術轉移計畫,以爭取日方青睞。 [2]
貳、安全意涵
一、AMV裝甲車反應冷戰後歐洲主流軍事需求
冷戰結束後,過去美蘇兩強對峙時期的大戰發生可能性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局部的區域衝突。在新型態的衝突中,軍用裝甲車強調的是高機動性、多功能性與海外維和行動的人員保護,而AMV裝甲車能夠有效回應這些需求。首先,由於芬蘭必須要固守其國土的廣大無人地帶,AMV裝甲車在設計上便已強調高度機動能力。第二,AMV裝甲車採用「模組化」(modular)的生產方式提供基本型(basic platform)、加高型(high roof platform)與重型武器(heavy weapon platform)等三種平台類型,每種類型可根據不同的目的與用途衍生出一系列車輛,擁有極大的彈性。第三,AMV裝甲車提供良好的保護能力,能夠防禦地雷與抵抗10公斤黃色炸藥威力的攻擊,同時正面裝甲可承受30公厘的翼穩脫殼穿甲彈(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 APFSDS)攻擊。
二、良好實戰經驗與低單位成本使AMV裝甲車擁有國際競爭力
AMV裝甲車於多場重大國際軍事行動中獲得極佳的實戰評價。在聯合國於阿富汗的維和任務中,AMV裝甲車曾經於2008年與2009年間遭遇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的火箭推進榴彈(Rocket-propelled grenade, RPG)與地雷等爆炸裝置的數次攻擊,但只造成相當輕微的人員損失。此外在歐盟於2008至2009年支援聯合國在查德共和國的維和任務與2015年迄今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干預葉門行動中都有著相當良好的名聲。
此外,派翠亞的AMV裝甲車也以造價低廉著稱,其採用輪型而非履帶裝甲車,使之與民用技術相近,在研發與維護成本上也較履帶裝甲車便宜。與其他各國的主要裝甲車相較(見附表1),AMV裝甲車以每輛美金220萬元的價格僅次於日本的96式裝甲運兵車(Type 96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這兩項特徵使得其在國際裝甲車市場上具有高度競爭力。
三、AMV裝甲車成為芬蘭國防產業主力
AMV裝甲車是芬蘭國防產業的基石。一方面,AMV裝甲車作為派翠亞的主力產品,負責該項產品的陸上業務部門只擁有273名員工,占全體員工總數的9.8%,但其所帶來的收入卻占了整體收入的16%,居派翠亞5個事業部門的第二位(見附表2)。另一方面,芬蘭也依靠AMV裝甲車在國際軍售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繳出十分亮麗的外銷成果。如同附表1所示,芬蘭迄今已經產出1,800輛AMV裝甲車,在各國主要裝甲車中僅次於美製史崔克(Stryker)裝甲車。然而,4,700輛史崔克裝甲車中,超過9成為美軍所自用,但芬蘭自用的AMV裝甲車僅有80輛,其餘出口的比例高達95%,包括克羅埃西亞、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瑞典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7國都是AMV裝甲車的使用國。
參、趨勢研判
一、利基生產成為中小型國家的次級武器生產主要策略
對於人口僅有550萬,年度國防預算約38.5億美金的芬蘭來說,軍用裝甲車是個尚能夠依靠自身實力投入發展的領域。然而更重要的是,派翠亞公司將AMV裝甲車市場定位在中低價位,透過商業化大量生產以降低成本,終究能成功在外銷市場中脫穎而出。
在不可能將資源投入所有類型武器的研發與生產的情況下,強調經濟面向的利基生產(niche production)將是中小型國家武器生產的主流。與主力戰機與潛艦等精密戰鬥系統相較,軍用裝甲車的技術水準較低,因此需要投入的研發成本也相對較少,對於中小型國家來說較易以自身力量進行發展,同時以低價策略在國際市場中尋求脫穎而出的機會。
二、國際化是中小型國家國防產業發展方向
作為芬蘭的主要國防企業,派翠亞公司除了由芬蘭政府持有過半股份以外,也不斷在國際上尋找夥伴進行合作。在2001年至2014年曾引入空中巴士的投資(占26.8%)藉以打入歐洲與世界市場,現今則強調區域合作,於2016年起引入挪威康斯堡防衛及航太公司(Kongsberg Defence & Aerospace)的資金(占49.9%),藉以強化既有的北歐合作,攜手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由此也顯示出國防產業的國際化已是無法避免的道路。在經濟面向上,屬於高技術範疇的國防產業進入門檻高,需要長期而穩定的大量財政資源的投入,國際合作有助資金的吸引與挹注。在技術面向上,科技的發展促成國防產業中不同部門與企業的互賴需求增加,藉由彼此的合作讓產品得以回應最多數買家的需求,開創更多的外銷機會。
附表1、主要裝甲車比較
資料來源:洪瑞閔整理自公開資料。
附表2、派翠亞公司內部員工與收入分布情形
資料來源:Patria’s Annual Report 2018, Patria, April 5, 2019, https://tinyurl.com/yx8gtnz7.
[1]三菱重工參與競標的裝甲車形式尚未公布,外界推測有可能是以16式機動戰鬥車(Type 16 maneuver combat vehicle)為基礎的新型裝甲車。
[2]“Patria armored modular vehicle AMVXP to be tested in Japan,” Army Recognition, September 17, 2019, https://tinyurl.com/y6hc38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