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伊麗莎白號航空母艦部署亞太觀察英國海軍戰力
2021.08.20
瀏覽數
275
壹、新聞重點
英國海軍最新的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 R08)航空母艦,領軍的第21航艦打擊群(CSG21),今年(2021)6月開始,由多艘艦艇護衛,進行全球部署,7月6日通過蘇伊士運河、8月8日抵達關島。[1] 這是25年來首次有英國航艦訪問印太區域,一方面展示英國海軍恢復以航艦為核心的新戰力,另一方面也象徵英國全球戰略轉變。然而此次部署也顯示英國海軍困境,包括艦艇系統缺陷、F-35B戰力短缺,新冠疫情也影響英國造船工業,同時亦需要重新規劃其海軍戰略。
貳、安全意涵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是英國海軍近年重建戰力的優先,航艦使英國海軍可進行遠距打擊任務,並作為浮動基地支援作戰。在該艦及姊妹艦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 R09)號服役後,英國海軍將新編組,恢復以航艦打擊群作為戰力核心的核心。[2] 在長達十年的「定翼機航艦假期」(缺乏定翼機)之後,擁有 F-35B 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成為英國艦隊航空母艦戰力的巨大飛躍。結合 45 型驅逐艦防空能力升級,以及新型巡防艦計劃的進展,使英國海軍迅速脫胎換骨,轉型成為一支全球海軍,並成為未來國際安全及武力投射的主要角色。
一、新航艦恢復英國海軍戰力核心
英國航空母艦及兩棲突擊艦曾在歷次地中海及中東作戰中扮演重要角色。2011年北約參與對抗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任務,英國便派遣海洋號直升機母艦(HMS Ocean),法國戴高樂號航艦(Charles de Gaulle)義大利加里波底號航艦(Giuseppe Garibaldi)均參與作戰。此次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在通過蘇伊士運河前,並在6月20日派遣英國海軍及美國陸戰隊的F-35B戰機,飛往敘利亞及伊拉克,這是伊麗莉白女王號首次參與任戰任務。[3]
新航艦及F-35B的戰力組合,不僅恢復英國過去在擁有短場起飛/垂直降落型戰機的優勢,且F-35B具備超音速、匿蹤作戰能力等優勢,大幅提升英國航艦打擊群戰力。正常情況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可搭載35架F-35B與4架直升機,但容許提升至75架的最大操作能力,承平時期巡弋任務則僅攜帶12架或24架F-35B,另可搭載9架馬林(Merlin)HM2反潛直升機及5架馬林空中預警直升機,在濱岸作戰時,則可搭載海軍直升機突擊部隊的馬林HC4運輸直升機、英國空軍的契努克(Chinook)直升機,以陸軍航空兵的阿帕契(Apache)攻擊直升機。不過,此次全球部署也使英國海軍弱點一一曝光,因英國F-35B數量仍然不足,因此需仰賴美國陸戰隊派遣其F-35B加以補充。
二、新航艦保持作戰彈性
英國新型航艦的建造曾經歷多次轉折。此種大型艦艇的發展,雖然常會遭遇技術困難及挑戰,然而更大挑戰經是政治,該艦從規劃、設計至建造,遭遇許多障礙及外部壓力,不過在1998年的「國防檢討」(Defence Review)認為,英國當時仍服役的3艘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輕航艦原本設計供反潛戰使用,已無升級空間,無法配備更大型的作戰飛機,當時預計發展的「聯合打擊機」(Joint Strike Fighter, JSF)未來新航艦需要更大排水量來保留足夠的彈性與擴充空間,至少要在4萬噸以上,能配備50架戰機及直升機。而在1999年訂定的「關鍵使用者需求」(Key User Requirements, KUR)中,保留與盟國操作互通性、作戰整合性、操作彈性、多功能等的最大部署彈性。而在多次設計檢討中也確認,排水量增加1萬噸,造艦成本會增加10%,但作戰彈性則可提升50%,反之,若設法減少造艦成本25%,但未來出勤率則可能降低50%,因此後來新航艦除甲板至機庫空間妥為規劃,並採用雙艦島設計,以獲致最大甲板空間外,艦體動力排除核動力,採用2具燃氣渦輪主機、4具柴油主機驅動發電機,再由馬達驅動2具大軸的最新設計,保留最大電力供艦上系統使用,及未來升級餘裕,同時也在軍規及商規間維持適當平衡,因此最後排水量達到6萬噸級。
在設計階段,曾考慮3種可能配置,包括傳統式彈射起飛、攔截著艦(CATOBAR)、短場起飛、攔截著艦(STOBAR),以及短場起飛、垂直著艦(STOVL)。由於建造時會採用何種形式的艦載機仍無法確定,英國雖加入JSF計畫,其中包括短場起飛/垂直降落型(即後來的F-35B),但也可能選擇F/A-18E/F「超級大黃蜂」或是JSF的艦載傳統起降型(即F-35C)做為艦載機,因此新航空母艦刻意保留設計餘裕,雖確定採用滑跳甲板,然仍保留飛行甲板至機庫中間一層空間,做為未來可能改為「彈射起飛、攔截著艦」(CATOBAR)型式時要加裝電磁彈射器及攔截降落設備的餘裕。[4]
三、航艦打擊群由先進水面艦艇組成
此次英國新航艦打擊群,也由英國先進水面艦組成,包括45型驅逐艦鑽石號(HMS Diamond, D34)及捍衛者號(HMS Defender, D36)、23型巡防艦肯特號(HMS Kent, F78)、里奇蒙號(HMS Richmond, F239)、堡壘級艦隊輔助艦維多利亞堡號(RFA Fort Victoria, A387)、潮汐級艦隊補給艦春潮號(RFA Tidespring),另有一艘美國海軍勃克級驅逐艦,及一艘機敏級(Astute class)核動力攻擊潛艦,也被納編為航艦打擊群的一員。[5]
45型驅逐艦為英國水面艦主力,又稱為「勇敢級」(Daring Class),為英國海軍水面艦主力,從2000年開始建造,首艦勇敢號於2007年下水,目前共有6艘。其滿載排水量達9,000噸,使用先進的整合電力推進系統,以2具勞斯萊斯WR21燃氣渦輪主機、2具柴油發電機,除推動2具輸出達2萬7千匹馬力的電力馬達外,並供應艦上雷達、電戰系統及武器系統所需電力,其好處包括主機與馬達可依艦上空間自由設置,減少空間浪費;馬達可設置在接近推進器(俥葉)位置,縮短大軸長度,不需變速箱及可變螺旋槳,減少機件損壞風險;可自由轉換不同動力系統,減少主機使用時間,以及廢氣排放;保留對未來艦體武器與電子系統升級的巨大潛力。其主要武器系統包括「主要防空飛彈系統」(Principal Anti Air Missile System, PAAMS),由Sampson多目標追蹤雷達、S1850M對空監視雷達、Aster15或30防空飛彈系統,為6具8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反艦火力方面,其中4艘裝置魚叉反艦飛彈,未來可能改用AGM-158反艦飛彈、4.5吋艦砲;反潛作戰包括主動聲納、反潛直升機,未配備反潛魚雷;反制系統包括主被動雷達及紅外線誘餌系統、漂浮式誘餌、魚雷主動誘餌系統等。另外,目前服役中的23型巡防艦,未來也將由26型及31型巡防艦取代,進一步強化對航艦打擊群的保護能力。
機敏級核動力攻擊潛艦為英國最新的攻擊潛艦,由貝宜系統公司(BAE Systems)建造,排水量7,000噸,採用2座勞斯萊斯RWR2核反應爐,艦體由消音瓦覆蓋,靜音設計極佳,武器包括6具533公厘魚雷發管,可發射劍魚(Spearfish)重型魚雷,以及戰斧巡弋飛彈,為最先進的攻擊潛艦之一。
參、趨勢研判
英國在脫歐之後,全球戰略向印太地區轉移。英國重新重視印太,對於美國及其亞太地區主要夥伴關係重要,特別是「四方會談」的日本、澳洲、印度。雖然此次新航艦打擊群全球部署,展現海軍轉型的成果,然而英國對印太地區承諾,需視其採購計畫能順利推動,另外,英國的海外部署,需仰賴印太的夥伴提供支持,並與印太國家的力量更進一步整合。
一、英國海軍新航空母艦的外交任務
隨著英國在2021年3月提出「競爭時代的全球英國:對安全、國防、發展及外交政策的整合評估」(Global Britain in a Competitive Age: The Integrated Review of Security, Defence,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Policy)後,英國尋求增加對印太地區的關注,並與日本、韓國、印度、澳洲或新加坡等亞洲盟國建立更深入的防務關係,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壓力。然而許多專家質疑英國支持其承諾的實力,因為其航艦打擊群甚至沒有足夠的F-35B戰機,需由美國陸戰隊提供支持。英國國內也擔心,其全球部署並不能發揮實質影響力,反而變成浪費。[6]
英國已有十餘年未曾部署過航空母艦,使其海軍不得不改變作戰方式。[7] 隨著2艘新航艦服役,英國重新轉向以航艦打擊群為艦隊主力,一方面海軍將以這2艘航艦重新編組,另外海軍也要重新進行航艦部署的演練,以及與包括美國、法國等國在內的盟國,驗證共同部署的可行性。英國2018年時曾派遣英國號船塢登陸艦白島號(HMS Albion, L14)進入南海,並訪問日本及韓國,還遭到中國外交部批評該艦航經南海爭議水域,是挑釁行為。[8] 當時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及海洋級直升機母艦均已退役,白島號成為英國海軍主力艦艇,凸顯英國海軍近年窘境。
二、英國海軍汰舊換新需解決現有困境
英國海軍5項優先計畫包括:(1)、北大西洋安全及航道暢通,確保其核子嚇阻武力能自由部署,並維持水下航道暢通,保護核潛艦離開蘇格蘭海軍基地後,提供安全航道進行部署;(2)、重建航艦打擊能力;(3)、全面轉換為第5代作戰能力,包括航艦、F-35B及陸戰隊突擊隊;(4)、前進部署,將在海外部署更多船艦;(5)、擁抱創新技術。
近年英國海軍持續進行汰舊換新,在伊麗莎白號及其姊妹艦威爾斯親王號相繼下水服役,並同時進行海外部署,有恢復英國海軍航空兵力之勢,但此次英國航艦打擊群由2艘先進的45型驅逐艦組成,也再顯英國海軍困難。目前英國海軍共有6艘45型驅逐艦,除了2艘隨航艦部署外,另外4艘均在維修或是進行性能提升,無法出港。而鑽石號雖然參與部署,然而該艦在7月時遭遇技術問題。[9] 另外,英國海軍的合約商也面對新冠疫情,以及預算限制等問題,其規劃中的新型巡防艦能否如期開工建造仍為未知數。
三、英國面對俄國壓力恐影響其全球部署
英國推動「全球戰略」向印太地區「傾斜」,若減少其對北大西洋的責任,恐引起與歐洲盟國間的緊張。一方面歐洲盟國正謹慎觀察英國在亞洲擴充的角色,以及是否過於分散其武裝力量,導致其削弱在北大西洋的角色,並忽視對歐洲的傳統責任,另一方面歐洲的防務壓力並未減輕,來自俄羅斯的海上壓力也在增大。2021年6月,隨同部署的其中一艘45型艦捍衛者號,在由烏克蘭敖德薩港出海,經過克里米亞半島時,曾與俄羅斯海、空軍「發生衝突」,俄羅斯派遣20餘架戰機在英艦上空盤旋,並宣稱曾對捍衛者號的航線開火及投彈警告,但英國則反駁俄軍指控,僅指俄方在附近進行實彈操演,同時也為可能衝突進行準備。[10] 2020年11月,俄也曾指責美國海軍驅逐艦麥坎號(USS John S. McCain)在日本海海域侵入其領海,並「驅逐」美艦,但美國海軍反駁此一說法。英軍將開始操作新獲得的P-8A「海神」(Poseidon)海洋巡邏機,可對俄羅斯在北大西洋的水下活動提供廣範圍的偵測能力。
英國部隊也在裁減,未來恐難提供足夠兵力支持美國等盟友的國際合作任務。且現時英國也未減少對歐洲及北約的承諾,俄羅斯在東歐及北大西洋的壓力也日益增加,在伊麗莎白號航艦打擊群部署期間,英國部隊仍參與波羅的海等北約演習,外界認為英國海軍現有戰力,在支持其全球部署行動上仍有難度。
[1] Alession Patalano, “Why Is a British Carrier Strike Group Heading to the Indo-Pacific?” War on the Rocks, August 11, 2021, https://warontherocks.com/2021/08/why-is-a-british-carrier-strike-group-heading-to-the-indo-pacific/.
[2] Harry Lye, “The First Sea Lord’s five priorities for the Royal Navy,” Naval Technology, November 04, 2019, https://www.naval-technology.com/features/the-first-sea-lords-five-priorities-for-the-royal-navy/.
[3] “First combat missions flown from HMS Queen Elizabeth,” Navy Lookout, June 22, 2021, https://www.navylookout.com/first-combat-missions-flown-from-hms-queen-elizabeth/.
[4] “Development of the Queen Elizabeth class aircraft carrier – a design history,” Navy Lookout, October 2, 2018, https://www.navylookout.com/development-of-the-queen-elizabeth-class-aircraft-carrier-a-design-history/.
[5] “British carrier group example of ‘powerful partner’ say US,” UK Defence Journal, August 8, 2021, https://ukdefencejournal.org.uk/british-carrier-group-example-of-powerful-partner-say-us/?fbclid=IwAR2KBq568sakgty10dmIVTN57irH0WtJTqgpI8FJWFONSj0zPC09y6mXBq4.
[6] “Johnson set to unnerve allies with ‘Global Britain’ defence review,” Financial Times, March 9, 2021, https://www.ft.com/content/4a002266-21ee-495e-83c6-7baeebffdd52.
[7] Harry Lye, ibid.
[8] “China complains over British warship sailing through disputed South China Sea,” the Guardian, September 6, 2018,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sep/06/china-complains-over-british-warship-sailing-through-disputed-south-china-sea; “British navy's HMS Albion warned over South China Sea ‘provocation’,” BBC, September 2018, https://www.bbc.com/news/uk-45433153.
[9] “Most of the Royal Navy’s destroyers are unavailable for deployment,” Defense News, July 2021, 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europe/2021/07/21/most-of-the-royal-navys-destroyers-are-unavailable-for-deployment/.
[10] “UK-Russian naval dispute: both sides will claim victory,” the Guardian, June 23, 2021,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news/2021/jun/23/londons-recent-naval-deal-with-kyiv-will-add-to-russias-conc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