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共對美外交之演進
2022.12.30
瀏覽數
3712
PDF link:第六章 中共對美外交之演進.pdf
前言
2021 年至 2022 年,中國外交重心放在順利舉辦北京冬季奧運會以及替中共「二十大」形塑有利的國際環境等,確保習近平執政邁向第三任期。這當中,維持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扮演關鍵角色。習近平成功與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seph Biden)舉行視訊會議,以及中國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回到中國,列入 2021 年中國外交六大成就的第三名與第四名,可見中國高度重視對美關係,也可看出美國對中國外交的重要性。同時,2022 年是美國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並發表《上海公報》50 周年,對中美關係而言具有特殊意義。
另外,北京亦把捍衛國家利益當作外交的優先工作之一,這包括中國的政治體制、新疆、台灣等。北京敦促拜登政府落實對中國「四不一無意」的承諾,即美國對中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體系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以及無意與中國對抗。面對拜登政府把中國定位為在戰略上唯一一個有意圖和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者,強化對中國的競爭態勢,兩國在中國的核心利益和其他議題上展開激烈競爭,包括民主、人權、新疆、台灣、《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半導體等。
華府舉辦「民主高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中國並未參加。北京舉辦冬季奧運會,拜登政府以中國違反人權以及壓迫新疆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為由抵制出席。中國外交部持續指責美國錯誤的對中政策,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國形象和阻撓中國發展道路等,同時並批判美國的內政以及外交,如國會的暴力、民主制度缺陷、阿富汗撤軍、新冠肺炎疫情等,並陸續發表《美國民主情況》、《美國在 國內國際上實施強迫勞動的事實真相》、《美國對印第安人實施種族滅絕的歷史事實和現實證據》、《關於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些事實清單》等報告,明確指責美國在民主與人權上的缺失,展現「戰狼外交」的特色。
此外,北京質疑華府制定與籌組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stralian-U.K-U.S. Partnership, 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 QUAD)、「四方安全對話領袖峰會」(Quad Leaders’Summit)、《印太戰略》、「印太經濟繁榮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 IPEF)之目的,推測有意塑造冷戰格局與進行集團抗衡,侵蝕原本以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下稱「東協」)與亞太為主的合作機制,並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上圍堵中國。因此,北京聲明維護現有的國際體系,鼓吹加強在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東協」等多邊機制上的合作。為了彰顯中國支持區域與世界和平的立場,習近平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北京更批評華府在東海、南海以及台灣海峽的立場及其相關的軍事作為,聲明維護以《聯合國憲章》(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動用中國解放軍以及海警局進行維權任務。
在台灣議題上,中國反對美國與台灣進行各種官方互動。隨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民主黨∕加州)8 月訪問台灣,中國強烈反對美國的立場和程度達到高點。中美雙方圍繞著「一個中國」的詮釋、內涵、適用範圍、現狀的定義以及何謂改變現狀等諸多議題展開激烈交鋒。中國更制裁裴洛西與其親屬,暫停和取消八項雙邊合作機制。北京更進一步透過舉行實彈軍事演習以及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 業》白皮書,展現捍衛統一的決心,同時警告美國不要介入中國內政。此後,要美國國會議員和州長訪問台灣,中國軍事騷擾台灣的情況一再發生。北京亦用「一個中國原則」,聲明反對美台啟動「美台 21 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談判。在半導體議題上,華府倡議「晶片四方聯盟」(Chip 4 Alliance)以及支持國會通過《2022 年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擴大與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北京質疑「晶片四方聯盟」之目的,並認為其扭曲國際貿易,更批評《2022 年晶片與科學法》是美國對中國經濟脅迫的方式之一。
國際上,中國除了必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關係惡化的影響外,亦需要因應新的變數,特別是美國自阿富汗撤軍,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帶來的諸多衝擊。北京藉由向外提供新冠肺炎疫苗和物資、允許國際調查團進入中國等方式,展現中國善盡大國責任,獲得國際肯定,反駁華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批評。對於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的表現,中國批評這是華府民主改造中東政策的失敗,且造成阿富汗的人道危機和區域不穩。相 較之下,北京透過緊急援助與外交方式,妥善處理阿富汗問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議題上,不同於華府明確支持烏克蘭與制裁俄羅斯的立場,北京則是採取不願公開譴責俄羅斯和反對制裁俄羅斯的態度,同時質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下稱「北約」)東擴的目的。儘管如此,雙方仍保持高層溝通管道,且新增高層軍事溝通管道,試圖管控分歧。整體而言,中國重申對美外交的目標,冀望與美國維持和平穩定關係,卻也面臨新的限制以及挑戰。
本文主要從中國的角度詮釋,基於本年報性質與篇幅考量,聚焦在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間,北京和華府在涉及中國重要利益和國際重大議題上的互動,不擬討論民間外交、軍事外交以及環境外交等議題。在章節安排上,除前言之外,本文第貳部分先簡述中國在 2022 年外交上的優先工作,和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然後說明雙方在中國核心利益以及重要外交議題上的攻防,凸顯雙方在關鍵議題的差異以及分歧。本文第參部分則將焦點放在中美之間的合作,包含建立高層溝通管道,嘗試管控分歧。最後為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