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連結:第八章 渾沌的宿命:巴基斯坦大選後的內外情勢.pdf
2024 年2 月,巴基斯坦的選舉在高潮迭起的內部政治競爭中結束。雖然與正義運動黨(Pakistan Tehreek-e-Insaf)關係密切的獨立參選人,以101 個席次囊括多數,但因為不能以政黨形式運作,無法獲得婦女及少數族群的名額,最後由穆斯林聯盟的謝里夫派(PML-N)贏得最多席次,並且與巴基斯坦的人民黨(Pakistan People’s Party, PPP)扎達里(Bilawal Bhutto Zardari)共同組成執政聯盟的聯合政府,甚至有部分原來屬於正義運動黨的獨立候選人也選擇加入穆斯林聯盟。但是人民黨拒絕組成聯合政府,以交換由前總統阿里• 扎達里(Asif Ali Zardari)[1]擔任總統一職。最後人民黨聲明放棄與穆斯林聯盟結成聯合政府,正義運動黨也強調只願意擔任在野角色,使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的執政聲勢壯大,確定由穆斯林聯盟主導執政政府的組成。
事實上,巴基斯坦從獨立後,雖然透過民主方式的國會選舉組成執政黨及政府,但是從來沒有一位總理能夠做滿任期。尤其巴基斯坦軍方在政府運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境外國家如美國及中國等,可以透過軍隊介入巴基斯坦內部政治及政策,使得軍文關係成為影響巴基斯坦的重要變數。[2]除了軍隊之外,各政黨傳承的家族政治遺產,[3]成為各政黨擴張影響力的依據,但也成為政黨壟斷與派系的重要基礎。
巴基斯坦的每一位政黨領導者都可以找到過去政治世襲的影子,在多數人民屬於文盲的情況下,[4]民主政治發展的進程非常緩慢。因此,即使巴基斯坦透過選舉建立政府與人民的授權,難以有效治理的內外政治混亂,已經成為巴基斯坦渾沌的宿命。
[1] 阿里•扎達里曾在 2008 年至 2013 年擔任總統,他也是被暗殺的前總理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的丈夫扎達里(Asif Ali Zardari)的父親;板球球員出身的伊姆爾•汗則是異數,但他也說他父系祖先是一位名將,曾任旁遮普省總督。Imran Khan, Pakistan: A Personal Histo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2), pp. 22, 37.
[2] Najiyah Khan,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A Case Study of Pakistan,” (2010). UNLV Theses, Dissertations, Professional Papers, and Capstones, 880, http://dx.doi.org/10.34917/2228992.
[3] 如謝里夫家族及布托家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