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改失敗
2022.03.25
瀏覽數
1343
壹、新聞重點
瑞典前總理暨歐洲議會外委會主席畢爾德(Carl Bildt)表示,美國華盛頓內部評估是,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已達25%戰損率。根據經驗法則,只要部隊承受33%戰損,就會失去戰力。烏克蘭國防情報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透露,俄羅斯已有31個「營級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BTG)失去戰力。俄軍「營戰術群」編制為戰車10輛、步兵戰鬥車40輛與步兵班36個。1/3戰損為3輛戰車、12輛步兵戰鬥車與11個步兵班。俄軍「營戰術群」戰力不如預期,顯示其人員素質、編裝、訓練與後勤出現問題。[1]俄軍入侵烏克蘭受挫,顯示其多年軍事改革失敗。
貳、安全意涵
俄羅斯軍事改革多年,先後出現2000年與2011年高峰。營戰術群為改革重點,但未展現應有戰力。
一、2000年前後片面改革
1990年代初俄軍戰力達到高峰,接著從華沙公約國家撤軍,軍費大幅降低,士氣低落。第一次車臣戰爭幾乎是慘敗,第二次車臣戰爭(1999-2009)表現並不出色,俄軍被迫進行一些零星改革。俄軍傳統軍力停滯不前,只能依賴核武確保國家安全。同一時期,美國維持傳統軍力全面領先與優勢,北約對南斯拉夫的空襲行動,讓俄軍深感不徹底改革,未來將是死路一條。[2]
二、2011年後全面改革
相較於2000年前後的片面改革,2011年俄軍開始投入大量預算進行現代化。若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衡量,當年軍費達1,600億美元,其中500億美元為先進武器採購,莫斯科對核、陸、海、空天軍等軍種全面現代化。這次改革因2014年入侵烏克蘭頓巴斯(Donbas)與併吞克里米亞而受挫——烏克蘭是俄羅斯軍工複合體的主要零主件供應國,例如俄軍直升機與艦艇都仰賴烏克蘭氣渦輪機。俄烏衝突讓基輔禁止零主件輸出,造成俄軍現代化進程停滯不前。[3]
三、「營戰術群」未通過考驗
俄羅斯軍改最令人矚目的是陸軍「營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s, BTGs),編制人數約800人,但未在烏克蘭戰爭通過考驗。營戰術群概念始於二次大戰,俄軍派遣營級部隊前往西歐。冷戰時代這支部隊稱為「開路特遣隊」(Route Opening Detachment, ROD),不過從未參與實戰。1980年代阿富汗戰爭,「營戰術群」編入空降與特戰菁英。在2008年喬治亞戰爭中,「營戰術群」表現比其他大部隊出色,從此以後俄軍不斷擴編營戰術群。2014年「營戰術群」有96個,2018年增為125個,2021年共有170個。烏克蘭估計,2021年底俄軍部署56個「營戰術群」在俄烏邊界。俄軍宣稱這些「營戰術群」處於備戰狀態,全為志願役士兵組成,並由具敘利亞實戰經驗的軍官領導。俄國規定除了國土防衛,義務役士兵不能上戰場。[4]然而,「營戰術群」不但出現義務役士兵,比例估計高達25%。[5]戰爭初期戰車沒有步兵掩護,沒有砲兵火力支援,更沒有電戰干擾與欺騙,「營戰術群」未能展現戰力,外界質疑俄軍改革似乎是沒有成功。
參、趨勢研判
藉這次烏克蘭戰爭,可以重新檢驗戰車、網路、直升機、兩棲登陸與砲兵遠距精準打擊在未來戰場的「適存性」。
一、戰車能否在未來戰場生存
美國提供烏克蘭「標槍」反坦克飛彈(FGM-148 Javelin),擊毀大量俄軍戰甲車。「標槍」飛彈能射後不理,專攻戰車車頂,射程4,000公尺,讓射手能躲避敵人視界。這種致命武器讓戰車未來命運未卜,美國陸軍信任戰車,每年繼續採購100輛,並在東歐以輪調方式,部署一個「裝甲旅戰鬥隊」(Armored Brigade Combat Team, ABCT)。美國陸戰隊不信任戰車,2021年除役所有戰車,未來完全依賴反坦克飛彈與無人機。[6]美國提供烏克蘭100架「彈簧刀」(Switchblade)自殺無人機,它是一種「巡飛彈藥」(loitering munitions, LMs),由單兵背包攜行,可攻擊裝甲、設施與人員。「彈簧刀」不依賴機場即可操作,讓俄軍無法掌握威脅來源。[7]
二、網路是否為改變遊戲規則武器
目前烏克蘭網路戰爭狀況不明。支持者認為開戰前網路能癱瘓或破壞作業系統、武器導向、通信、地理位置資訊等,造成「網路珍珠港」事件。反對者則認為網路威力言過其實,網戰只能造成網路本身或營運暫時關閉,還不能摧毀艦艇或戰機。因此網戰隱匿性使外人尚無法評估其威力。
三、直升機能否突破防空系統
美國提供烏克蘭單兵個人攜行「刺針」防空飛彈(FIM-92 Stinger),擊落許多俄軍直升機,使得俄軍甚至不敢飛近戰區。1981年美國推出「刺針」飛彈,全系統重14.3公斤,飛彈10.1公斤,射程8,000公尺。在阿富汗戰爭,俄軍直升機遭「刺針」飛彈痛擊。俄軍直升機在烏克蘭裝備飛彈反制措施,仍然不敵「刺針」飛彈,主要在於它不斷改良。烏克蘭使用的FIM-92J,裝備有效抗干擾尋標頭與近炸引信。若將早期FIM-92A性能提升至J型標準,壽命將可延長10年以上。[8]
四、在敵岸兩棲登陸是否可行
在韓戰美軍仁川登陸後,在敵岸兩棲登陸被認為不再可行,只有1982年5月英軍在福克蘭群島登陸成功案例。俄羅斯4艘坦克登陸艦與數千名海軍步兵,2022年2月25日在亞速海(Sea of Azov)烏克蘭馬立波(Mariupol)西南30英里登陸,並向馬立波推進。[9]10多艘俄軍兩棲艦艇集結在奧德薩(Odessa)黑海海域,目前未採取任何行動。由於亞速海在俄羅斯控制下,登陸馬立波毫無風險可言。至於是否登陸大型港市奧德薩,則可做為未來兩棲登陸是否可行的參考。
五、火砲是否重拾風光
法軍曾在一次大戰宣稱,砲兵征服,步兵佔領。二次大戰以來,戰車與飛機獨領風騷,砲兵淪為支援角色。現在砲兵與過去不同是裝備遠距精準砲彈與偵察無人機,具備「偵察∕打擊一體」能力。據報導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東,俄軍火炮與飛彈一次殲滅烏克蘭兩個營部隊。[10]目前俄軍使用傳統砲彈攻擊平民區,並未展現砲兵遠距精準打擊戰力。
[1] Carl Bildt, “’Battlefield Math,’ Using a Destruction Threshold of 30-Percent Casualties,” Twitter, March 12, 2022, https://twitter.com/carlbildt/status/1502415478748237833.
[2] Isaac Chotiner, “The Russian Military’s Debacle in Ukraine,” New Yorker, March 11, 2022, https://www.newyorker.com/news/q-and-a/the-russian-militarys-debacle-in-ukraine.
[3] Ibid.
[4] “Murphy’s Law: Guardians of the Fallacy,” Strategy Page, March 18, 2022, https://www.strategypage.com/htmw/htmurph/articles/20220318.aspx.
[5] Thomas Grove and Stephen Fidler, “How Russia’s Revamped Military Fumbled the Invasion of Ukrain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17, 2022, https://www.wsj.com/articles/russia-putin-revamped-military-ukraine-invasion-11647469602.
[6] Mark Cancian, “Russia vs Ukraine Could Provide Invaluable Lessons on What Truly Works in Modern Warfare,” Breaking Defense, February 15, 2022,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2/02/russia-vs-ukraine-could-provide-invaluable-lessons-on-what-truly-works-in-modern-warfare.
[7] Ryan Brobst and Bradley Bowman, “Ukraine Is Getting Switchblade. It Should Be Just the First Wave of Loitering Munitions for Kyiv,” Breaking Defense, March 18, 2022,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2/03/ukraine-is-getting-switchblade-it-should-be-just-the-first-wave-of-loitering-munitions-for-kyiv.
[8] “Air Defense: Stinger Evolves into a Winner,” Strategy Page, March 17, 2022, https://www.strategypage.com/htmw/htada/articles/20220317.aspx.
[9] Heather Mongilio and Sam LaGrone, “Updated: Russian Navy Launches Amphibious Assault on Ukraine; Naval Infantry 30 Miles West of Mariupol,” USNI News, February 27, 2022, https://news.usni.org/2022/02/25/russian-navy-launches-amphibious-assault-on-ukraine.
[10] Mark Cancian, “Russia vs Ukraine Could Provide Invaluable Lessons on What Truly Works in Modern Warfare,” Breaking Defense, February 15, 2022,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2/02/russia-vs-ukraine-could-provide-invaluable-lessons-on-what-truly-works-in-modern-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