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國防部揭示中國生物活動之評論
2022.07.29
瀏覽數
8613
壹、新聞重點
2021年11月,美國國防部依據國會授權法要求,發布了當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白皮書。該報告書如往常般,對中國的「安全戰略」、「軍事戰略」、「軍事組織」與「作戰能力」均做了詳細地陳述。較特別的是,在這份最新版的《中國軍力報告》中,美國國防部首度對中國軍方的生物研究與活動進行了說明。[1] 2019年末,「新冠肺炎」(COVID-19)由中國向外傳播造成全球傷亡慘重的疫情,美國政府高度懷疑此病毒係由中國科學院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洩露,並要求情報部門對病毒起源進行調查。由於該所與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有密切合作關係,因此美國軍方開始關注並監視中國軍方的生物研究與相關活動。
貳、安全意涵
一、中國具發展生物武器的意圖與能力
根據媒體報導,中國曾在1980年代對生物武器進行過研究。雖然,沒有任何資訊可確認其正在發展生物武器,但若干蛛絲馬跡顯示其仍具發展生物武器的意圖與能力。2010年,中國第三軍醫大學教授郭繼衛出版《制生權戰爭》一書,指出「制生權」[2] 與「生物戰」將在未來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時任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的賀福初少將表示,生物材料與「腦控武器」(brain control weapons)驅動的生物技術,將成為國防的「新戰略高點」(strategic high ground)。透過中國軍事醫學領導者的著述與談話可知,中國軍方對生物武器的研發仍具相當興趣。此外,中國軍方醫學機構曾與國企醫藥集團共同進行生物武器計畫,例如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與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es)等。[3] 美國軍事專家Gorey Pfluke為文表示,中國已掌握先進「氣霧化」(aerosolized)技術,可將生物戰劑以氣溶膠方式散播,滲透率與殺傷力大增,可最大程度地增加感染人員的數量。[4]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軍方應具備在短期內建立生物武器庫存的能力。
二、中國違反生物武器公約活動時有所聞
《禁止生物武器公約》(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BWC)是國際社會首份禁止、生產與儲存生物武器的多邊武器管制協定,1975年3月生效,中國於1984年11月批准並且加入此一公約。其後,中國在歷年公布的國防白皮書中,一再重申「不擁有並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生物武器,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發展、生產、研製和儲存生物武器,也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擴散此種武器及技術」。然而,中國企業不斷違反國際禁令將能製造生物武器的技術與原料提供其他國家,引發了美國政府嚴重關切並對涉案廠商與個人施予制裁。迫於美方巨大壓力,中國政府在2002年制頒《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惟違反相關規定輸出研製生物武器兩用物資的事件時有所聞。2021年12月,美國商務部將中國34家企業及機構列入制裁「實體清單」(Entity List),當中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下轄的11個附屬研究所,這些機構可能涉及軍方生物武器開發研究。[5] 因此,未來美國將會加強對中國軍方機構與民間企業生物活動的監控,同時對違反者施予更嚴厲的制裁。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可以運用軍民融合途徑積蓄生物作戰能量
生物技術在民用與軍用區劃上並無明顯的界限,因此對生物技術軍事運用的指控就變得極端困難。生技業者基於保護專利權加上對商業間諜的憂慮,其對受檢一事相當排斥,製藥業與生技產業通常會聯手對生物材料查證做出抗拒。[6] 此外,《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不具強制性的「查證建制」(verification regime),這些現實已為有心發展生物武器的國家提供了機會之窗。就中國言,代號863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啟動後,生物技術都是各型國家研究計畫中的重點,內容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與「仿生機器人」等領域。目前,中國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科學家劉明軍與賀建奎曾利用此技術對動物與人類胚胎進行修改,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與強烈譴責。[7] 目前,中國軍方持續探索生物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的潛力,配合人工智慧的運用與協助,未來有可能快速開發出能「武器化」的各類生物材料,同時將其運用於生物武器的研製與部署。
二、生物材料與技術管制成為中美關係與國際安全的重要議題
對中國軍方言,發展生物武器係建立非核嚇阻的另一途徑,可作為彌補其與美國間「核武差距」(nuclear gap)的非對稱手段。生物戰劑與核子武器皆可作為嚇阻物,兩者在嚇阻效應上無分軒輊,由於製造容易且可由兩用科技中迅速取得並進行轉換。由於擁有此一誘因,中國對生物材料與技術的研發絕不會放慢腳步,或在軍控條約與國際組織的約束與查核下自我設限。由於,中國軍方機構與民間企業不時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規定,將可供研製生物武器的兩用技術與物資輸往其他國家,引發了美國政府的注意,此議題未來將成為兩國關係衝突的一個潛在熱點。此外,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非國家成員甚至個人,都具有在實驗室研製生物戰劑的能力,這使得生物技術與材料的擴散更加地難於管制。若國際社會無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查證機制與管制流程,生物武器或生物攻擊對人類社會與國際安全將是一項「迫切而真實」的威脅。
[1]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1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1), pp. 94-95.
[2]「制生權」係指生物科技領域控制權,參見李江琳,〈李江琳:靜悄悄的戰爭已經降臨〉,《上報》,2020年4月18日,https://reurl.cc/yMZlMq。
[3]Brig Vivek Verma, “An Assessment of China’s Biological Warfare Capabilities and Need For Global Approach to Bio-Security,”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of India, April-June, 2020, https://reurl.cc/ER7ReK.
[4]葉梓明,〈專家:中共一直研究生物武器,美國早該制裁〉,《大紀元》,2021年12月25日,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12/25/n13458613.htm。
[5]同註3。
[6]Gert G. Harigel,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January 18, 2001, https://reurl.cc/kEdE2b.
[7]楊家鑫,〈中國基因編輯,培育世界首隻「斑點」綿羊〉,《中時新聞網》,2016年6月9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609002163-260505?chdtv;〈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科學界對此強烈譴責!〉,《GENEONLINE》,2018年11月27日,https://reurl.cc/GEVE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