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安倍時代的日俄關係: 對話、合作及壓力
2022.07.29
瀏覽數
8278
壹、新聞重點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逝世,俄國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及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發送訃聞悼念,日媒稱內容與普欽一貫之冷靜、現實路線迥異,評以「真情流露」、「遠超外交禮儀」。安倍遇害同日22時許(莫斯科時間17時),俄國國營電視臺「第一頻道」採訪該國多位政要,感念安倍長期對日俄關係投注心力,並高度評價其為兩國留下之「政治資產」。而該電視臺為俄國官媒,節目內容悉依政府宣傳方針製作,顯見安倍逝世確實於俄國內部引發高度關注。[1]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日俄關係看似急速惡化,俄國何以對安倍逝世釋放上述訊息,殊值關注。
貳、安全意涵
一、安倍政權確立日俄對話及合作機制
日本前首相安倍執政期間致力發展日俄關係,其任內計與普欽實施27次會談,並建立兩國「外交、國防首長2+2」會談機制、設立「俄國經濟合作大臣」職位及推行「日俄8項經濟合作計畫」。安倍致力發展日俄關係,除深受其父安倍晉太郎影響外,最大目的係在中國崛起背景下,藉由對話與合作促使俄國「戰略中立」,使日本免於同時承受中俄雙重壓力。[2] 基於加強對話及合作之政策路線,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後,日本僅以最低限度參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主導之對俄制裁。其後,在歐美國家未決議放寬對俄制裁背景下,安倍仍積極主導日本參與俄國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Arctic LNG 2)開發案事宜。[3]
安倍卸下領導人職務後,繼任者菅義偉雖未如安倍般頻繁與俄國進行對話,然對於G7譴責俄國使用神經毒素案,乃至俄國逮捕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案,日本政府均刻意降低譴責力道。[4] 而菅政權除於2021年「外交藍皮書」中延續安倍政權「日俄關係蘊含高度可能性」之論調外,[5] 在歐美國家強化對俄制裁背景下,其仍續推動俄國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高達2千億日圓之融資案。[6] 由此觀之,安倍卸任後日俄高層對話頻率雖呈下降趨勢,惟日本藉合作關係爭取俄國「戰略中立」之基本政策未出現顯著變化。
二、俄國藉第三國勢力平衡中俄關係風險
對於安倍積極對話及合作之政策路線,俄國領導人普欽亦以正面態度回應。其後日俄雖在「北方領土」議題上停滯不前,卻未使雙方合作關係間斷。其主因在於,中俄雖在國際局勢及政治體制方面存在合作契機,惟俄國適切維持與第三國之互動關係,除能降低過度依賴中國之風險,更能擴大對外經濟合作之具體效益。[7] 舉例而言,俄國雖在西伯利亞地區與中國深化合作,卻也同步爭取日本勢力進入該區域,試圖藉中日競爭關係促使兩國擴大經濟投資。[8] 而俄國於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等能源開採案亦未單獨與中國合作,並同意日本及法國第三方勢力參加。[9]
換言之,中俄關係近年雖持續深化,惟俄國在分散風險及爭取外資等考量下,與第三方勢力維持良好關係仍能提供相當助益。而日本與俄國比肩為鄰,雙方以能源貿易為主軸之經濟合作模式遠較域外國家具備地理優勢,此因素亦促成俄國維持與日本之合作關係。
參、趨勢研判
一、俄國未來將持續爭取日本經濟合作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日本追隨歐美國家步調,逐步加深對俄經濟制裁,俄國亦對此採取反制措施。不過,儘管日俄關係看似前景黯淡,卻仍有若干跡證顯示俄國有意維持雙邊合作關係。
4月15日,普欽召集內閣成員及國營能源企業首長,責令擴大對亞洲等能源市場之輸出,以降低歐美國家制裁衝擊。[10] 而日本位居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費國,俄國自難輕言放棄。6月3日,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於記者會稱「在能源議題上,將與日本維持具建設性之合作關係」及「俄國深切體認維持能源穩定供給之責任」。[11] 6月9日,俄國駐日大使格魯金(Mikhail Galuzin)稱俄國仍有意與日本維持務實、平等及互利關係,並疾呼日本切勿盲從美國之反俄路線。[12] 7月2日,俄國官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反覆為日本「權衡利弊」,強調貿然中止日俄能源貿易將使日本蒙受極大損失。[13] 此外,俄國外交部於5月及7月兩度發布通報,禁止多名日本政要入境俄國,該名單包含岸田文雄(內閣總理大臣)、松野博一(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外務大臣)及岸信夫(防衛大臣)等要人,然萩生田光一(經濟產業大臣;兼任俄國經濟合作大臣)、金子原二郎(農林水產大臣)及鈴木貴子(外務副大臣)均不在制裁之列。[14] 由於萩生田及金子等2人掌管業務涉及日俄經濟合作,鈴木則為立場親俄人士,由上述名單足見俄國絕非無的放矢,反而縝密操作對日反制作為,甚至在雙邊關係上仍「寄希望於日本」。[15]
綜觀上述俄國政治人物發言及相關政策,即便烏克蘭危機漸出現長期化趨勢,俄國維持日俄關係之政策路線仍未改變,研判該國未來仍將持續爭取與日本進行經濟合作。
二、日本對俄政策由「對話與合作」轉向「合作與壓力」
自俄國對烏克蘭實施「特殊軍事行動」以來,日本岸田政權決議禁止輸入俄國煤炭、承諾「原則性」停輸俄國石油,暫停「日俄8項經濟合作計畫」,並於新版「基礎建設出口支援戰略」中刪除對俄基礎建設援助。但另一方面,岸田政權並未廢除內閣「俄國經濟合作大臣」職位及「日俄原子能條約」,並宣布將維持日本企業於「庫頁島1、2號」(Sakhalin-I/II)與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之開採權益。
由於上述制裁作為相對消極,與英美等國嚴厲措施仍有相當差距,顯示岸田或有意延續安倍政權方針,維持僅以最低限度制裁俄國之「友俄」政策路線。然不同之處在於,安倍逝世後日本再無積極以元首身分與俄國互動者,且在烏克蘭危機長期化背景下,岸田政權迫於國際形勢,難再高調與俄國高層發展關係。此外,日本雖有意維持日俄經濟合作關係,然在國際社會壓力下僅能勉力維繫既有範疇,雙方難再開展新合作項目。換言之,安倍時代確立之「對話與合作」政策,在烏克蘭危機下或將轉化為「合作與壓力」政策。然安倍政權確立之經濟合作基礎,研判未來仍將持續於日俄關係中發揮作用。
[1]〈なぜ冷徹なプーチンが遺族に弔電を送ったのか…佐藤優「ロシア政界が安倍晋三を尊敬していた本当の理由」〉,《President Online》,2022年7月11日,https://president.jp/articles/-/59497?page=1。
[2]有關日本爭取俄國「戰略中立」之概念,概可分為積極性目的及消極性目的。前者為「避免俄國全面向中國靠攏」,後者為「令中國顧慮日俄關係之發展」。參見〈日露関係の教訓と課題-安倍政権から菅政権へ〉,《東京大学先端科学技術研究センター》,2021年5月,https://reurl.cc/loE8LY。
[3]〈Arctic LNG 2 プロジェクトへの参画〉,《PRTIMES》,2019年6月29日,https://prtimes.jp/main/html/rd/p/000000487.000012624.html。
[4]同註解2。
[5]〈令和3年版外交青書〉,《日本外務省》,2021年4月,https://reurl.cc/2ZxkGv。
[6]〈日本、北極海LNGに融資へ JBICなど2000億円規模で〉,《毎日新聞》,2021年7月29日,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10729/k00/00m/020/316000c。
[7]小泉悠,《「帝国」ロシアのち地政学 「勢力圏」で読むユーラシア戦略》(東京:東京堂出版,2019年),頁232。
[8]〈ロシア大統領「対日関係前進に期待」年次教書演説〉,《日本経済新聞》,2016年12月2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KASGM01H88_R01C16A2FF2000/。
[9]〈プーチンの北極圏開発に日本が参加する意義〉,《東洋経済》,2019年6月26日,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288101?page=2。
[10]〈プーチン氏、エネルギー輸出先の多様化指示〉,《日本経済新聞》,2022年4月15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KKZO60020780V10C22A4MM0000/。
[11]〈ロシア外務省「日本と協力続ける用意ある」 サハリン2開発巡り〉,《毎日新聞》,2022年6月3日,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20603/k00/00m/020/376000c。
[12]〈ロシアと日本、協力の余地はあるが、すべて日本次第=駐日ロシア大使〉,《Sputnik》,2022年6月9日,https://jp.sputniknews.com/20220609/11497806.html。
[13]〈「サハリン2」、事業主体をロシア企業へ:懸念する理由はあるのか?〉,《Sputnik》,2022年7月2日,https://reurl.cc/GxzDMx。
[14]〈衆院議員384人入国禁止 ロシア、日本の制裁に対抗〉,《日本経済新聞》,2022年7月15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CB15DQ30V10C22A7000000/。
[15]〈ウクライナ大使、面会問題でツイート 後に削除〉,《産経新聞》,2022年3月3日,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20303-3UKKS4VX4RPJPL2WYR2JBYDD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