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一帶一路」
2024.01.03
瀏覽數
4116
前言
今(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實施 10 週年。10 月 17 日至 18 日,中國在北京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自 2013 年「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中國所主辦的第三屆國際峰會,也是 2020 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首次舉辦。
此次論壇共計有 151 個國家和 41 個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 20 餘國元首出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發表演說。仍陷侵烏戰爭泥淖的俄國,由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親自出席,這是他繼 2017 年和 2019 年,第三次參加此系列論壇。普欽因為發兵侵略烏克蘭而遭到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通緝,但中國不僅未加以逮捕,甚至奉渠為座上賓,讓國際社會確認中俄兩國友情彌堅。此外,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政權也派遣代理商務部長阿齊齊(Haji Nooruddin Azizi)出席 峰會,表達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甚至阿國代理外長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在此前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時,便已經公開表達積極參加共建「一帶一路」的意願。此等情事均反映出,「一帶一路」確實在國際上獲得威權政府的響應。[1]
相較於此,西方國家加入「一帶一路」者原本就為數不多,而七國集團(G7)成員國當中唯一參加帶路倡議的義大利,過去一年來多次表達欲退出該倡議的聲音。一旦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成為所謂「全球南方」(Global South)集團俱樂部的國際形象將益發明顯。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趨緩,各國政府皆欲早日重拾經濟動能,特別是透過強化基礎建設以提升國內與對外的聯通性(connectivity),期促進本身經濟與對外貿易的發展。對這些國家而言,中國「一帶一路」成為一種選項,但在此同時,「一帶一路」也必須面對來自其他國家所提規劃的競爭,例如歐盟的「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或是日本印太戰略「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FOIP)所推動之優質基建規劃等。而在被拿來和類似規劃相比較或競爭上,中國「一帶一路」導致他國主權流失、陷入債務陷阱、生態環境遭破壞,以及中國隱藏戰略意圖等各種問題,持續遭到國際社會的質疑。
本文旨在觀察過去一年(2022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0 月)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情況,以及引發的相關問題。本文首先介紹第三屆「一帶一路」峰會,分析北京當局對推動 10 年來的成果總結與闡述,以及替未來設定的目標。其次,觀察過去一年「一帶一路」引發的風險與爭議,及其在國際上面臨來自他國同類規劃的競爭和挑戰。
[1]〈塔利班:計劃正式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美國之音》,2023 年 10 月 20 日,https://reurl.cc/My94Wn;呂佳蓉,〈王毅與塔利班政府外長會晤 盼堅決打擊恐怖主義〉,《中央社》,2023 年 10 月 5 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100503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