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營戰術群再檢視
2023.02.22
瀏覽數
2034
壹、新聞重點
自2022年8月以來俄軍停止派遣營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s, BTGs)進入烏克蘭,無疑默認營戰術群改革失敗。營戰術群是過去十年俄軍改革重點,全面納編裝甲、偵察、炮兵等支援單位。營戰術群缺失在烏克蘭大型高強度戰爭顯現出來,包括步兵不足,指揮系統僵化,戰術與技術應用不當等。[1]
貳、安全意涵
徵兵是俄羅斯傳統,俄軍號稱百萬,實際員額只有七成五左右。由於出生率降低造成兵源不足,改以志願役彌補,並成立營戰術群減少人力需求。
一、兵源不足成立營戰術群
2023年1月,俄羅斯宣布將軍隊法定編制員額從1,013,628人提高到1,150,628人。其中,陸軍40萬人,海空軍各15萬人,空軍有1/3為傘兵與空中機動步兵,海軍有1.2萬為海軍步兵(陸戰隊),其他為戰略火箭軍、特種部隊、海岸防衛部隊、後勤支援等。俄軍號稱擁有百萬大軍,不過實際員額只有編制員額75%左右。由於傷亡慘重與徵兵不順,陸軍人數已經降至25萬。[2]
俄羅斯沿襲帝俄,是大陸軍國家,增強兵力唯一手段是徵兵。由於出生率降低,可以徵調兵員相對減少,再因政治因素將役期縮短為一年,造成兵力員額不足。補救義務役短缺方法是契約兵(志願役),同時成立專業士官,這是蘇聯時代所沒有的。俄羅斯陸軍師級部隊嚴重缺額,空洞化非常普遍。2008年喬治亞戰爭,再凸顯俄軍需要改革。改革重點強調志願役專業士兵,以火力與機動力取代人力。最初構想是成立旅級單位,不過兵員實在不足,只能將旅虛級化,下轄數個能夠遂行協同作戰的機械化步兵營,稱為營戰術群。
二、營戰術群基本編制
營戰術群源自1980年代戰鬥群概念,甚至追溯到二戰將戰車與步兵組成臨時任務編組,在阿富汗戰爭表現相當成功。2014年俄軍入侵烏克蘭頓巴斯,營戰術群初次參戰,其缺失已經暴露,然而被忽略,西方媒體反而宣稱這是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地面作戰。營戰術群基本編制包括:機械化步兵連x3、戰車連x1、反戰車連x1、炮兵連x2或x3、多管火箭連x1以及防空連x2。每個營戰術群武器裝備並不一致,例如戰車連可能配備戰車包括T-72B/B3/B3 Obr.2016、T-80U/UK/UM2/BVM與T-90A。營戰術群成為師的標準單位,每個師編有2-3個旅,每個旅通常只有2個營戰術群。直至2021年,俄軍擁有170個營戰術群。2022年2月,約有一半營戰術群越過邊界投入烏克蘭戰爭。[3]
三、ISTAR與通信電戰能力
戰爭初期,外界認為俄軍佔上風,因為擁有的T-72B3與T-90A優勢戰車,事實上營戰術群的管式火炮與多管火箭才是致勝關鍵。俄軍口徑300mm的BM-30龍捲風(Smerch)多管火箭,射程90公里,能發射高爆破片、攻頂、布雷與白磷等彈頭。根據統計,85%傷亡是由火炮造成。火炮先摧毀敵人陣地,再由營戰術群發動進攻,維持高節奏攻勢。2014年7月,兩個在頓巴斯的烏軍機械化營,三分鐘內被俄軍發射的多管火箭殲滅。
為使火炮發揮最大威力,必先掌握戰場全貌。首先需要目標偵察與分類,快速針對目標發動攻擊,接著進行戰鬥損害評估(Battle Damage Assessment)。俄軍在第一次烏俄戰爭火炮發揮威力,與無人機應用得當有密切關係。俄軍高空戰略無人機對戰場全域偵察,中空無人機為多管火箭提供目標獲得與修正,短程無人機為BM-21多管火箭提供類似服務,戰術四軸無人直升機提供戰鬥損害評估與抵近偵察,反砲擊與地面監視雷達也廣泛應用,形成有效情報、監視、目標獲得與偵察(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nnaissance, ISTAR)能力。配合完整通信與電戰能力,俄軍有效掌握戰場優勢。[4]
參、趨勢研判
2014年俄軍營戰術群在ISTAR與通信、電戰支援下,能有效發發戰力,卻在2022年慘遭滑鐵盧,主要原因包括:
一、指揮體系僵化作戰計畫過時
營戰術群要有戰力,從營長、連長到基層軍官,都要積極主動,才能反應瞬息萬變的戰場。然而整個俄軍卻缺乏主動精神,回到由上到下的僵化指揮體制,只是等待上層命令。更糟的是俄軍作戰計畫與戰場脫節,未能反應戰場實際狀況。2014年戰爭顯示營戰術群步兵不夠,雖有當地民兵支援,事後卻未有任何調整。營戰術群有三個機械化步兵連,實際上需要更多。俄軍營戰術群數量龐大,但都缺兵、缺武器,遠不如質精量少實編的營戰術群。營戰術群另一缺失是未能派出斥候偵察敵蹤,導致頻遭伏擊還不知攻擊從何方而來。
二、俄軍戰術應用失當
俄軍嚴重戰術失誤是沒有充分備戰,軍事高層告訴官兵只是進入烏克蘭演習,官兵沒有心理準備,還以為將受烏國民眾獻花歡迎,一旦遭受強烈抵抗,不但驚慌失措,而且傷亡慘重,士氣長期低落不振。
三、俄軍技術表現不出色
ISTAR、通信、電戰、無人機在2014年表現出色,卻在2022年飽受批評,顯示俄軍技術出現問題。烏軍曾經摧毀或擄獲像Moskva-1電戰系統,顯示俄軍出動先進電戰系統,但為何未發生作用有待了解。由於缺乏保密通信系統,使得俄軍被迫使用民間手機通信,導致行蹤洩漏,引來烏軍致命炮火襲擊。
四、旅改師聲音再起
營戰術群表現不如預期,無法應付高強度戰爭,俄軍改革之聲再度響起。最初傳出將營改為旅,以納編更多步兵、火力與支援兵力。俄軍宣布將在2023年至2026年進行改革,兵力擴建至150萬人,改組多個機動師、摩托化步兵師與空中突擊師。俄軍改革方案仍然未有定論,值得持續密切觀察。
[1] UK Ministry of Defense, “Intelligence Update,” November 29, 2022, https://twitter.com/defencehq.
[2] “Attrition: Expanding the Shrinking Russian Army,” Strategy Page, January 21, 2023, https://www.strategypage.com/htmw/htatrit/articles/20230121.aspx.
[3]“Armor: Why BTGs Died In Ukraine,” Strategy Page, December 4, 2022, https://www.strategypage.com/htmw/htarm/articles/20221204.aspx.
[4]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