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情勢對台海不造成「漣漪效應」
2022.01.21
瀏覽數
614
壹、新聞重點
民主國家的烏克蘭與台灣,目前都分別面臨威權國家俄羅斯與中國的安全威脅,兩國分別存在「脫俄入歐」或「親中親美」的路線之爭。2014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東部(以下簡稱烏東)並佔領克里米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基本上採取「姑息態度」。同一時期或者更長時期,中國對台灣「文攻武嚇」,美國及其盟國卻熱衷與北京交往,台灣一度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目前俄羅斯在邊界結集大量部隊,隨時準備再度入侵烏東。中國各型戰機跨越中線、繞台、侵擾台灣西南空域,台海緊張情勢升高。由於俄羅斯只是維持烏克蘭緩衝國的有限目標,以及中俄本身利益矛盾,烏東對台海不必然有太大的「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貳、安全意涵
俄羅斯在烏東集結大量部隊,配合「灰色地帶」手段對基輔極大施壓。由於中俄兩國利益矛盾,美國不會面臨兩面作戰。
一、俄羅斯軍事脅迫極大化
最近烏東情勢再度緊張,在於俄羅斯 2021 年 9 月舉行「西方2021」演習後,俄軍並未返回駐地。美國情報單位提出警告,俄羅斯最快可能在 2022 年 2 月對烏克蘭發動攻擊,兵力規模為 2021 年春天的兩倍。這項攻擊計畫將動用 100 個營共 17.5 萬名部隊,目前約有 9.5-10 萬名俄軍集結在烏東邊界。莫斯科要求華盛頓保證北約不再東擴,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而且北約不能在烏克蘭境內或周邊從事軍事活動。[1]
此外,俄羅斯使用「灰色地帶」手段,發動「假訊息」,經濟制裁,網路攻擊烏克蘭政府、民間單位,尤其入侵發電廠工業控制系統,造成大規模停電,破壞社會秩序。2016年俄羅斯干擾美國總統大選,卻嫁禍烏克蘭。[2]莫斯科將傳統軍力與非傳統軍力結合,對基輔施予極大化軍事壓力。
二、中俄兩國利益矛盾
在某種程度,「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同樣適用中俄關係。主要在於:(一)國力消長。2020 年美國軍費 7,780 億美元,佔 GDP 3.7%;中國 2,520 億美元,佔 GDP 1.7%;印度 729 億美元,佔 GDP 2.9 %;俄羅斯 617 億美元,佔 GDP 4.3%。[3]中國 GDP規模遠比俄羅斯大,軍費為俄羅斯 4 倍。中國陸、海、空、天、網、電戰力緊追美國,俄羅斯僅靠冷戰核武維持大國地位;(二)中俄彼此對烏克蘭與台海問題互不熱衷:為了避免觸怒北約國家,北京並未派遣共軍參加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2021 年西部演習」,(只派觀察員)。俄羅斯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普欽表示北京使用經濟手段即可併吞台灣;(三)俄羅斯持續軍售中國的潛在對手。從 2015 年到 2019 年,莫斯科出售印度價值 75.3 億美元武器,也出口中國 47.6 億美元武器,中印可能使用俄製武器互打。越南對外採購武器,84%來自俄羅斯。俄羅斯積極向緬甸、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兜售武器,藉以維持在東協國家的影響力;[4](四)俄羅斯關切中國勢力入侵中亞與北極:俄國對北京藉著「陸上絲路」與「冰上絲路」,闖入中亞與北極抱持戒心。俄軍進入哈薩克平亂,即使沒有清除這個中亞據點的中國勢力,至少創造一個有利於己的局面;(五)大國「地緣政治」競爭。中俄舉行「戰略巡航」、「聯合演習」,似乎有共同對抗美國之勢。實際上,華盛頓將北京視為頭號競爭對手,中國崛起是俄羅斯最大潛在威脅,莫斯科樂於採取「遠交近攻」策略,聯合美國對付中國。中俄合作在於處於共同弱勢,聯合對抗美國的政治權宜手段。
參、趨勢研判
依照可能性高低,未來烏東情勢可分為俄羅斯「只拉弓不射箭」逼美談判,「斷其兩指」作為教訓,「全面攻佔」重現入侵阿富汗惡夢等。台烏兩國將以「不對稱作戰」讓對手因代價高而收手。
一、「只拉弓不射箭」逼美談判
俄羅斯「只拉弓不射箭」可能性高。俄羅斯重兵集結烏克蘭邊境,頻繁舉行各種演習,主要在逼出美國談判。莫斯科表示烏克蘭不可加入北約,美俄談判最後可能將烏克蘭暫時擱置下來,交換俄羅斯不動武。莫斯科還可能要求談判中程飛彈與短程飛彈問題,尤其是美國廢止《中程飛彈條約》,俄國要求延長條約或者不要部署新中程飛彈。其他談判議題還可能包括取消或降低經濟制裁與技術管制,以利改善俄羅斯國內經濟。
共機飛越中線、繞台與侵擾西南空域,並以航母編隊穿越「島鏈」拒止外軍,似乎對台完成「戰略包圍」,主要在嚇阻「台獨」。俄國入侵烏克蘭以地面部隊為主,中國跨海攻台需要海、空、火箭軍打頭陣,複雜度較高。美軍目前在西太部署三艘航空母艦與兩艘兩棲攻擊艦,目的在採取預防措施,阻絕烏東情勢與台海的可能連動。
二、「斷其兩指」作為教訓
俄羅斯佔領烏克蘭頓涅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兩省可能性不高。如果美俄談判不成,所求未遂,俄羅斯可能以部分佔領手段逐步逼迫對手讓步,或者作為所求未遂的懲罰手段。但雙方一旦開打,反而可能造成衝突升高。莫斯科另得承受嚴厲經濟制裁、技術管制等非軍事代價,或謂得不償失。
俄國佔領烏克蘭兩省,類似中國威脅搶攻台灣金馬或東沙外島,造成台灣民心士氣震撼。攻佔外島如同中國「懲越」戰爭,以「懲罰教訓」為主。目前台灣外島任務以情監偵為主,重要性不若以往。中國攻台強調「首戰即決戰」,「遠戰速勝」,直取台灣可能性最大。攻佔外島反而預警台灣備戰,同時讓外軍有充裕時間「協防台灣」。
三、「全面攻佔」可能重現入侵阿富汗惡夢
俄羅斯「全面攻佔」烏克蘭可能性低。目前西方國家與 2014 年不同的是目前反中抗俄的情緒高漲,當時則「冷漠放任」。現在美軍轟炸機、偵察機飛越烏克蘭上空,展現嚇阻實力。北約積極訓練烏克蘭軍隊,提供防空、反艦、反坦克飛彈與反砲兵雷達。其目的是以小部隊進行游擊戰,避免正面決戰。[5]這種「不對稱」拖延戰術,可能讓俄羅斯入侵阿富汗惡夢重現,何況俄軍發動戰爭徵候並不顯著:(一)只部署步戰砲等地面部隊。支援地面作戰的空軍戰機、電戰、防空飛彈等部隊都未進駐。(二)未動員後備部隊。俄軍陸軍 28 萬,烏克蘭陸軍 25 萬,俄羅斯要發動攻擊,一定要動員後備部隊才足以應付。(三)不見野戰醫療部隊。目前俄羅斯「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軍民醫院負荷都滿載過量,前線並未出現有紅十字標誌的野戰醫療部隊。(四)奧德薩港未現敵情。首都基輔與奧德薩港是俄軍攻擊烏克蘭兩個主要戰略目標,俄軍可能發動兩棲佯攻奧德薩港拖住烏克蘭陸軍,目前卻沒有俄軍威脅跡象。(五)氣候不利裝甲部隊作戰。零下溫度地面堅冰有利於裝甲部隊機動,目前烏克蘭是暖冬,並非理想作戰氣候。尤其 3 月冰雪開始融化,不利地面部隊運動,將拖延俄軍作戰時程。(六)失去奇襲性。俄軍與白俄羅斯聯合演習可直接威脅首都基輔,但整個演習與其他俄軍動態在北約情監偵系統的監視下,俄軍失去戰爭奇襲性,其主要目的應是「武嚇」增加談判籌碼。[6]
台灣「不對稱作戰」與烏克蘭類似,部署「不規則作戰」(irregular warfare)兵力。這種「豪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把重點擺在致命、機動、小型、數量多的武器系統,包括野戰、區域防空飛彈、反艦飛彈與反坦克飛彈。這些「不規則作戰」武器可增加共軍犯台成本,尤其由隱匿與機動雷達與飛彈發射車組成的「防空游擊戰」,將增加共軍爭取空中、海上優勢的複雜性,以及其速戰速決的不確定性,達到國軍持久作戰目的。
[1]Shane Harris and Paul Sonne, “Russia Planning Massive Military Offensive against Ukraine Involving175,000 Troops, U.S. Intelligence Warns,”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3, 2021,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security/russia-ukraine-invasion/2021/12/03/98a3760e546b-11ec-8769-2f4ecdf7a2ad_story.html.
[2] David Leonhardt, “Ukraine, Explained and Why People Are Fearing War There,” New York Times,December 3, 2021, https://www.nytimes.com/2021/12/08/briefing/biden-putin-ukraine-bordertensions.html.
[3] Diego Lopes da Silva, et al., “SIPRI Fact Sheet April 2021: Trends in 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2020,”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April 2021, https://reliefweb.int/sites/reliefweb.int/files/resources/fs_2104_milex_0.pdf.
[4]Bertil Lintner, “Russia Arming up China’s New Cold War Rivals,” Asia Times, January 5,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1/12/08/briefing/biden-putin-ukraine-border-tensions.html.
[5]Andriy Zagorodnyuk, “How to Make a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Prohibitively Expensive,”Atlantic Council, January 9, 2022, 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ukrainealert/how-to-make-arussian-invasion-of-ukraine-prohibitively-expensive.
[6]Atlantic Council military fellows, “Will Russia make a military move against Ukraine? Follow theseclues,” Atlantic Council, January 20, 2022, 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new-atlanticist/willrussia-make-a-military-move-against-ukraine-follow-these-c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