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2022.12.30
瀏覽數
2729
俄烏戰爭已經超過 300 天,這場因為俄羅斯誤判情勢所發動的侵略性戰爭,在烏克蘭堅強抵抗下,已經呈現出衰敗的跡象。俄羅斯由多路向心的外線作戰,轉為在烏東及烏南的戰略對峙。隨著嚴冬的到來,兩軍作戰環境惡劣,讓戰爭也無法在短期內結束,可能會持續到 2023 年的夏天。因為俄烏戰爭帶來對全球格局的影響,牽動印太地區的戰略平衡。
以美國而言,俄烏戰爭攸關東歐北約國家的安危,美國必須支持烏克蘭的作戰,以免戰火延伸到波蘭或波羅的海三小國,讓北約東擴的地緣戰略利益退縮,更不能助長俄羅斯的擴張主義,成為東歐國家的安全威脅。西歐的北約國家因為俄羅斯能源供應問題,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猶豫再三,甚至希望俄烏雙方談判停止戰爭。如此作為,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產生牽制作用。所幸美國的援助加上烏克蘭軍隊的勇猛作戰,逐步扭轉俄烏戰爭的情勢。
作戰初期,美國將多數資源投注在俄烏戰爭,並不希望印太區域發生衝突,或者中共藉由烏克蘭戰爭,突然對台灣發起軍事行動。事實上,在俄烏戰爭初期,中共許多社群媒體強烈呼籲解放軍,應該趁勢解決台灣問題。尤其在中共召開二十大之際,俄烏戰爭連結美中關係的變化,整個印太情勢呈現中俄逐步建構戰略同盟,美國與其他同盟國加強戰略合作的趨勢。
在北約國家方面,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將重點放在印太區域,但是在美國單一國家軍力不足下,必須尋求其他盟國支援,尤其與美國簽訂防衛協定的軍事同盟。雖然,北約因為烏克蘭戰爭處於防範與警戒狀態,但對於中共在印太擴張,北約早已有所警覺,並在 2021 年北約高峰會中,明白警告中共的軍事威脅。北約國家如德國、法國、加拿大陸續派遣軍艦至西太平洋巡弋,美國重要盟友英國甚至派遣航空母艦至西太平洋進行聯合訓練,德國也派遣軍機至印太區域航行。這都顯示美國與北約同盟共同關注中共軍事威脅,在此區域展現軍事實力,以期發揮嚇阻作用。
在四方安全架構方面,原本 QUAD 同盟國家中最重視台海安全問題的是美國,日本則因為憲法約束,對台海安全介入處於被動狀態。通常是因為美國介入,日本則基於同盟關係必須介入,但是處於協助或是後勤角色。然而在安倍上台後,警覺台海安全對日本的關鍵性影響,對於台海問題的關切與防範比以往更為積極。不論是在雙邊會議或高峰會當中,日本必然會提出對台海問題的關切。日本對於西南諸島軍事部署的經營,以及對穿越宮古海域的監控仍會持續。如果美日可以共同巡弋台灣海峽將是深化台美日合作的指標。
就澳洲而言,因為軍隊規模的限制只能扮演協同美國作戰的角色,尤其在簽訂「澳英美同盟」(AUKUS)之後,勢必承擔更多任務與角色,但是比較偏重在南海問題。澳洲將來核潛艦或是海軍艦艇都可以協助美日部署,展現嚇阻態勢。澳洲參與美國或日本主導的聯合演習仍會持續。
就印度而言,雖然屬於四方安全同盟的國家,但是與其他三國並未簽署防衛協定,也不是軍事同盟,對西太平洋的議題沒有義務及責任。但因為印度的「東進政策」,以及與日本的友好關係,印度不會放棄聯合其他區域強權,東西夾擊中共的機會。印度不願意與美國建立同盟,繼續維持戰略自主的地位。但是當中共逐漸擴張,軍力可以匹敵美國,中印之間情勢又升高之際,仍需回頭尋求四方安全國家的協助。印度相對地必須承擔在印太區域的安全責任與義務。
在東協國家方面,在東協十個國家之中,因為地緣戰略利益的差異,對於台海議題的關切程度也不同。其中南中共海鄰接國家以及與美國簽署軍事同盟的國家,雖然不願意選邊,也無法擁有太多的自主權。菲律賓政權更替之後,對中共政策已有轉變,現在的政府極力捍衛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在無力抗衡下,必須仰賴與美國軍事同盟。由於菲律賓海空武力薄弱,很難在台灣海峽扮演安全性角色,但肯定的是,台海衝突必然外溢到南海及菲律賓,菲律賓必須提供美國海空與後勤基地。
新加坡不希望在美中兩國選邊,但是在與美國簽署安全合作條約時,某種程度已經選擇美國作為安全合作夥伴。要維持美國安全承諾,對於美國在地緣上安全要求,必須加以回應。雖然美國與新加坡相關同盟機制並未針對台灣海峽,但新加坡將更加關注台海情勢,並在戰略回應上保留彈性空間。如果中共堅持以九段線作為擁有南海主權的依據,越南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仍有可能與中共在南海主權議題發生碰撞。越南與俄羅斯及印度安全關係密切,但能抗衡者僅有美國。越南將會保持大國平衡政策,但會樂見美中碰撞下,中共國力的衰退。
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當中,俄羅斯仍在積極增兵,希望能夠維持現有的作戰成果。烏克蘭則在反攻成果下,可能以收回 2014 年被占領土地為目標,不會以現況和俄羅斯談判。這場戰爭的延續仍會持續對印太區域情勢造成影響,尤其習近平在二十大後持續掌握政權,美中戰略競爭態勢並未緩解之情形下,美國仍會持續強化區域同盟與安全合作的鏈結。中共則會拉攏印太重要國家,分化這些國家與美國關係,以各個擊破的方式,先減緩美國及同盟對中共的壓力,再利用 3 年到 5 年時間,積極提升軍事能力,嚇阻美國對印太區域領土主權問題介入的決心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