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2020.12.31
瀏覽數
1376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政經格局產生巨大衝擊。中國和美國兩大強權因為疫情,加速了經濟、科技與供應鏈的脫鉤,美中兩國從接觸走向對抗,關係陷入冰點。我國因位處兩大強權競爭的前緣,重要性與日俱增。8 月、9 月美國政府高層官員接續訪台,但與此同時,中共解放軍也加大軍事恫嚇的力道,不但在多個海域舉行軍演,軍機也幾乎每天襲擾台灣,使得我國安全情勢更加複雜化。鑒此,本報告從政治、軍事和社會經濟等層面,剖析中共於 2020 年的發展與挑戰,綜合各章節論如下。
一、政治篇:疫情下的中共治理與政治突圍
第一章旨在探討中共面對疫情時為何選擇「制度優勢」作為宣傳基礎,又其宣傳中國制度優勢所欲達到的目標為何。該文指出中共在面臨「疫情大考」的情況下,宣傳制度優勢可以彰顯中共的治理效能,重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具有國際競爭力,藉此挽回中國公眾對制度的信任。而「制度優勢」的具體內涵包括:「集中力量辦大事」與「堅持人民當家作主」。這個宣傳基調一方面要凸顯中國共產黨領導戰「疫」有方,唯有堅持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才能戰勝疫病,再者,該體制相較於西方體制更具備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是強調該體制以人民利益馬首是瞻,藉此確立後續防堵疫情等相關政策之權威性與施政基礎。總結來說,在中共的國家治理邏輯中,黨對於意識形態和思想的管制至關重要,若官方的意識形態鬆動,共產黨將面臨喪失統治權威的風險。
有別於第一章著重對內宣傳,第二章將探討的焦點置於疫情期間中共如何運用其宣傳機器進行大外宣。本章提到疫情下中國的大外宣有幾項特點:首先,中共的外交系統和宣傳部門專業分工,前者定調宣傳口徑,後者製作宣傳內容,並互相援引散播袒護中國立場的觀點。其次,宣傳的重點隨著疫情的發展呈現不同的主調、副調,從一開始的隱匿疫情、到正能量的強力放送、到宣揚中國對外伸援與合作,最後走向批評他國和散布陰謀論與不實訊息的敵意宣傳。這一切的宣傳作為目的是轉移焦點、操弄國際輿論並改寫疫情敘事。該文主張上述宣傳的動機,歸根究底在於中共維護內部的穩定和統治的正當性,因此中共政權關注的不是病毒,而是威脅政權的輿論。然而,這樣的外宣不僅無法「扭轉」中國受損的形象,其咄咄逼人、片面宣傳乃至於散布不實訊息的做法反而適得其反,引起他國對中國的疑慮。
今年 5 月,當世界各國還陷在疫情的泥沼時,中共趁機強推《港版國安法》,導致過去中共承諾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名存實亡。有鑑於此,第三章首先回溯「一國兩制」的制度發想與設計,接著探討《港版國安法》條文在哪些層面上背離制度設計的初衷並侵蝕香港的自治權,最後對《港版國安法》的後續效應提出深刻的分析。總結來說,本文認為《港版國安法》立法不符合《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的設計精神,並嚴重侵害香港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權,使得香港原本享有的自治權如今都受到中央的管轄。就《港版國安法》對香港民主發展的後續效應部分,本章作者強調《港版國安法》中關於分裂國家罪等罪名適用範圍廣泛,將嚴重打擊香港的民主運動和反對勢力。在中國逐步收緊對香港的管制下,香港未來的發展並不樂觀。
在探討完香港的情勢之後,第四章將分析的焦點置於台灣,剖析疫情下中共的對台政策是否發生轉變,及其變化的成因。本章作者認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擊,中共同時面臨了國內和國際的壓力,兩岸之間的民間交流因為疫情幾近停擺,因此中共的對台政策有延續,也有變動。該文指出延續部分在於中共對台政策的立場和原則。基本上中共仍依據「習五條」的指導對台「經社促統、以武逼和」,即便在疫情期間,中共仍持續推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統戰工作。變動的部分則包括中共提高「反台獨」的論述比重,及軍事威嚇次數和強度的增加。綜合上述觀察,該文認為 2020 年美中台關係變化是造成中共對台政策變化的主因,尤其是下半年台美關係升溫,如美國衛生部長、國務次卿訪台及對台軍售等,使得中共加強軍事威嚇力道來遏止其所謂的台獨氣焰。只是,中共對台的強硬作為不僅無助於爭取台灣民心,也是讓兩岸越走越遠的始作俑者。
二、軍事篇:當前中共軍事威脅與布局
第五章接續中共對台軍事恫嚇的討論,進一步彙整 2020 年解放軍在台周邊的軍事活動,並對解放軍強化對台威嚇的成因和效果進行評估。在比較共機擾台路徑與頻率之後,該文指出今年共機擾台模式以入侵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為最大宗。細探其成因包括:去海峽中線化、壓縮我防衛縱深、為潛艦伏擊區預作準備,及對抗美軍的軍事活動等。在政治層面上, 中共也透過軍機擾台來回應台美之間的交流與關係升溫。此外,由於美中關係緊繃、中國國內民族主義高漲,因此解放軍在台周邊的軍事活動,除了恐嚇台灣民眾、營造兩岸的緊張氛圍外,亦可進行對內宣傳,抒發中國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然而,中共對台的軍事威嚇卻無助於區域情勢的穩定與兩岸關係的和平。未來中共仍會以實現強國強軍為目標,投入巨大資源建設武裝力量,對台軍事恫嚇力道也不會鬆手,吾人應密切關注解放軍建軍的發展狀況,並適時提升我國的防衛力量。
第六章關注的焦點是解放軍海軍。近年來解放軍海軍的發展速度驚人,儘管中共海軍的戰力仍遜於美國海軍,但其艦艇數量及其發展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已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是故,本章作者針對解放軍海軍理論、編成和部署、及戰力成長等面向進行探討,以達知己知彼之效。首先,作者明示解放軍海軍理論由「海上決戰」論轉向局部制海的「離岸平衡」論。其戰略目的旨在嚇阻、遲滯或降低美軍干預台海及其他近海主權衝突的能力。比較軍改前的 2014 年和軍改後 2020 年解放軍海軍戰力,該文認為儘管艦艇總數量相去不遠,但隨著艦艇現代化,噸位大型化,2020 年中國海軍整體戰力大為提升。在遠海任務方面,解放軍海軍不僅持續遠航長航,也開拓新的海外基地與據點,以配合一帶一路計畫,保護日益增長的海外利益。最後,中國的造船工業經整併後展現造艦效率,但在歷經中美科技戰、貿易戰後,其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解放軍之所以快速的現代化,有賴於背後龐大的軍工產業。因此,第七章回溯中國軍工產業的發展歷程,探討中國十大軍工集團與軍工產業聚落現況,並分析中國軍工產業發展之限制。首先,在發展路徑上,歷經數個階段後中國軍工產業發展強調「國家主導」、「需求引導」和「市場運作」的整合。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驅動,以大型國有軍工企業為核心龍頭, 結合區域優勢產業,建立產業聚落。當前中國的十大軍工集團分別涵蓋兵器、航空、船舶、航天、核工業和軍工電子等領域,構成解放軍軍備研發、生產和外銷的關鍵命脈。即便如此,本章作者認為軍工集團之產能可能跟不上需求、關鍵技術有待加強、央企改革轉型困難、及「民參軍」不易推進等因素,導致中國軍工產業的發展仍有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未來中國傾向增加其在全球軍火市場的比重,並藉由軍品鞏固其與勢力範圍內各盟國之關係,以鞏固其軍工產業的發展。
第八章聚焦於中共近年來的軍事外交。本章作者爬梳自 2013 年以來三部中共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共的軍事外交布局以戰爭遏制、超前部署、安全輸出為導向,其內容涵蓋軍事首長之往來、聯合演習和訓練以及武器出口等。在觀察軍事首長互訪後,發現軍事首長之訪問以柬、越、緬、印尼等國次數最多。疫情爆發後,中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激烈交鋒,中共軍事外交標的再次回防轉移到南海沿岸東協國家。另外,無論是以中共涉外實兵演訓之主要對象,以及中共近期軍售之重鎮而言,都顯見當前中共之軍事外交以東南亞區域為核心。這樣的軍事外交布局反映其新時代國防戰略方針。
三、社會經濟篇:中共經社發展與對外影響力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中國與全球經濟,美中之間的競爭從貿易戰延伸到科技、金融戰。第九章則檢視中國在面臨上述經濟挑戰下, 提出那些經濟轉型的戰略,並對其面臨的障礙提出評析。本章作者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已逐漸回穩,但整體而言消費依舊疲軟,且面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之限制。為解決此問題,中共十四五規劃推動以內需為主並發展自主技術作為因應之道,具體政策包括推進城鎮化、提高政府投資、擴大新基礎建設與刺激國內消費等。然而,推動城鎮化將使城鎮的失業問題惡化,增加對內投資之項目恐面臨資金來源的問題,新基礎建設將惡化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最後在國內外景氣不佳,預期未來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消費成長幅度恐將有限。綜合這些觀察,該文主張中國的經濟前景仍充滿變數。
中國官方計畫 2020 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並在中共建黨百年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然而,中國的疫情、水情和災情徹底打亂官方的步調。因此,第十章便針對中國脫貧攻堅所面臨的困境及未來發展進行研析。本章作者指出今年中國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秋行軍蟲、非洲豬瘟疫情、蝗災與水患的侵襲,導致脫貧攻堅工作受到嚴重的衝擊。然而,由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習近平上台之後的重要政治任務,不容失敗,因此作者研判為了達成習和中共設定的「政治目標」,中國會在官方和媒體的一遍掌聲下宣布中國已打贏脫貧攻堅戰,但這個靠數據灌水、取消幫扶金或強拆民房所營造的脫貧假象無法經得起時間考驗。
疫情除了直接衝擊中國經濟之外,其效果更外溢到社會層面,對中國的社會穩定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第十一章從社會的角度剖析疫情對中國社會穩定產生何種挑戰,並觀察中共針對這些挑戰的應對措施。首先,該文歸納出三點疫情帶來的挑戰,包括:暴露中國政府體制的弊端、讓地方財政陷入困境及失業潮與集體事件等。然而,在中共「穩定壓倒一切」的意志下,藉由疫情來強化社會控制,例如:加強網上言論的審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進行監控;此外,也透過各種手段強化愛國主義宣傳,並以「脫貧」、「現代化」為藉口對少數族群實施漢化。總結來說,本章作者認為疫情並未讓中共反省其體制的缺陷,反倒採取變本加厲的手段和力道進行更嚴密的社會控制,疫情過後中國人民犧牲的不只是「健康」,還有更多的「自由」。
最後,第十二章探討的焦點是中共的認知作戰。本章除介紹認之作戰的內涵及特點外,並以 2020 年疫情延燒的情況下,中共如何進行認知作戰。作者指出,中共儘管未能成功影響台灣 2020 年初的總統大選,但在之後採取共機擾台搭配網路假訊息、駭入總統府網站竊取竄改文件後再以網路散布的方式,持續對台施行認知作戰作為。未來中共並將利用其戰略支援部隊,以網路站搭配認知戰的方式持續影響對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