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俄烏衝突的外交回應及統獨問題
2022.03.11
瀏覽數
1137
壹、新聞重點
本文研究範圍為顧及時效性,分析整理自 2022 年 2 月 4 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在北京會面以來,中國對於俄烏衝突事件的外交回應,其中包含習近平在會晤中的發言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新聞記者會內容。現況發展為 2022 年 2 月21 日普欽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 )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Lugansk People’s Republic)獨立,並命令俄軍以「維和人員」身分進駐。[1] 2022 年 2月 24 日正式進攻烏克蘭,從北東南三方攻擊基輔等多處地方和軍事設施,包含烏克蘭國民衛隊司令部已被炸毀。[2]從俄羅斯大軍陳兵烏東邊界、到進攻的這段期間,中國外交部屢屢被迫表態,但因俄羅斯採取讓烏東國家先獨立再承認的方式,使中國回應內容無法直率的做出具體立場陳述和貢獻,僅能做出道德性的呼籲,反而更透露出外交上和統獨立場上的兩難。此外,因為國際近期常將烏俄問題和台海問題做對比,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 2022 年 3 月 8 日記者會上,也只能老調重彈稱根本上的不同在於「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選擇性忽視普欽也同樣以類似主張作為入侵烏克蘭的藉口,以下分別評析種種矛盾和兩難。
貳、安全意涵
一、中國在挺俄與堅守外交和「統獨原則」間陷入兩難
雖然近期中國總書記習近平於北京冬奧開幕當天會晤了俄國總統普欽,並在共同記者會上強調:「面對深刻複雜演變的國際形勢,中俄矢志不渝深化背靠背戰略協作,肩並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這是對中俄兩國乃至世界都具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抉擇,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動搖」。[4]習的發言充分顯現出中俄的戰略結盟深化,並會相互支持的決心。就當時俄軍已重兵陳兵烏東邊界的時機點來說,甚至可以解讀為中國力挺俄國戰略決定也不為過。
但中國外長王毅在 2022 年 2 月 19 日第 58 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表態中國的外交原則是:「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因為這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體現的是聯合國憲章的宗旨,也是中方一貫秉持的原則立場,對烏克蘭也不例外」。[5]使得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對於媒體提問如「中方一貫支持不干涉內政及尊重他國主權原則,俄羅斯承認『分裂地區』是否侵犯烏克蘭主權?」等立場問題,也僅能以「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尊重」作為回應,也不敢給予宣告獨立的二個烏東國家給予外交承認。[6]代表中方絲毫不敢透露出相挺俄羅斯作為的立場,而這恰恰顯示出之前中俄兩國元首兼戰略結盟的決心不足。
就中方立場而言,兩難在於俄國是目前為數不多願與中國維持戰略夥伴關係的大國,但承認烏東國家獨立卻也與其一直反對「分裂主義」的內外立場矛盾,因可能變相鼓勵了中國自身的「疆獨」、「藏獨」甚至是「港獨」未來向外尋求外交承認。故從中國在這短短不到一個月內的發言和作為觀察,烏俄衝突中的中國,其實陷入了堅持外交原則和是否堅定支持戰略盟友的兩難。
二、外交詞鋒集中攻擊美國和北約以迴避「統獨爭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衝突期間,不提俄羅斯主動發起戰爭,反而與俄羅斯論調一致攻擊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抨擊其違反「安全不可分割原則」(indivisible security),並違反不再將北約東擴的承諾。前者被視為在安全事務上不應針對特定國家,一國的安全強化不應以他國的安全為代價,並已被寫入多份國際協議文件之中。[7]後者的脈絡則是可追溯至蘇聯解體之後,北約組織努力吸納前共產主義國家加入,歷經五次擴張後,至 2008 年北約「布加勒斯特會議」(Bucharest Summit)承諾讓烏克蘭與喬治亞加入北約,使得俄羅斯對於自家後院可能成為致命安全破口深感憂慮。
即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華春瑩、汪文斌等人不斷以「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都應當得到共同維護,這是中方一貫秉持的原則」、「烏克蘭問題有著複雜和特殊的歷史經緯,理解俄方在安全問題上的合理關切」閃避外界詢問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和承認烏東獨立與否的問題。但在問及衝突責任時,總是振振有詞的抨擊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甚至其外長王毅在 2022 年 2 月 26 日與德國外長通電話時批評:「冷戰早已結束,北約有必要重新考慮自身的定位和承擔的責任」,並表明「中方不贊成用制裁手段解決問題,更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的立場。[8]2022 年 3 月 5 日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時再次呼籲「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直面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重視北約連續東擴對俄安全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9]這代表中國一來在外交上仍然以較為迂迴和轉移責任到歐美國家的方式,間接對俄羅斯的開戰理由表達支持,二來迴避掉對於是否外交承認烏東的「民族自決」和宣告獨立的尷尬問題。
參、趨勢研判
一、俄烏衝突或將為台海衝突情境提供借鏡
本次俄烏衝突已經暴露出威權國家對民主國家肆意進攻的侵略本質,並被導入台海安全問題的對照之中,引起美日等相關國家對於中國是否將以相同方式片面對台動武的憂慮。因此,本次俄烏衝突從開始和現在的過程,甚至未來的結果,不但讓台灣人民感同身受,更可能成為未來台海衝突的借鏡,其趨勢反映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普欽在對烏開戰前的演說中稱烏克蘭「不只是鄰國,而是我們歷史、文化及精神世界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這種以歷史民族情感作為將烏克蘭納入俄羅斯傘下的論述,與中國對台灣的統一主張極為類似,故可預見這類論述成為兩岸開戰理由的可能性極高。其次,若俄烏衝突以俄羅斯獲勝並推翻原烏克蘭政府作為結束,則將急速提高世界對於俄羅斯甚至中國未來持續採取武力改變現狀的戒心,並將研擬比將俄羅斯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支付系統更具嚇阻性的具體作為,以防憾事再度發生,這對台灣安全將更有保障。最後,若俄羅斯因戰事進展不順而必須與烏克蘭和談終戰,其意義在於顯現本國人民作戰意志比武器裝備更能夠決定戰爭勝負,激勵台灣自我防衛意識的發展。
二、中國未來將維持「敲邊鼓」角色
中國的主要外交利益並不存在於東歐,但因為與俄國的夥伴關係以及烏俄歷史問題與台海問題的相似性,使得中國難以完全置身事外。尤其在外交場域中,牽涉到國家主權、人道立場等廣泛議題時,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幾乎無法撇清其責任。然而,正因為這次主動發起進攻的乃是俄羅斯,使得中國在外交上陷入了尷尬的局面,故在大國責任和戰略盟友之間的拉扯下,中國只能在安理會對於制裁案投下棄權票,並持續闡述呼籲各方和平對話等「敲邊鼓」的作為。當然,中國也不可能應美國呼籲去影響俄羅斯,只能在雙邊元首對話中,做出象徵性的道德表態,作為對於國際社會的交代。例如 2022 年 2 月 25 日習近平和普欽通電話時表示「支持俄方與烏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11]只能以道德呼籲的方式鼓勵和平談判解決,而沒有任何實質的外交或經濟作為。故未來可預期中國僅會停留在「敲邊鼓」的角色,而不會有任何具體作為,直至烏俄得到最終談判果為止。
[1] 〈普丁為何要承認烏東 2 小國獨立?外媒曝原因:將有正當理由出兵〉,《ETtoday 新聞雲》,2022 年 2 月 22 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222/2194348.htm#ixzz7LnJ3UPEH。
[2] 〈快訊/俄羅斯再炸!烏克蘭:「國民衛隊司令部」遭摧毀〉,《三立新聞網》,2022 年 2 月 24日,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76094。
[3]〈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國外交部》,2022 年 3 月 8 日,https://www.mfa.gov.cn/web/gwwyjwjbzwyhdzwjztw/index.shtml。
[4] 〈 習 近 平 同 俄 羅 斯 總 統 普 京 會 談 〉,《 中 國 外 交 部 》, 2022 年 2 月 4 日 ,http://new.fmprc.gov.cn/web/zyxw/202202/t20220204_10638888.shtml。
[5] 〈王毅:各方需為和平而努力,而不是一味製造恐慌,渲染戰爭〉,《中國外交部》,2022 年 2月 19 日,https://www.mfa.gov.cn/wjbzhd/202202/t20220219_10643695.shtml。
[6] 〈2022 年 2 月 22 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中國外交部》,2022年 2 月 22 日,https://www.mfa.gov.cn/web/wjdt_674879/fyrbt_674889/202202/t20220222_10644486.shtml。
[7] 相關文件包含: 1975 年《赫爾辛基最終議定書》(the 1975 Helsinki Final Act of the 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1990 年《新歐洲巴黎憲章》(Charter of Paris for A New Europe)、1997 年《 俄羅 斯— 北 約 基本 法》(the 1997 Founding Act on Mutual Relations,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NATO)、1999 年歐洲安全組織的《伊斯坦堡文件》(Istanbul Document)以及 2010 年《俄美新削減武器條約》(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n Measures for the Further Reduc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New START Treaty)
[8] 〈 王毅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通電話 〉,《 中 國 外 交 部 》, 2022 年 2 月 26 日 ,https://www.mfa.gov.cn/web/wjdt_674879/wjbxw_674885/202202/t20220227_10645941.shtml。
[9] 〈 王 毅 應 約 同 美 國 國 務 卿 布 林 肯 通 電 話 〉,《 中 國 外 交 部 》, 2022 年 3 月 22 日 ,https://www.fmprc.gov.cn/wjbzhd/202203/t20220305_10648368.shtml。
[10] 〈普丁發表全國談話:烏克蘭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ETtoday 新聞雲》,2022 年 2月 22 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222/2193894.htm#ixzz7MGt6p3Qo。
[11] 〈 習 近 平 同 俄 羅 斯 總 統 普 京 通 電 話 〉,《 中 國 外 交 部 》, 2022 年 3 月 22 日 ,https://www.fmprc.gov.cn/zyxw/202202/t20220225_106456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