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日本防衛研究所新版《東亞安全戰略概觀》
2022.06.22
瀏覽數
2486
壹、新聞重點
2022年5月31日,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發表年度刊物《東亞安全戰略概觀》(東アジア戦略概観 2022;以下簡稱《概觀》)。[1] 該刊物自1997年首度刊行至今已26年,每期均分析日本周邊國家以及有關東亞的域外主要國家過去一年的主要安全動向,並以日文和英文公布。其中,每期內容幾乎均列有「中國」專章,論述中國的政治、軍事或社會等多元議題。
中國向外擴張引發國際憂慮,日中關係緊繃也無改善跡象,而過去十年日本致力強化防衛力、著手具有針對中國的防衛規劃,此等情事均令國際社會關注日本對中國的立場。在這情況下,《概觀》遂成為外界暸解日本防衛部門對中立場的重要資訊來源之一(按:防衛省另一研究中國的重要刊物為《中國安全戰略報告》)。「防衛研究所」隸屬日本防衛省,是日本政府唯一國防智庫,其見解向獲日本政府內外人士參考重視。《概觀》本身雖然不是日本防衛政策,但某種程度反映日本防衛政策之方向,值得吾人予以分析。
本文聚焦在新版《概觀》的第三章「中國」,並與其他篇章論及中國部分比較分析,以理解日本防衛省智庫對中國內外安全動向的觀察視角。此外,第八章「日本」關注中國與台海情勢,並且主張強化日本防衛力,故本文亦加以分析。
貳、安全意涵
《概觀》每期發行後,日本國內外媒體每年均多所報導,而我國防部更將1997和2001年度版內容譯為中文。2022年新版《概觀》由以下各章構成,各章內容由不同作者執筆:
第一章:美軍撤退阿富汗後的大國政治 第二章: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邦交正常化的進展 第三章:中國:強化統制的中國共產黨 第四章:朝鮮半島:南北兩韓各有進展的飛彈多樣化 第五章:東南亞:政變後的緬甸情勢與區域安全 第六章:俄國:新「國家安全戰略」與準軍事組織的發展 第七章:美國:對中「戰略競爭」的各種樣態和國際領導權走向 第八章:日本:大國競爭時代所需要的政治抉擇
究其章節安排,自2017年之後「中國」均列在每期第三章,今年度版亦同。而「中國」→「朝鮮半島」→「俄國」之專章先後順序,也反映日本對於外來威脅嚴重程度的認知。換言之,在防衛省智庫眼中,中國仍然是日本最大威脅,而侵略烏克蘭、與日本有領土爭議的俄國威脅僅在其後。
一、「中國」專章反映對中國政軍發展動向之警戒
新版《概觀》第三章聚焦中國近期國內政局發展、國際關係以及軍事現代化動向。在國內政局發展方面,該章關注習近平政權強調「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並在第14個五年規劃(簡稱「十四五規劃」)下推動經濟的努力,指中國提出的經濟政策,具有「內向化」的傾向。該章亦關注北京強化對香港的管治。
在國際關係方面,該章認為中國與民主主義國家之間的對立日深,不僅持續與美國對立,與歐盟和歐洲主要國家間的不和,同樣有增加趨勢。對於這種對外關係的齟齬,中國採取「擴大夥伴關係」以作為因應,而這方面中國最重要的夥伴便是俄國。該章並指出,中、俄兩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外交言說,刻意展現諸多理念相通的面向,來向對國際社會展現,兩國緊密合作有其意識型態或理念之基礎。[2]
在軍事發展方面,該章認為習近平透過提出「思想」(例如,習近平的強軍思想)與整備「法制」(例如,修訂《中國國防法》、《中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法規),來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時強化中國的軍力發展。
整體而言,儘管新版《概觀》第三章多是對中國靜態敘述,但內容凸顯北京當局對內強化管治,對外展現強硬並重視與俄國合作,對軍隊則以思想和制度加強掌握。對該章作者而言,中國內外政軍情勢相當緊繃,其對中觀點並不樂觀。
二、「俄國」專章亦透露對「中俄聯手」疑慮
《概觀》除第三章之外,「俄國」專章(第六章)亦觸及中國,除闡述俄國《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戰略文件、俄國對戰略環境的認知、軍隊現代化與準軍事組織強化等議題外,也論述中俄兩國在日本周邊合作的動向,例如兩國在日本海舉行「海上合作2021」聯合軍演(2021年10月),以及演習結束後兩軍環繞日本一周。此外,該章指出,美國、英國、澳洲三國組成美英澳安全聯盟(AUKUS),中俄兩國對此皆同持反對立場,也警惕歐洲國家陸續制定「印太戰略」,以及日益關切印太和平。[3]
三、「日本」專章主張提升防衛費、關注台海並強調對中嚇阻
「日本」專章(第八章)比較2000年和2020年之數據,指日中兩國在東北亞四國(日本、中國、南韓、台灣)的軍事支出總額占比,出現明顯的消長現象:2000年四國軍事支出總額中,日本占38%、中國占36%、南韓占11%、台灣占15%;到了2020年,日本占17%、中國占65%、南韓占13%、台灣占5%。該章據此主張,日本應將防衛經費增加至約10兆日圓,亦即約日本GDP百分之二。[4]
此外,該章用約兩頁之篇幅闡述「台灣海峽課題和強化嚇阻力」,指近年美日兩國的「2加2(兩國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間的)會談」以及元首峰會,屢屢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其背後的危機感來自於中國升高對台軍事壓力,以及儘管美國全球軍力優於中國、但中國在短期決戰方面漸佔優勢之事實。再者,在美中戰略競爭之大背景下,中國不僅對付台灣,其官方船隻在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也動作頻頻,而且台海若生戰端戰火亦可能波及日本,故日本其實也是當事者,應該強化對中國的嚇阻力量。
最後,《概觀》的用詞和詞彙出現頻率,也顯示新版特別聚焦中國。前述已指出除「中國」專章外,就連「日本」專章也關注中國。若計算用詞頻率,發現「中國」一詞在「日本」專章裡出現高達69次,遠多於去年版的16次。[5]
參、趨勢研判
一、《概觀》反映防衛省智庫認為中國威脅嚴峻
此外,日本政府部門或其外圍機構對於公開發行之刊物內容,向來用詞謹慎且字斟句酌,呈現觀點但表述方式並不尖銳。然而在這方面,今年版《概觀》卻罕見地明確表示,日本周邊安全情勢嚴峻,而日本身為當事者,應提升防衛預算以增強對中嚇阻力。
再者,如前所述,2017年版《概觀》首度調整章節順位,將「中國」專章列在「朝鮮半島」之前,而《防衛白皮書》到2019年版才將「中國」篇放在「朝鮮半島」篇之前。防衛省《防衛白皮書》顯然係參考《概觀》後進行調整。今年版的《防衛白皮書》目前正進行編制,從《概觀》內容與立場看來,可推測今年版《防衛白皮書》,甚至修訂中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畫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其針對中國的部分將可能出現較過往強硬的表述。
二、俄烏戰爭長期化恐加深日本對「中俄聯手」疑慮
近年來,日本政府持續關注中俄兩軍在日本周邊海空域的各自單獨或共同行動,尤其警惕兩軍行動間的連動關係,並認為是針對日本的合謀。從新版《概觀》觀察中國和俄國的角度看來,日本防衛省智庫顯然與日本政府秉持相同認知,直視中國和俄國軍事聯手對付日本的可能性,並透過《概觀》提出警告。
以俄烏戰爭來說,北京當局不斷遭國際社會質疑,暗地裡支援俄國侵略烏克蘭。事實上,媒體披露中國政府引導輿論支持俄國,[6] 民調也顯示多數中國民眾認為支持俄國符合中國利益,[7] 而中國也的確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力挺俄國,例如對聯合國大會在今年4月投票決定暫停俄國在人權理事會資格,中國即投下「反對」票。[8]《概觀》質疑中俄持續友好關係,並非沒有理由。
此外,從《概觀》的論述看來,對中俄兩軍同時出現在日本周邊一事,日本政府至今仍將其解讀為「中俄欲合謀對付日本」。今後隨著俄烏戰爭膠著長期化,日本可能也會認為這與「中國擁護俄國」有關。因此,未來日本對於「中俄聯手對付日本」的疑慮,勢將進一步加深。近期內日本對於中國、俄國的相關政策,吾人應當密切觀察持續注蒐。
[1]《東アジア戦略概観2022》,《日本防衛研究所》,2022年5月31日,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j2022.html。
[2]《東アジア戦略概観2022》頁76,《日本防衛研究所》,2022年5月31日,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j2022.html。
[3]《東アジア戦略概観2022》頁171,《日本防衛研究所》,2022年5月31日,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j2022.html。
[4]《東アジア戦略概観2022》頁248-253,《日本防衛研究所》,2022年5月31日,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j2022.html。
[5]〈第7章 日本――ポスト・コロナの安全保障に向けて〉,《東アジア戦略概観2021》頁218-241,《日本防衛研究所》,2021年4月1日,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pdf/eastasian2021/j07.pdf。
[6]儲百亮,〈中國引導民間輿論支持俄羅斯,放大對西方敵對情緒〉,《紐約時報中文網》,2022年4月6日,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20406/china-russia-ukraine/zh-hant/。
[7]〈調查:75%中國線民認為支持俄羅斯符合中國利益〉,《德國之聲》,2022年5月11日,https://reurl.cc/LmLAge。
[8]〈聯大表決通過人權理事會將俄停權 各方反應一次看〉,《中央社》,2022年4月8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408017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