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烏克蘭戰爭勝利」定義
2022.07.15
瀏覽數
2122
壹、新聞重點
目前烏克蘭與俄羅斯在頓巴斯進入火炮互轟的陣地戰,俄軍每天發射六萬發砲彈與火箭,烏軍幾乎消耗光蘇聯時代庫存彈藥,每天有100至200人喪生。西班牙援助烏軍200噸彈藥,只能持續兩小時戰鬥。美國提供槍械附帶120發子彈,也只能維持15分鐘戰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呼籲西方國家提供一千門155mm榴彈砲、300輛多管火箭發射車、500輛戰甲、兩千輛裝甲車以及一千架無人機,烏東戰爭就是人員、士氣與彈藥的消耗戰。[1]
貳、安全意涵
烏克蘭戰爭前景出現兩極看法,樂觀者認為消耗戰將使俄軍無力繼續推進,悲觀者質疑烏軍反攻收復失土的戰力。
一、俄軍未來攻勢可能陷入停頓
隨著烏軍撤守烏克蘭東部北頓內茨克(Sieverodontsk),俄軍看似朝控制頓巴斯邁進一步,但俄軍無差別轟炸才取得緩慢進展。按照俄軍消耗砲彈速度,幾乎沒有任何國家可打持久戰。俄軍也遭受裝備和人員損失,令人懷疑目前攻勢還能持續多久。俄國只能在未來數月繼續攻打烏國,接著面臨資源耗盡,無力推進的轉捩點。[2]
二、英國國防部認為俄軍將「空殼化」
英國國防部認為,烏軍撤出北頓內茨克市,轉進在利西昌斯克(Lysychansak)高地鞏固陣地,並深入敵後破壞指管系統。俄軍在白俄羅斯與俄國領空發射AS-4與AS-23a飛彈,這些飛彈應瞄準戰略性目標,卻只獲得戰術性優勢。俄軍集中6個軍的精銳部隊發動攻勢,也僅奪得北頓內茨克。俄軍將「空殼化」,逐漸失去戰鬥力。[3]
三、拜登政府質疑烏軍能否奪回失土
對於烏軍在年底前是否能奪回失土,拜登官員私下持悲觀態度,一個較小的烏克蘭似乎不可避免。他們認為,基輔無力部署光復失土的足夠兵力。烏軍能否收回失土,更與西方國家提供武器多寡有關。北約援助的先進武器,除了需要時間訓練,數量也相當有限。基輔正式向華府要求48套海馬士火箭系統,目前只得到12套。何況俄軍同樣進行整補與記取錯誤教訓,烏軍未必能夠收復2月24日後的失土。[4]
參、趨勢研判
「烏克蘭戰爭勝利」界定為:讓俄軍在烏東「戰略失敗」,外交談判時機未成熟,直接軍事手段風險高,目前進行政軍經全面壓制。
一、勝利定義是讓俄國「戰略失敗」
戰爭進入第五個月,俄軍推進不如預期,付出慘痛代價。普欽不能贏,但是否需要羞辱莫斯科。烏克蘭雖然也有不能輸的壓力,然而收回失土攻守易位,必須付出更多生命財產損失。雙方都無法獲得決定性勝利,讓俄國戰略失敗,停止在烏克蘭的行動,似乎成為可能選項。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指出:「我們要「自由與獨立」的烏克蘭,「弱化與孤立」的俄羅斯,以及「強大、團結與果斷」的西方國家」。[5]
蘇利文的「俄國戰略失敗」相當抽象,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就比較具體明確,他曾經暗示要將俄軍趕出開戰前的邊界,稍後表示應交由烏克蘭人民決定。強森指出,艱苦打敗希特勒換來長久和平與繁榮,這個戰後國際秩序仍值得維護。抵抗俄軍侵略不僅代價高,而且需要「戰略忍耐」(strategic endurance)才能奏效。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勝利定義更具妥協性,他認為「和談愈早愈好,即使犧牲一些領土也在所不惜」。[6]
二、外交談判時機尚未成熟
馬克宏與義大利外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贊成外交解決,認為普欽會理性評估他在戰場困境與制裁苦果。不過反對者認為,普欽難以預測,常視協議為廢紙,加緊控制國內媒體與反對人士顯示其地位受到挑戰。對澤倫斯基而言,82%烏國民眾認為,即使戰爭拖延,無論如何都不同意以領土換取和平,目前雙方談判時機尚未成熟。
三、施加更多直接軍事手段
在外交無解的情況下,軍事選項更有吸引力。支持者認為在人道主義考量下,可以建立禁航區或海上安全走廊,尤其後者動用艦艇護航烏國穀物出口。然而,建立海上安全走廊,需要黑海土耳其等北約盟國的支持。不管是直接介入或暗中介入,除了增加與俄國開戰風險,若盟國沒有一致共識,很容易陷入分裂局面。這是普欽不顧重大犧牲,苦撐待變所想要看到的。
四、政軍經「全面壓制」
「全面壓制」(comprehensive compellence)主要在增加俄羅斯政治、軍事、經濟成本,進而迫使普欽停止「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壓制」包括歐盟抵制俄國石油,美國提供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動用凍結俄國資金支付烏國重建經費,支持烏國成為「歐盟候選國地位」等。「全面壓制」不完全只有棍子,有時祭出胡蘿蔔增加俄國妥協誘因,例如取消某些制裁項目。澤倫斯基表示,「自由與中立」的烏克蘭是可能的。「中立」非指經濟或政治中立,而是指不加入北約的「軍事中立」,顯然釋出善意。
[1]Andrea Rosa, “Men, Morale, Munitions: Russia’s Ukraine War Faces Long Slog,” Associated Press, June 20, 2022, https://www.militarytimes.com/news/2022/06/20/men-morale-munitions-russias-ukraine-war-faces-long-slog.
[2]Liz Sly, “Russia Will Soon Exhaust Its Combat Capabilities, Western Assessments Predict,” Washington Post, June 25, 2022,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2/06/25/ukraine-russia-balance-of-forces.
[3]“Intelligence Update,” Defense Intelligence, June 28, 2022, https://pse.is/4c66lg.
[4]Natasha Bertrand, “Biden Officials Privately Doubt That Ukraine Can Win Back All of Its Territory,” CNN, June 28, 2022, https://reurl.cc/9G2A2Y.
[5]Charlie Dunlap Jr., “Dr. Frank Hoffman on ‘Defining and Securing Success in Ukraine’,” Lawfire, June 20, 2022, https://reurl.cc/A7oWoK.
[6]Chris Mason, “Chris Mason: What Is Boris Johnson's Goal on Ukraine?” BBC, June 28, 2022, https://www.bbc.com/news/uk-politics-6195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