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鳥之啄──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有用嗎?
2023.05.03
瀏覽數
1901
壹、新聞重點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中國正在考慮禁止某些稀土相關的技術出口,包含加工和提煉稀土元素的技術,以及用於製造高性能永磁合金技術,以對抗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及出口管制,因為中國控制了全球近九成的稀土產量,使得稀土成為美、日在高科技「供應鏈」中的軟肋,而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或可當成對美談判的籌碼。[1]
貳、安全意涵
中國曾於2010年因「釣魚台撞船事件」禁止稀土出口日本,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對於中國是否會再度使用稀土作為武器,常引起西方國家關切。2021年1月15日,中國工信部提出《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強化稀土產業監管力道,除了就稀土的管理職責、開採、冶煉分離、投資核准、總量管制等稀土行業產業鏈進行規範外,更於2021年年底合併多家國企,成立「中國稀土集團」,希望能整合國內資源,對內降低廠商間競爭,對外能搶奪稀土的訂價權。
一、中國「稀土劍」雖大卻鈍
目前中國在稀土蘊藏量與產量上都是全球最大的。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2023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稀土總儲量為1.3億噸,以中國的4,400萬噸最多,接著是巴西、越南、俄羅斯等國,儲量皆略多於2,000萬噸;在產量方面,中國2022年產量為21萬噸,較2021年的16.8萬噸,成長25%,占比也由61%增加到7成。[2] 在加工技術上,中國也不遺餘力。一般咸論,中國控制了全球稀土七成的產量,似乎全球必須仰賴中國的稀土供應,但令人好奇的是,中國把稀土當成貿易武器僅有2010年那一次,且其結果並不如預期,除了對日本的稀土供應造成短期震撼外,反而讓日本致力於擺脫對於中國稀土的依賴,進口量由2007年的3.2萬噸減少到到2012年1.4萬噸。[3]
中國對於稀土的控制一如2013年當時中國工信部長肖亞慶所言,「中國稀土沒有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4] 究其原因,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稀土大國,並不是靠技術先進(詳見下節專利部分),除了本身的蘊藏量豐富外,還有就是對於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汙染忍耐度較高,使得中國在成本與售價上有競爭優勢。從稀土的進出口也可以看出,中國出口大量初級的稀土原料,卻進口高精度的稀土成品。初級原料取代性較大,這也就是為何中國無法掌控價格的原因,只能賣出「土」價。從中國稀土產業這種規模大而粗放的特性來看,中國很難以出口來要脅西方國家,因為出口限制也會引來西方國家的報復。
二、中國稀土專利多但集中在加工過程
中國自從1983年開始進行稀土專利申請以來,專利數量累積快速,1997年專利數量已經超越美國,[5] 2011-2015年間,新增專利數量逾1萬1千件,截至2018年10月,中國稀土專利申請數高達25,911件,遠超過日本13,920件、美國9,810件與歐盟7,280件。[6] 然而專利數量多寡與專利的有效性並不相當。美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曾針對中國在稀土專利質量進行分析,根據該報告的「專利資產指數」(Patents Assets Index)中國的指數雖然近年來快速增加,在2019年已略高於30,000,超越南韓與德國,但是仍遠低於美日逾40,000的程度。[7]
若由本次新聞的稀土永磁為例,雖然中國囊括9成的全球市占率,但是稀土永磁最大宗的釹鐵硼永磁材料的成分專利,卻緊緊掌握在日本日立金屬手中,中國八大永磁廠商每年都需要向日立金屬支付專利費用,否則無法出口。2014年8月,由7家中國稀土企業所組成的「中國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向美國提出日立金屬所擁有的成分專利無效之訴訟,雖然部分專利被臨時性判定無效,但是截至2022年4月的新聞報導,中國廠商依然向日立金屬支付專利費,且其專利可能到2035年前都有效。[8]
參、趨勢研判
去中國化將持續進行
面對目前中國在稀土產業的威脅,美、日兩國早已進行部署,其因應之道有三:(一)增加非中國生產量能;(二)加大回收;(三)採用新技術。
在增加非中國產能方面,過去美、澳的礦產都送到中國去提煉,目前轉向本地或到馬來西亞為主。2019年與2021年,美國國防部與澳洲萊納斯公司合作,在德州興建稀土處理廠。而美國《反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最新的規定要求,電動車電池零件的總價值「必須有50%以上在北美生產或組裝,才能獲得3,750美元補助;電動車採用的鋰、鎳、石墨、銅等重大礦物原料總價值必須有40%以上來自美國或與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才能獲得3,750美元補助」。[9] 因此如果車上的磁鐵大量使用中國來的礦物,就無法獲得補助。
在新技術方面,英國劍橋大學與奧地利的科學家們在2022年10月研究出以「正方鎳紋石」(tetrataenite)的新方法,來作為稀土永磁的替代品,[10] 但目前僅代表實驗室裡的技術可行,能否實際大量生產仍待驗證。針對稀土永磁馬達,特斯拉已經宣布將採用無稀土的永磁馬達,雖然何時會取代尚不得知,但是特斯拉表示,從2017年至2022年間,透過提高了傳動系統的效率,他們已成功地將新Model 3驅動模組的稀土使用量減少了25%,顯示減少稀土的使用正在發酵。
[1] Shunsuke Tabeta, “China Weighs Export Ban for Rare-earth Magnet Tech,” Nikkei Asia, April 6, 2023, https://reurl.cc/XLMVDR; 〈對抗美國,中國傳考慮禁止稀土磁鐵技術出口〉,《科技新報》,2023 年 4 月 6 日,https://reurl.cc/gZyMkQ。
[2]“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Rare Earths,” U.S. Geological Survey, January 2023, http://pubs.usgs.gov/periodicals/mcs2023/mcs2023-rare-earths.pdf.
[3]歌籃,〈日本如何成功對抗中國限制稀土貿易「殺手鐧」〉,《美國之音》,2019年6月3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how-japan-handled-rare-earth-threats-02062019/4943268.html。
[4]〈工信部:中國稀土沒有賣出「稀」的價格 賣出了「土」的價格〉,《新浪財經》,2021年3月02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roll/2021-03-02/doc-ikftpnnz0538507.shtml。
[5]James Kennedy, “China Solidifies Dominance in Rare Earth Processing (UPDATED),” National Defense, March 21, 2019, https://reurl.cc/KMYQkq.
[6]Eric Ng, “China's War Chest of Rare Earth Patents Give an Insight into Total Domination of the Industr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ly 20, 2019, https://reurl.cc/OV341y.
[7]William Mansfield, “China in Rare Earth Elements – Top Supplier, Major Patent Developer, Yet Portfolio Strength Still a Concern,” LexisNexis, September 5, 2019, https://reurl.cc/MR5Ndk.
[8]〈核心專利岌岌可危 中國企業能否突圍〉,《人民網》,2015年8月19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n/2015/0819/c1057-27482143.html;周小颺,〈日立金屬稱中企歪曲在美稀土專利判決結果 中方回應就是「全部無效」〉,《介面新聞》,2016年3月10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68447.html;〈涉及中國企業的337調查(日立金屬釹鐵硼專利授權有哪些)〉,《61知率網》,2022年4月27日,https://www.61tl.com/article-19/2199.html。
[9]黃欣、陳穎芃,〈美電動車補助 申請門檻拉高〉,《工商時報》,2023年4月3日,https://reurl.cc/7RQpD9。
[10]Steve Hanley, “Researchers Discover Substitutes For Rare Earth Materials In Magnets,” CleanTechnica, October 29, 2022, https://reurl.cc/V8O1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