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福建號航艦整體戰力初探
2022.07.01
瀏覽數
2679
壹、新聞重點
2022年6月17日,中國央視新聞報導,中國海軍第三艘航母命名儀式,於當日上午11時假中國船舶集團江南造船廠舉行,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海軍司令員董軍與海軍政委袁智華等人出席這項典禮。這艘新造航母被命名為福建艦,舷號18,係中國首艘完全自主設計的航母。[1] 福建艦排水量八萬餘噸,配置電磁彈射器並採用「整合電力推進」,這兩項嶄新裝備的引進標示著中國的造艦科技已與西方先進國家相埒。央視新聞報導指出,福建艦下水後將按計畫執行繋泊及海上試俥。美國媒體推估,福建艦可望在2024年加入海軍戰鬥序列,屆時研製中的艦載機與預警機亦將陸續部署,中國海軍航艦戰力已邁入一個嶄新紀元。
貳、安全意涵
ㄧ、電磁彈射器有助提升福建艦整體作戰能力
中國先前建造的遼寧號與山東號兩航艦均採滑躍式甲板設計,其工作原理係利用向上升起的甲板提供艦載機起飛所需的升力,由於受到物理條件制約,飛機起飛重量受限,除無法部署機體過重與航速較慢的大型機外,亦間接地影響艦載機攜行的燃油與彈藥重量,使其航程與打擊力受到相當程度影響。為突破滑躍式甲板固有的限制,中國海軍透過研究與論證,決定進行「電磁彈射器」(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 EMALS)的研發,並將其部署在新建造的福建號航艦。此系統相較美國海軍傳統採用的蒸汽彈射器具有下列優點:使用線性馬達取代蒸汽活塞,加速過程平順可降低對艦載機的損傷;系統構型簡單佔用空間更小,操作維護成本降低並可快速備便使用以及調整電力輸出可以獲得不同彈射速度,用於彈射大型預警機至無人空中載具不同型式載台。[2] 藉由電磁彈射器的安裝運用,福建艦具有較前兩艘航艦更佳的作戰能力與戰備彈性。
二、「整合電力推進」賦予福建艦更佳的適應性與存活能力
福建艦採用「整合電力推進」(integrated power system, IPS)或稱「整合全電力推進」(integrated full electric propulsion, IFEP)提供艦船動力,[3] 此系統係當前先進國家海軍普遍採用的最新推進模式,例如美國海軍「朱瓦特級」(Zumwalt class, DDG-1000)飛彈驅逐艦與英國海軍「伊莉莎白女王級」(Queen Elizabeth class)航艦均採用此系統提供艦船運動所需動力。福建艦採用此系統後,可將全艦的推進電力與日用電力整合為一,當情況需要時,可將兩者調配運用相互支援,可解決未來部署電能武器或大功率裝備同時運用時的電能不足問題。採用「整合電力推進」系統可將減速齒輪移除,船體產生的機械振動與輻射噪音將可降低,福建艦的匿蹤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降低為敵感測器偵獲的機率。由於電力供給來自於一個分散式架構,在艦艇遭到戰損時可快速地恢復重要艦用系統運作。 因此,採用「整合電力推進」系統的福建艦,具較遼寧艦與山東艦為佳的戰場存活率與損管能力。
參、趨勢研判
一、福建艦短期無法對美國海軍形成實質挑戰
由於採用傳統動力推進,福建艦的航程與海上持久力遠不及美國海軍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即令如此,福建艦巨大的排水量與甲板面積,顯示其較遼寧艦與山東艦可攜行更多的油料、彈藥、補給與艦載戰機,其活動範圍與作戰水域均可向外大幅度地延伸。未來隨著中國海軍在福建艦部署新一代功能強大的戰機,諸如戰鬥機∕攻擊機、預警機、電戰機、反潛機與直升機,結合055型飛彈驅逐艦與093型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後,將可組建類似美國海軍航艦打擊群的任務編組,於「第二島鏈」外的廣大水域執行反潛、反艦與對地攻擊任務,這是中國海軍成為遠洋海軍的一個最重要指標,亦是其有效遂行「遠海防衛」的必要條件。然而,中國海軍由於缺乏航艦作戰經驗,因此相關的作戰概念、戰術戰法與人員訓練尚未發展完備,就短期言尚不具挑戰美國海軍的實力。
二、中國海軍透過航艦兵力建設落實質量建軍目標
中國海軍福建艦的下水,標示其海軍戰力的進一步提升,亦顯示其裝備建設已接近西方先進國家水平。例如中國航母配備的電磁彈射器僅有美國海軍配備相同系統,由於其與「電磁軌道砲」(Electromagnetic Rail Gun, ERG)的工作原理相同,故其涉及的電能儲存與「脈衝功率科技」(pulse-power technology)可為中共發展電能武器提供協助。另一方面,福建艦採用的「整合電力推進」系統,研判未來將運用於驅逐艦與兩棲艦等大型水面艦船。航母係海軍最重要的戰鬥資產,由於本身防衛能力有限必須依賴其他機艦提供屏衛。因此,當中國海軍組建航母兵力時,除強化航母本身能力外,提供其護衛的機艦亦須具有優異性能,始能在高強度的現代海戰中確保航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建造航艦預料將帶動其海軍整體戰力向上提升,其影響絕非侷限於航艦個別領域。換言之,中國的航母計畫可加速落實其質量建軍目標,航母建設將在其軍事現代化的進程中擔任引領角色。
[1] 林則宏、廖士鋒,〈福建艦下水,陸邁入三航母時代〉,《聯合報》,2022年6月18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397020。
[2]林則宏、廖士鋒,〈福建艦下水,陸邁入三航母時代〉,《聯合報》,2022年6月18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397020。
[3] Raymond McConoly, “Type 003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Aircraft Carrier of China,” Naval Post, October 31, 2021, https://navalpost.com/type-003-most-powerful-aircraft-carrier-of-china/.
[4]Ronald O’Rourke, Electric-Drive Propulsion for U.S. Navy Ship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31 July 2000), pp. CRS-19 - CRS-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