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之發展分析
2022.12.02
瀏覽數
1732
壹、新聞重點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高峰會於2022年10月18至19日在泰國曼谷召開,這是繼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在柬埔寨金邊舉行、「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在印尼舉行後,近期第三個在東南亞國家舉辦的大型國家領導人會議,也讓東南亞地區持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此次的APEC高峰會是自2018年以來,21個成員國領導人首次面對面的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完G20高峰會後,亦接著出席APEC領袖高峰會。習近平在會上發表談話表示,中國將考慮在2023年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 「一帶一路」計畫作為習近平2012年底上任以來的重要國際倡議,在中共「十九大」會後被寫入黨章,政策地位也升級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本文將分析中國至今「一帶一路」的推動情形。
貳、安全意涵
一、「一帶一路」投資總額仍居高不下
根據中國大陸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投資1,613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合約總額約1.08兆美元。[2] 2022年以來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政府持續實施「動態清零」政策導致中國經濟陷入衰退、財政收入銳減,但2022年1至8月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投資為139.5億美元,新簽合約金額為667.6億美元,[3] 總計占同期中國對外非金融類投資及新簽合約總額的39.59%,此一比重與2021年同期相比幾無差異。
換言之,「一帶一路」作為習近平主政時期的重要發展戰略,與其在2012年11月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一脈相承,為其實現「中國夢」與推行新型外交的雙重戰略。故即使中國當前面臨經濟、財政困境,中國對於「一帶一路」的投資建設仍未減少。
二、「一帶一路」重點投資區域為東亞、西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理論後,認為中國可以作為「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的領袖,帶頭包圍霸權國家。195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即開始援助第三世界國家的革命和反殖民運動;鄧小平上台後,基於能源與自然資源考量,南方國家仍是中國重點外交對象;此後包括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與開發中國家交往都是中國的外交政策重點。
當前全球共有115個國家實際獲得「一帶一路」政策投資,包含東亞18國、西亞16國、撒哈拉以南非洲31國、中東及北非13國、歐洲23國和美洲14國。從統計資料來看,自2013年「一帶一路」計畫推動以來,截至2022年6月為止,中國在「一帶一路」投資建設總額為8,853.6億美元,其中東亞地區是「一帶一路」計畫投資建設主要地區,總額為2,261.1億美元,占「一帶一路」計畫投資建設總額的25.54%;其次為西亞地區,總投資建設金額為1,819.4億美元,占比為20.55%;第三大投資地區則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總投資建設金額為1,768.6億美元,占比為19.98%。 [4]
顯見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計畫後,即是鎖定東亞、西亞、非洲的開發中國家作為拉攏對象。在歷經十年發展後,如今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正不斷提升,非洲國家對於中國的依賴程度亦持續增加,顯示中國政府透過「一帶一路」計畫拉攏這些地區國家已頗有成效,而在2018年美中衝突以來,中國更是透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來往,試圖突破美國對其的圍堵。
參、趨勢研判
一、未來「一帶一路」投資將仍是以東亞地區為主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自推動以來,累計在東亞地區投資建設超過百億美元的國家,包括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寮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7國。前三名國家分別為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投資建設總額分別為442.5億美元、407.6億美元、300.6億美元。由於習近平自2013年以來強調周邊外交,東南亞國家更是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後,又更加深中國與東亞國家的往來互動。
過去十年,中國透過投資、對外輸出基礎建設,加強與東協國家之經貿合作關係,把周邊國家經濟與中國結合在一起。例如,中國與印尼共建的雅萬高鐵,在2022年11月16日的G20高峰會後,兩國領導人於舉行雙邊會談前,共同下達指令見證高鐵試驗運行。由於雅萬高鐵是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第一條高鐵,也是中國高鐵出口的第一個計畫,對於兩國均具有特別意義。而選在G20高峰會召開時試營運,更有向與會國家展示中國具備協助東南亞國家發展的實力與決心。
目前中國與東協國家已經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經濟相互依存度持續提高。如今,面對美國再次「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美國政府包括舉辦「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 Quad)高峰會、召開「美國+東協」特別高峰會、在2022年5月推出「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等一系列作為,皆是意在聯合東亞國家圍堵中國。2022年10月白宮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更直指中國是美國最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因此,中國政府勢必會更加強化與東亞國家的交往,以跟美國相抗衡並維持其在東亞地區的話語權。儘管近來雖不斷有國家傳出因「一帶一路」計畫而陷入債務危機,但預期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腳步不會停下,東亞地區仍將會是中國的重點投資地區,以持續擴大中國在東亞區域的影響力。
二、能源投資將仍是「一帶一路」主要投資合作項目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政府的各項宣傳都是以建設鐵、公路、港口等基礎建設為主,強調將透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新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加強沿路沿線基礎建設,促進雙方經濟共同發展。但從統計資料來看,中國在「一帶一路」投資合作項目涵蓋能源、運輸、房地產、金屬、公用事業、物流、化學、科技、金融、農業、娛樂等部門,其中以能源投資為最大宗,占投資總額的38.57%;其次為運輸項目,占投資總額的23.9%,兩者合計占比已達62.47%,若再加上排名第三的金屬投資、排名第四的房地產投資,占比總計超過80%。 [5]
由此可知,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投資建設並非如中共官方宣傳所言,是以基礎建設為主,能源開發才是其最主要的投資方向,北京當局實是透過「一帶一路」戰略,加強沿線油氣資源合作探勘,將能源「引進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引起國際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飆漲,重繪世界能源供應版圖之際,也讓世界各國更加重視能源保障問題。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中亦提及要重視能源資源安全。因此,預期未來中國在「一帶一路」項目的投資,會更聚焦在戰略資產投資,尤其是在能源投資方面將仍是重點,確保中國能源進口的安全。
[1]〈習近平出席APEC 考慮舉辦「一帶一路論壇」〉,《自由財經》,2022年11月18日,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27727。
[2]〈(中國這十年)商務部:共建「一帶一路」仍有強大韌性〉,《中國新聞網》,2022年5月20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2/05-20/9759334.shtml。
[3]〈2022年1-8月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情況〉,《中國商務部「走出去」公共服務平台》,2022年9月23日,https://reurl.cc/58Dgd7。
[4]因中國官方並未詳細公布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實際投資金額,故本文以美國企業研究所(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和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合作蒐集的「中國全球投資追蹤(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CGIT)」統計資料進行分析,請參閱:https://www.aei.org/china-global-investment-tracker/?ncid=txtlnkusaolp00000618。
[5]同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