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晶片法案》對我半導體產業之影響
2022.04.22
瀏覽數
1990
壹、新聞重點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2022年2月8日提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預計投入超過43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3700億元)的公共和民間投資,另再投入110億歐元補助尖端研究,為半導體產業化鋪路。[1]
該法案目的在於提升歐盟2030年晶片市占率至20%,其五大重點為:一、強化歐洲研發和創新能力;二、保持歐洲晶片設計及製造領導地位;三、修改國家補助規則;四、加速回應及處理晶片供需問題;五、補助小型創新企業,[2]並指出目前全球只有台灣的台積電與南韓三星(Samsung)兩家公司有能力生產最先進製程晶片。執委會建議未來將與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等理念相近夥伴共同探索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3]該法案在議事程序上尚需一年的時間獲歐洲議會與成員國通過。[4]
貳、安全意涵
一、歐盟對晶片取得過度依賴他國深感不安
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市占率低於10%,自身生產晶片量不足,高度依賴他國進口。若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發生大規模中斷事件,歐洲晶片庫存可能會在幾週內耗盡,將導致許多歐洲工業,如汽車業及醫療設備業等停擺 。[5]
歐盟50%以上晶片需求依賴台灣,供應鏈風險過度集中,若台海情勢緊張、台灣爆發大規模疫情或發生天然災害如地震等,導致晶片供應鏈中斷,對歐盟半導體業而言將會是「產業災難」。歐盟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指出,「若台灣無法再出口半導體,幾乎全球工廠都會在3週內停止運作」。[6]
根據《歐洲晶片法案》問答集(European Chips Act - Questions and Answers)指出,該法案旨在協調歐盟各成員國間在半導體業產業鏈中的角色。雖然現階段晶片短缺問題是系統性問題,尚無法快速解決,該法案短期目標是促成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之間的協調合作。中期目標是透過該法案加強歐盟的半導體製造業活動,促進整個歐洲半導體價值鏈的擴大和創新,解決供應安全問題和建立更具彈性的產業生態系統。長期目標是希望藉由該法案達成歐洲晶片製造的技術領先地位,同時準備製造先進晶片技術所需的能力,將核心技術從實驗室轉移到晶圓廠,並使歐洲成為創新下游市場的技術領導者。[7]
二、歐盟企圖透過本法案強化供應鏈安全
歐盟認為投資新的先進生產設備對於保障晶片供應鏈安全、供應鏈彈性及維護產業生態穩定性至關重要,同時對歐盟經濟體亦有重大影響。[8]
為吸引此類投資,歐盟擬議相關條例設置了所謂的「開放式歐盟晶圓廠」(Open EU foundries)及「綜合生產設備」(Integrated Production Facilities)。「開放式歐盟晶圓廠」定義係「為了其他各產業界的需求,而設計及製造零組件的工廠」,「綜合生產設備」定義則係「為了自身市場的需求,而設計及製造零組件的工廠」,此兩種設備皆必須是歐盟業界中「首見」(“first of a kind” in Europe),且設備擁有者必須承諾將持續投資歐盟半導體業的創新發展項目。[9]
此兩種設施,在不牴觸歐盟各國境內相關法規的情況下,皆可獲得「快速通道許可證」(fast-track permit)並接受歐盟成員國之資助,[10]希望藉由此種機制吸引外資設廠,以強化供應鏈安全。
參、趨勢研判
一、歐盟國家將持續爭取台積電於當地設廠
台積電在北美、歐洲、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印度等地均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歐洲子公司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11]今年初曾傳出將於德國設廠,惟台積電表示,此事仍處於非常初期的評估階段。在考量能源、人力、設廠成本、該國對半導體業的補助政策等因素下,尚未有定論。早前市場曾傳出係因環球晶在德國申請收購德商「世創」(Siltronic)一事失利,促台積電轉向評估捷克設廠的可能性。[12]相較於德國,捷克的能源、人力及建廠成本低,且員工的服從性更高,一般認為,台積電在捷克設廠的可能性不亞於西歐國家,台積電亦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13]
整體而言,歐盟各國晶片製程多停留在20奈米技術,近年來一直尋求技術上的突破,歐盟對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高度感興趣,先前已積極向英特爾(Intel)及台積電招商。[14]本次《歐洲晶片法案》已將半導體發展目標及實際產業補助具體明文化,有助於歐盟招攬全球半導體業進駐;台積電的3奈米、5奈米、7奈米及10奈米[15]的先進製程技術遙遙領先同業,對歐盟而言,若能爭取台積電設廠,有機會移轉並發展歐盟當地的先進製程技術,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利多。
二、東歐國家與我半導體產業合作將更加緊密
我國政府為加深東歐與我經貿合作往來,於2021年10月由相關部會共同組團出訪考察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等國。該三國皆表示有意願與我合作發展半導體業務,[16]訪團已與斯洛伐克簽署7項、捷克5項、立陶宛6項共計18項之合作備忘錄,內容包含半導體等合作領域,[17]2021年12月斯洛伐克經濟部率團訪台期間簽署9項備忘錄,[18]則包含太空產業及科研交流合作,亦將在量子通訊領域開展合作。[19]
2022年元旦,總統蔡英文提出「強化歐洲鏈結計畫」,係由國發會、經濟部、科技部、外交部、教育部跨部會協調,擴大與歐洲間的經貿合作。[20]以立陶宛為例,國發會、經濟部及科技部將共同成立台歐半導體產業合作專案小組,委託工研院執行,協助立陶宛發展並定位半導體供應鏈方向,[21]加上本次《歐洲晶片法案》的推波助瀾,東歐與我在半導體產業間的交流將更為頻繁,亦間接提高我國際地位的能見度及重要性。
[1] 〈有關歐盟執委會提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並公開肯定台灣地位重要事,外交部回應如下〉,《中華民國外交部》,2022年2月9日,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ms=73&s=97313。
[2] 顏嘉南,〈歐盟提新法案 拚晶片市占翻倍〉,《工商時報》,2022年1月22日,https://ctee.com.tw/news/global/585657.html。
[3] 宇妍,〈歐盟公布「歐洲晶片法案」計劃打造半導體自主產業鏈 台經院:台灣仍有競爭優勢〉,《台灣英文新聞》,2022年2月10日,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438257。
[4] 〈歐盟設定目標於2030年前將歐洲晶片之全球產值提高至20%〉,《經濟部國際合作處》,2022年3月22日,https://www.moea.gov.tw/MNS/ietc/bulletin/Bulletin.aspx?kind=29&html=1&menu_id=17129&bull_id=9731。
[5] “European Chips Act - Questions and Answers,” European Commission, February 8, 2022,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qanda_22_730.
[6] 〈歐盟:少了台灣晶片 全球工廠撐不過3周〉,《工商時報》,2022年2月10日,https://ctee.com.tw/news/global/592757.html。
[7] 同註5。
[8] 同註6。
[9] 同註6。
[10] 同註6。
[11] 詳見台積電官網,〈業務服務〉,《台積電》,https://www.tsmc.com/chinese/aboutTSMC/business_contacts。
[12] 〈傳棄德國設廠轉評估捷克 台積電回應了〉,《中央社》,2022年2月10日,https://ctee.com.tw/news/tech/592799.html。
[13] 簡永祥,〈台積電歐洲設廠地點 評估捷克〉,《經濟日報》,2022年2月10日,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087254。
[14] 林育立,〈歐盟打造自主半導體業 瞄準先進製程〉,《中央社》,2022年2月10日,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202100013.aspx。
[15] 見台積電官網,〈10奈米製程〉,《台積電》,https://www.tsmc.com/chinese/dedicatedFoundry/technology/logic/l_10nm。
[16] 〈台灣尋求與東歐三國討論半導體晶片產業合作〉,《科技新報》,2021年11月25日,https://technews.tw/2021/11/25/taiwan-looking-at-chip-cooperation-with-eastern-european-nations/。
[17] 〈強化台灣與中東歐夥伴關係 跨部會組團3月下旬再訪斯、捷、立〉,《自由時報》,2022年3月17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62619。
[18] 〈台歐關係升溫 強化歐洲鏈結計畫橫跨部會整合〉,《中央通訊社》,2022年1月4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1040109.aspx。
[19] 〈台斯8日簽合作備忘錄 推動太空產業及科研合作〉,《中央通訊社》,2021年12月7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112070352.aspx。
[20] 〈歐洲鏈結計畫 國發會:結合經貿與外交布局〉,《自由時報》,2022年1月2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93503。
[21]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與立陶宛經濟創新部長視訊會談,兩國經貿產業對接向前大步邁進,共同打造民主供應鏈〉,《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1月11日,https://www.ndc.gov.tw/nc_27_3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