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水雷成為拱衛台灣安全的屏障
2023.06.21
瀏覽數
2439
壹、新聞重點
蘭德(RAND Corporation)資深工程師薩維茲(Scott Savitz)以〈運用水雷防衛台灣〉(Defend Taiwan with Naval Mines)為題發表於《美國海軍學刊》(Proceedings)149期(2023年2月號),認為水雷嚇阻是「豪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的一部分,可以讓台灣不致輕易遭到攻擊,並列舉水雷的優勢與過往戰例,強調水雷可以拘束共軍艦船,遲滯其犯台行動,為美軍爭取馳援時間。[1]
貳、安全意涵
近幾年來,由於海峽熱點升溫,引起許多外國學者對台海安全關注,並廣泛提出因應對策。對我方而言,只要是促進台海安全的讜論,皆所歡迎,並可討論。薩維茲近期這篇文章的主要論述基本正確,具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惟其中部分兵力運用構想顯然是憑空想像的結果,與現實情況間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另有國內學者認為,只要中共不採取兩棲作戰行動,水雷即無用武之地,類此似是而非的論調,皆有必要適度澄清,以免讀者誤解。
一、並非任何載具都適合布雷
薩維茲以為所有的水下、水面和空中載台都可當作國軍布雷用載具,包括潛艦、水下無人艇(uncrewed undersea vehicles, UUVs)、飛機、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水面艦船(surface vessels)和水面無人艇(uncrewed surface vessels, USVs)。[2] 理論上這些載台都能夠用於布雷; 然而,「能夠布雷」並不表示「適合布雷」,關鍵在於其載具體量是否足以酬載水雷;其攜雷量是否能滿足雷區布設的需求量;其布雷行動的安全性是否得到較高的保障;綜觀這些因素,實非所有載具都適合用來布雷。
二、專業布雷艇可實施快速布雷
水雷需要相當的體量和威力才能對敵方艦船造成傷害,也因此需要多人或甚至利用自動化設備始能順利大量布放。我國擁有的潛艦儲雷空間著實有限,單艦攜雷量很低;發展中的無人艇則尚未成熟,且體小量輕,酬載大量水雷力有未逮;運輸機雖有較高酬載,但在海峽活動恐有被敵擊落之虞。因此,現階段使用飛機、無人機及無人艇布雷的效益並不高。較為可行的方式是以水面艦船於夜暗進行,特別是運用專業的「快速布雷艇」(Fast Mine Laying Boat, FMLB),可在最短時間內布設大面積的「防禦性雷區」(Defensive Minefield)。
三、水雷應列入武器庫清單項目
有論者認為,若共軍知道航道上布滿水雷,將不會採取兩棲作戰行動,而改採空中立體登陸,則水雷即無用武之地。盱衡威脅形勢,共軍絕不可能單純採取線性途徑,而會是全面進犯。若能因布雷而拘束敵海上行動,迫使敵人改變作戰方向,讓作戰朝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水雷即發揮巨大作用。持「水雷無用論」者,顯係倒果為因,顛倒邏輯。建軍備戰是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何況水雷確實能讓敵登陸艦船投鼠忌器,是一種價廉、效高的防衛利器,應列為我國武器庫清單的重要項目之一。
參、趨勢研判
一、促進水雷成為不對稱作戰利器
水雷具有部署時間短、使用效期長、破壞力度大、心理影響層面廣、威嚇時間久、可隱密布設、研製投資成本低以及反制困難等特性。[3] 可以說是一種價格相對低廉的防衛性武器,非常適合於共軍出現犯台徵候時大量運用。水雷是遂行不對稱作戰的利器,以水雷阻柵拘束敵兩棲行動,迫其改變戰術戰法,有利於國軍整體防衛作戰。應於平時積極儲備各型水雷,提升水雷性能,加強布雷訓練,戰時始能快速建立可恃的海上屏障。
二、加強厚植國軍水雷作戰的能量
為達拘束敵兩棲作戰行動目的,勢須審慎選擇布雷作戰水域。基於布雷條件受洋流、水深、潮汐、底質等環境因素影響,台灣周邊僅西部海域適合布雷;由於作業時間相當急迫,宜事先選妥布設防禦性雷區的位置。例如,於敵兩棲船團可能航渡海域布設多個10浬見方的雷區(水雷阻柵),將可使敵軍瞻前顧後,起到擾亂敵兩棲作戰進程,為國軍爭取防衛作戰時間與防衛縱深的作用。足見水雷是拱衛台灣安全的有力屏障,應加強厚植國軍水雷作戰能量。
[1]Scott Savitz, “Defend Taiwan with Naval Mines,” Proceedings, Vol. 149, February 1, 2023, https://www. 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3/february/defend-taiwan-naval-mines.
[2]同前註。
[3]劉博文,〈海軍布雷作戰運用〉,《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2卷第4期,2018年8月1日,頁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