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第82期
壹、新聞重點
在中共對台持續炒作「疑美論」下,近期政府官員不時就此回應與提出警示,例如2023年5月29日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接受電視專訪時就「疑美論」相關論點進行回應與說明;行政院政委羅秉成赴義大利參院出席6月13日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會議,以「台灣面臨的假訊息攻擊及反制方式」為題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近來不斷模仿俄國手法,對台散佈「疑美論」。[1] 有關「疑美論」之討論,若無中共之炒作,則「疑美論」相關觀點可視為國內不同意見之論點與政策討論,與中共的認知作戰無關。但因中共炒作過程中,除會增加錯誤因果推論、假訊息甚至恐嚇性大眾之內容,也存在著誤導與影響國內理性討論「疑美論」之空間,使得原本國內的理性討論受到中共對台認知作戰之影響,故值得進一步探討。
貳、安全意涵
近年中共散佈「疑美論」的論點痕跡,除2021年美國自阿富汗撤軍後中共所渲染「疑美論」的近因外,其背後論證基礎亦可追溯自過去「棄台論」的遠因。當美軍於2021年5月自阿富汗撤軍後,塔利班迅速反攻佔領大多數地區後,國內開始有「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與「阿富汗是台灣的前車之鑑」等論述。儘管最早為國內之評論家所提出,但後續引起中共官媒在內的多家媒體也藉此進行操作,如《環球時報》、《新華網》、《華夏經緯》等多家媒體,強調「美國終將拋棄台灣」。[2] 而「疑美論」之遠因則可源自於2010年代的「棄台論」。過去美國專家學者如肯恩(Paul V. Kane)、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與何理漢(Harry Harding)等針對「中國崛起」、「台灣未來」或「美國國家利益選擇」等議題討論下所衍生的「棄台論」,常受到台灣媒體之重視。[3] 由於這類論點常從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部分論述確實也是從學理角度進行討論與分析,透過媒體的報導使一般大眾將學理討論投射至美國政府未來之可能決策。原本這些討論也僅為國內政策看法不同而形成之理性討論,但後續中共逐步進行炒作,在對內宣傳的同時亦對台進行認知作戰。中共官媒亦曾針對「棄台論」的相關論點進行宣傳與散佈,如2018年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落成時,《環球時報》亦採訪並引述台灣記者發言,提醒讀者台灣過去多次被美拋棄,以傳達美國不可信任之訊息。[4]
一、中共操作與散佈「疑美論」言論降低受眾接受的心理成本
中共近期持續藉由多項議題散佈「疑美論」,使得有關「疑美論」之論述與討論時不時延燒。例如「俄烏戰爭」、「裴洛西訪台」、「台灣延長兵役」、「毀滅台灣計畫」、「台灣學人計畫」、「蔡總統訪美」、「台積電赴美設廠」等議題,中共官媒皆介入炒作「疑美論」(相關案例論述如附表),其中亦可發現中共官媒錯誤因果引導與假訊息搭配操作之痕跡。[5] 例如2022年美國議長裴洛西即將抵台時,中共官媒即發出假訊息表示蘇35戰機穿越台灣海峽。[6] 後續央視亦直接表明裴洛西訪台期間,其透過旗下不同媒體聯合操作之手段,並炫耀受到包括BBC、NHK、CNN在內的705家媒體採用(涵蓋69國)。[7] 該文表示其操作之內容包括「指稱美國國內強烈質疑與反對裴洛西訪台」、「裴洛西打『台灣牌』謀取自身政治地位」,以及「全世界140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反對裴洛西訪台,留給台灣爛攤子」等。這些內容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疑美論」相關。
若將「疑美論」相關論述進一步歸納,其核心仍在於台灣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之差異將導致台灣利益可能受損。[8] 當國人認為兩者確實存在差異時且其結果將會不利台灣時,「疑美論」之論點則較可能說服國人,反之則否。因此中共在操作時,除透過中共官媒與內容農場大量轉發台灣新聞或是主動發布相關新聞外,論述內容常強調對台不利之可能情況;[9] 且搭配不同議題的新聞大量散佈與扭曲之資訊,構成「疑美論」之論述架構。這屬於認知作戰中「重複刺激」的概念;透過類似資訊與概念的多次轉發與訊息傳遞,以降低受眾接受的心理成本。[10]
二、中共操作「疑美論」有利抹除中國因素
「疑美論」係為論點之主張,而非事實之確立與否,故可操作空間較大,尤其從過去中共散佈爭議訊息的角度來看,中共不必然是議題之發起者,更多的是渲染與擴大不同之論點,有利加劇國內政黨政治間之攻防,進一步的分化國內政治局勢。當中共操作「疑美論」並藉由國內政黨政治立場差異進行觀點輸出時,對中共而言亦為有效的保護傘。例如中共官媒在散布新聞時,常常引用台灣專家學者之言論或是在野黨政治人物言論進行包裝。此方式除可減少讀者對於中共背後操弄之印象外,亦可增加該文的可信度。這也是政府在面對「疑美論」議題時的難處,一方面「疑美論」可以是國內政策的理性討論;另一方面許多訊息卻也被中共認知作戰所影響,使得政府想要打擊中共操作時亦容易被認為是打擊在野黨之意見。因此,當政府指出有關訊息係為中共在背後操作時,亦容易被抨擊為政府是在操弄「抗中保台」議題。
參、趨勢研判
一、中共仍將持續操作「疑美論」
依台灣民意基金會2023年1月之民調,3成8受訪者認同「疑美論」之說法,而20至24歲的年輕人則是過半數(51.5%)認同「美國軍援台灣,會將台灣推向戰爭」之說法,但仍有5成3的民眾不同意。[11] 本院3月所做的民調則顯示,60%受訪者不同意「美國軍援台灣,會將台灣推向戰爭」之說法,34%民眾則同意。[12] 這顯示「疑美論」雖然非台灣多數人之意見,但確實已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論點。尤其,年輕族群對「疑美論」支持度與其他年齡層的顯著差異,反映出年輕人對未來可能上戰場的擔憂。由於大腦負責預測的區域是由管理情緒的神經網絡所決定,故人類的感知和決策在壓力和恐懼下很容易被扭曲或誤判。[13] 故當兩岸緊張局勢高升,例如未來兩岸一旦緊張局勢升高,甚至是軍事上的擦槍走火或更嚴重的衝突,則民眾的想法即可能會被情緒改變,使「疑美論」之觀點成為民眾選擇迴避戰爭或順從中共威脅的重要依據,進而可能影響政府政策。加上許多議題都可與「疑美論」相關,中共持續操作「疑美論」有利其進行認知作戰。因此,相關操作仍將持續。
二、中共未來對我操作「疑美論」之可能議題
在未來可能議題上,由於「疑美論」不直接涉及中共,且性質上詆毀美國要更加容易。從此角度來看,為了降低背後中共操作之痕跡,操作國內政黨政治立場觀點差異將更將有利與有效。例如未來「晶片四國聯盟」之發展若有損台灣,則可能會被進一步炒作;當美國向台灣提供其他的軍事援助、突破性的軍事交流,都可能繼續被炒作為美國擬利用台灣變成第二個烏克蘭;另當美中關係和緩時,中共則可能操作「棄台論」。而當中共操作「疑美論」更加成熟或是更具成效後,最終之論述重點則將也可能從反對美國相關政策,逐步轉而強調與中國交流與支持相關兩岸政策,向中國靠攏。
附表、中共散佈「疑美論」案例表(擇列)
事件
|
中國媒體散佈「疑美論」有關論述
|
來源
|
烏俄戰爭
|
中國武統時,美國一樣會拋棄台灣;美國不會為台打仗。
|
〈拜登下令絕不派兵到烏克蘭與俄羅斯作戰 島內恐慌「武統」時美國會同樣拋棄臺灣〉,《中國台灣網》,2022年2月24日。
|
裴洛西訪台
|
裴洛西只不過是拿臺灣當作秀場,演一齣無聊的自我炒作
|
〈一觸即發!裴洛西最新計畫曝光,三個細節值得關注〉,《京報網》,2022年8月2日
|
台積電赴美設廠
|
美國脅迫、美國要台積電自掏腰包赴美設廠是要掏空台灣。民進黨完全依賴美國,美國要把台積電拿走,民進黨就必須要把台積電雙手奉上,這個就是過度依賴美國的下場;美國強行綁架臺灣半導體 台積電淪為民進黨政治工具
|
〈台積電將赴美國設廠又有新動作!藍營質疑「島內人才將空洞化」〉,《環球網》,2022年11月10日;〈美國強行綁架臺灣半導體 台積電淪為民進黨政治工具〉,《中國台灣網》,2022年11月10日
|
台灣延長兵役
|
兵役延長背後有美國的影子,背後的目的就是想讓台灣人去打仗,反正「死的是台灣士兵、台灣民眾」;美國是想賣更多武器給台灣,台灣未來還要付出更多代價繼續增購武器,成為美國的軍火庫。放下戰爭的思維,用創造兩岸和平來確保台灣安全才是唯一的思路。
|
〈民進黨當局延長義務兵役期遭吐槽〉,《新華網》,2022年12月29日;〈美國「毀台計畫」早有端倪〉,《台海網》,2023年2月26日
|
毀滅台灣計畫
|
拜登是否失言,答案在美國的行動裡。僅以軍售為例,美國要賣臺灣M136佈雷系統,就是要臺灣做玉石俱焚的打法準備。美國揚言要把台積電搬走,搬不走就炸掉,這當然也是毀台計畫。不必懷疑,美國還有更大的摧毀臺灣的計畫;賴清德早在成為民進黨主席之前,就曾公開放話,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共識。如今賴清德已是黨主席之身,他們對毀台計畫充耳不聞,也並不那麼令人意外了。民進黨不管「毀台」,只怕「疑美」。
|
〈拜登脫口毀台計畫 宋興洲指有脈絡可循〉,《中評網》,2023年2月24日;〈拜登被爆親口證實「毀滅臺灣計畫」,賴清德「不要疑美」還叫得下去?〉,《中評網》,2023年2月22日;〈美國「毀台計畫」早有端倪〉,《台海網》,2023年2月26日
|
台灣學人計畫
|
美國還企圖通過所謂「臺灣學人計畫」,直接伸手介入臺灣內部運作
|
〈打壓「疑美論」背後,民進黨的恐慌和算計〉,《新華網》,2023年3月25日
|
蔡總統訪美與蔡麥會
|
民進黨與美國勾結,損害台灣民眾利益。
|
〈島內學者痛批蔡英文:「媚美賣台」損害的是臺灣民眾的利益〉,《中國台灣網》,2023年4月6日
|
美國5億美元軍援
|
美方軍援可能包括刺針防空導彈、拖式反裝甲飛彈與標槍飛彈,都為單兵防衛武器,都是在本島作戰和巷戰中所使用的裝備。連馮世寬都直言,突然接到無償援助,一定會付出不可預期的代價,這代價是什麼沒辦法回答。這些所謂「美國支持」早已成為「毀台套餐」,持續傷害著已經岌岌可危的臺灣安全處境。
|
〈5億軍援+「核保護傘」:美國這份「毀台套餐」民進黨吃得下去?〉,《海峽之聲》,2023年5月25日
|
說明:資料未包括台灣內部討論「疑美論」之論述,有關中共媒體散佈「疑美論」有關論述,為列舉。
資料來源:洪子傑整理自公開資料。
[1]歐陽夢萍,〈顧立雄:美藉戰略模糊維持台海現狀 讓中國芒刺在背〉,《中央廣播電台》,2023年5月29日,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69222;賴於榛,〈羅秉成:中國混淆一中 企圖影響台灣國際地位〉,《經濟日報》,2023年6月13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7232924。
[2]〈社評:為什麼說美國一定會最終拋棄台灣〉,《環球網》,2021年8月18日,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4PBzriGR3r;〈近觀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對台灣的衝擊〉,《新華網》,2021年8月25日,http://www.news.cn/tw/2021-08/25/c_1127794894.htm;〈「今日阿富汗 明日台灣」會上演嗎〉,《華夏經緯》,2021年8月25日,https://www.huaxia.com/c/2021/08/25/736941.shtml。
[3]可參考, Paul V. Kane, “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0, 2011, https://www.nytimes.com/2011/11/11/opinion/to-save-our-economy-ditch-taiwan.html; John J. Mearsheimer, “Say Goodbye to Taiwan,” The National Interest, February 25, 2014,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article/say-goodbye-taiwan-9931;Zbigniew Brzezinski, “Balancing the East, Upgrading the West: US Grand Strategy in An Age of Upheaval,” Foreign Affairs, Vol.91, No.1 2012,pp. 97-104 ;曾復生〈中美消長 台灣不能再玩兩手策略〉,《國策基金會國政分析》, 2016年9月23日,https://www.npf.org.tw/3/16172。
[4]〈台資深媒體人:在美國眼裡 台當局就是「一張手紙」〉,《環球時報》,2018年6月11日,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6-11/doc-ihcufqif6884848.shtml。
[5]可參考〈延續麥卡錫和裴洛西兩任美國議長的「疑美論」〉,《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週報》,第38期,2023年4月22日,https://iorg.tw/da/38;〈關於台積電:結合戰爭焦慮,疑美論再進化〉,《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週報》,第37期,2023年4月27日,https://iorg.tw/da/37。
[6]〈裴洛西議長訪台:中共官媒高度介入,錯誤訊息訴諸戰爭恐懼,疑美論破壞民主同盟〉,《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週報》,第28期,2023年3月9日,https://iorg.tw/da/28。
[7]〈揭底佩洛西:玉淵譚天三連發!〉,《央視網》, 2022年8月7日,https://news.cctv.com/2022/08/07/ARTIyDmVdNlg931LLrEo45Qd220807.shtml。亦可參考註釋6。
[8]根據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之分類,「疑美論」可依照議題分類為「拋棄論」(美國終將拋棄台灣)、「實力論」(美國實力下滑無法保護台灣)、「亂源論」(美國常造成世界亂象,恐使台灣變戰場)、「共謀論」(民進黨與美國利益結合,出賣台灣)、「脅迫」(美國為自身利益要求台灣)、「假朋友」(美國把台灣、蔡總統當棋子)。若將這幾個分類進一步歸納,除「實力論」為美國無能力保護臺灣外,其他類別仍可歸類於美國的國家利益相關之議題。有關「疑美論」相關研究,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依照不同議題進行研究,包括論述分類、訊息來源、論點、時間、次數、可信度等,詳見,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網站。
[9]同註5。
[10]可參考,Hung, Tzu-Chieh, and Tzu-Wei Hung, “How China’s Cognitive Warfare Works: A Frontline Perspective of Taiwan's Anti-Disinformation Wars,” Journal of Global Security Studies, Vol. 7, No. 4, 2022, p. 8.
[11]林朝億,〈民調:3成8台灣人有「疑美論」 20-24歲年輕族群最高〉,《Newtalk新聞》,2023年1月17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01-17/853633。
[12]劉姝廷,〈國防民調呈現「疑美論」退燒及其省思〉,《上報》,2023年4月30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71412。
[13]Barrett, Lisa Feldman, and W. Kyle Simmons, “Interoceptive Predictions in the Brai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Vol. 16, No.7, 2015, p. 41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