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拜習通話、裴洛西訪台和中國軍演 看美中關係維穩與震盪
2022.08.12
瀏覽數
1891
壹、新聞重點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於2022年8月2日至3日訪問台灣,這是繼25年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訪台後,再度有美國國會議長來訪,再加上裴洛西女士向來對中強硬色彩濃厚,故渠此行廣受全球矚目,尤其是中國政府對此強烈反應。
北京當局迄今已數次對裴洛西訪台表達不滿,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此前之7月29日曾進行電話會談,其中亦觸及裴洛西訪台議題。習警告「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並要求美方恪守「一中原則」;拜登則重申美國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一中政策」。[1] 7月29日至30日,習出席中共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發表談話;8月2日,中共中央台辦、中國外交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均就裴洛西訪台發表聲明譴責。[2]
裴洛西到訪後,中國政府召見美國駐中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3] 此外,中國政府陸續公布軍事演習訊息,包括8月1日至4日在渤海北部和南海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和軍事訓練。[4] 裴洛西離台後,於8月4日至7日期間,解放軍在台灣周邊6個海域,舉行飛彈射擊與火砲射擊軍演;[5] 演訓範圍含蓋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故引發日本政府譴責,岸田文雄首相並公開要求中方「即刻停止」演訓。[6]
儘管中國表示反對裴洛西訪台,也為此對台展示武力恫嚇,惟吾人若將中國在拜習通話中的克制反應,以及統戰會議相對溫和的論調,與其導彈軍演的猙獰威脅加以對照,其中的反差實不盡合理,值得觀察與分析。
貳、安全意涵
一、拜習通話反映美中各退一步且中方展現克制
中美兩國政府預備進行元首通話已有時日,且均傳訂於7月下旬,故此次通話並不令外界意外。自貿易戰所點燃之美中競爭與「脫鉤」的發展,至今尚未停止;在此情況下美中兩國元首通話2小時餘,確有紓解兩國對立氛圍之效。然此刻正逢裴洛西傳將訪台,引發中國不滿、美中兩軍恐劍拔弩張之際,故拜習通話也具有降低軍事緊張之作用。
據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對拜習通話內容之報導,儘管有前述習近平的「玩火自焚」之警告,但通篇卻多處呈現溫和的陳述。不僅無「對立」之類的描述中美關係時的常見字眼,即使美國所強調的「競爭」也僅出現1次,更多的卻是強調兩國應該「合作」和「溝通」:在報導中「合作」出現4次,「溝通」出現5次。[7]
更令外界訝異的是,北京當局向來堅持「一中『原則』」,反對他國所稱之「一中『政策』」,因此中國平面媒體在文字敘述中,通常會將「一中政策」一詞加上引號。然前述《人民日報》的報導當中,不僅轉述拜登以下談話內容:「我願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而未加以抨擊,其中的「一個中國政策」,竟然例外地沒有附上引號。[8]
此外,雖然中國反對並欲阻止裴洛西訪台,但能否阻止成功,料中方無絕對把握。換言之,若習當時是想藉與拜登通話,作最後勸阻的努力,那就必須承擔勸阻不成、失去面子的風險。中共「二十大」將近,倘若無論如何必須冒此風險,按理習應不會親自出馬,而可能派即將下台的楊潔篪出面警告。
據報導,今年7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席20國集團會議,在與中國外長王毅長達5小時餘的面對面談話當中,業已告知中方裴洛西可能訪台。[9] 因此,習近平既然願與拜登通話,當時中國應是已決定以對美關係為重,而默許裴洛西訪台;同時也在對台工作方面,透過統戰會議的召開,展現對統戰台灣的自信。
二、中媒報導反映北京在俄烏戰爭下對中美關係的正面期待
前述《人民日報》報導指出,習近平除強調美中「保持各層級溝通」並「推動雙方合作」之外,更稱「國際社會和各國人民都期待中美兩國發揮引領作用,維護世界和平安全,促進全球發展繁榮。這是中美兩個大國職責所在」;這個論點也獲得拜登正面回應,稱中美合作「有利於兩國人民,也有利於各國人民」。
究此雙邊善意表態的背後,應是北京當局判斷美國基於其國內經濟需求,願意對中國作出部分妥協;而俄國正深陷俄烏戰爭泥淖,俄中國力消長之際,北京當局盱衡國際格局快速演變,遂決定把握時機,實現習近平過去曾經主張、卻未實現的美中「新型大國關係」。
從這角度便可理解,中國最早宣布的演習地點,為何僅限中國周邊鄰近海空域。舉遠離台海的渤海演訓為例,其與日前中國「遼寧」號航艦,在距離台灣僅160浬的東部海域演訓,甚至操演戰機起降相比較,其挑釁意味相對薄弱,「衛戍京師」的守勢意涵反倒更濃。
三、中國突轉強硬或有國內政治而非民族主義因素
詎料,中國其後姿態突轉強硬,推斷其背後有國內政局因素,惟並非由民族主義所驅動。眾所周知,中國國內刻正面臨社經困境:地方財政秩序紊亂不斷,而今年大專畢業者創新高,但在疫情強勢封控措施下,卻是企業倒閉者眾,外企外資出逃者亦眾,導致失業與就業問題嚴峻,經濟增長前景更是離先前所設之目標日漸遙遠。在政治面,則是高層鬥爭傳言不斷,而北戴河會議又召開在即。在國內政經壓力下,習近平確實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上,判斷在可控的範圍內,戰術性地改採轉移國內焦點的對外作為。
此外,習近平執政之後,曾在胡錦濤時期爆發過的民族主義動盪幾乎銷聲匿跡,中國國內的網路世界亦已屈從於北京的管治。在這方面,儘管此次軍演前,網上出現儼如期待武統實現的中國網民意見,但是在軍演實施期間,雖然有包含「修理」台灣藝人在內的反獨作為,但在網路上卻少見進一步鼓譟動武的激烈言論。吾人或可據此推斷,北京當局決定實施軍演,應是為轉移國內焦點,而非為回應早就置於其管控下的國內民族主義。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破壞「中線」默契恐先受其害而難蒙其利
8月7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央視新聞》引述報導,稱未來解放軍在台海中線以東的演訓將「常態化」。[10] 事實上,解放軍在台海中線東側展現軍力,其對中國之利弊目前仍難斷定。中國或認為此舉可升高軍事壓力,迫我做出政治讓步。只不過,在國際社會不承認台灣海峽屬中國管轄的情況下,「否定存在海峽中線」,不僅無法讓國際社會承認「台灣海峽屬中國管轄(或勢力範圍)」,未來他國艦船甚至可能因此無所顧忌地越線航行。
在這方面,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Colin Kahl)已於8月8日預告,未來數週內將會有美艦通過台海。[11] 短期內,若中國政府不明確否定有此政策調整,恐遭他國艦機陸續測試其真意,而習近平當局恐因此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不斷招致己所不欲的對外緊張。
再者,中國或許期待以彈道飛彈試射等軍演作為,在台灣內部製造恐懼混亂,弱化台灣民眾的抗中意識。但實際上,在軍演期間,台灣政府與社會皆持續維持正常運作,甚至觀光景點在假日仍湧現人潮。此顯示台灣民眾面對中國軍事挑釁,充分信任政府能夠有效因應威脅並保護國民安全。未來中國可能另謀其他搭配軍演的心理戰術,吾人應密切注意中方相關研究與想定。
二、中國將持續面臨國際聲援台灣並指責「改變現狀」
此次裴洛西訪台之行,已對國際社會出現示範效果。據《中央社》8月1日引述英媒《衛報》(The Guardian)同日披露,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刻正規劃於今年11月或12月組團訪台。[12] 國際社會迄今多以「誰改變現狀,誰就是『麻煩製造者』」的觀點,來觀察兩岸爭端。很明顯地,在國際主要國家眼中,中國軍演已讓北京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並增添國際社會聲援台灣的動力。
習近平政府面對國內政局紛擾,諸多社會問題亟待解決,理應不會願意在對外(尤其對美)關係方面增添危機;況且論軍事實力,目前中國也還無法與美抗衡,萬一擦槍走火而事態失控,將衝擊習近平邁向第三任期。現階段吾人或可推判,中國軍演聲勢既已不若先前挑釁囂張,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北京當局為維持國內政局穩定,在軍演的激烈震盪之後,外交上有可能重新擺回維穩路線,乃至於對美重彈「中美G2論」或「新型大國關係」。
至於對台灣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台灣懷念祖國美食」謬論,看來是軍演隆隆砲聲下的對台輕柔「軟調」,在令人感到突兀的同時,不排除是北京為重啟統戰所預採的降溫動作。中國近期對美與對我之相關動向,吾人應持續密切注意觀察。
[1]〈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人民日報》,2022年7月29日,https://reurl.cc/oQ1345。
[2]〈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就佩洛西竄台發表聲明〉,《人民日報》,2022年8月3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2/0803/c64387-32492787.html;〈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聲明(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2年8月2日,https://reurl.cc/qN5q6q;〈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言人:就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發表談話〉,《人民日報》,2022年8月3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2/0803/c64387-32492786.html。
[3]〈外交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就佩洛西竄訪臺灣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2年8月3日,https://reurl.cc/7pDqW5。
[4]〈裴洛西擬訪台 中國再宣布南海渤海軍事訓練射擊〉,《中央社》,2022年8月1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8010370.aspx。
[5]游凱翔,〈中共宣布台灣周邊軍演 國防部:企圖威脅港口都會區〉,《中央社》,2022年8月3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8030006.aspx。
[6]〈中国軍事演習「即刻中止を」 岸田首相発言全文〉,《產經新聞》,2022年8月5日,https://www.sankei.com/article/20220805-7NPK53NC5JNNRJS7OIYXGQH2XQ/。
[7]〈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人民日報》,2022年7月2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2/0729/c1024-32488589.html。
[8]〈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人民日報》,2022年7月2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2/0729/c1024-32488589.html。
[9]〈美官員:布林肯7月即告知王毅 裴洛西可能訪台〉,《中央社》,2022年8月3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8030408.aspx?topic=3945。
[10]〈路透:中國評論員指共軍越台海中線演習將常態化〉,《中央社》,2022年8月7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8070192.aspx。
[11]〈美國防次長控北京改變現狀 數週內派艦通行台海〉,《中央社》,2022年8月9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8090006.aspx。
[12]〈衛報:英國下議院外委會擬年底率團訪問台灣〉,《中央社》,2022年8月2日,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8020008.aspx。